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零售企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樊保臣

  【摘 要】随着外国零售企业不断进军中国市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针对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因素,提出适合我国零售市场发展的运营管理战略。
  【关键词】零售企业;运营管理;问题;建议
  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零售业可以吸纳社会劳动力、连接消费与生产,并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然而,我国零售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与发展建议,促进我国零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我国零售企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商业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物流方式等手段,大大推进了中国零售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但与世界零售业巨头发展的主流相比,我国零售业仍处于相对落后状况。
  (一)运营管理理念落后
  商品与运营结构是现代零售组织的标准形式。从众多零售企业的实际运作来看,不管公司拥有多么先进的运营管理系统,大部分公司都会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商品驱动”。在这种供应导向支配下,所有的工作都把稳定货源、合理搭配品种、完善商品供应计划等作为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使运营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运营管理的严重缺失。良好的运营管理应该将顾客的消费诉求放在首位、满足顾客需求,而不是以商品为中心,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个性化偏好和综合多元化趋势明显,消费者已从过去单纯重视使用价值演变为既重视使用价值也重视消费价值,即追求消费者福利价值和满意度的最大化。国内零售业还未主动迎合应对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没有将优质服务与企业生存发展联系结合起来,与外资零售业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
  (二)运营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技术含量低
  (1)重视店铺,忽视购物者。购物者是一类特殊的消费者,国内的研究几乎空白。国内的营运管理既没有从购物者需求出发,也没有落在购物者身上。陈列是最明显的例子。(2)重视检查,忽视体系与标准的建立维护。营运管理等同于“巡店”是零售企业的普遍认识。营运体系和标准的缺失将注定营运管理仅仅是检查督促,无法上升到管理高度。(3)重视实物,忽视数据。数据往往提供最核心的信息,有时表面看起来好的陈列,可能带来的却是低周转和资金的高占用。(4)物流配送能力差。首先,我国零售企业运营管理观念落后,对物流配送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是硬件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偏低;二是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没能充分认识到物流配送对零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其次,我国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备、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这些制约了我国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发展,使得零售企业的销售信息和现有的库存信息无法被供应商准确获悉,致使商品成本提高,零售企业丧失了价格优势,同时削减了商品竞争力。(5)信息技术手段落后。与其他行业相比,零售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即使有些零售企业引入了信息技术,也都局限于内部存货管理和顾客结算环节,没有上升到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管理层上,采购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市场反应速度很慢。另外,我国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水平比较低,目前尚处于信息发布与交流的初级阶段。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大都已开展了网上业务,并将电子商务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国内零售业整体管理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三)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1)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第一,我国零售企业大多采用分散的采购模式,商品的采购权下放到了各分店,使得总店很难对分店进行有效管理,也很难规范采购员的行为。同时,分散采购渠道较长,必然会导致采购成本增加;第二,大多采购人员没有丰富的商业知识,再加上国内零售企业对采购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不够,使得采购人员不能熟练掌握采购商品的利润、成本控制等内容,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第三,采购资金短缺。我国很多零售企业的库存积压比较严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造成采购资金短缺。(2)物流成本控制。我国零售企业多数没有将物流看成优化生产、强化市场的关键,而是将其置于附属地位,被动地接受生产、销售服务。大多数零售企业将仓储、运输、采购、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统一运作和管理,而且没有完善的自动化配送体系,存货周转缓慢,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3)人工成本控制。我国零售企业普遍存在超长的工作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由于国内零售业片面理解成本管理,认为成本控制仅仅是控制员工的成本,进而一味压缩人力成本导致员工的满意度降低,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受损。
  (四)合作意识不强
  客户和供应商之间本应是合作关系,而目前我国的零售商与供货商关系处于激烈竞争走向合作的转化过程中,双方的关系表现为冲突与合作共存,但是冲突明显多于合作的状态。零售商为了增强自身与供货商抗衡能力,获得更大的利润,不断采取各种手段,使得零售企业的运营难以长期稳健进行下去。
  二、促进我国零售企业运营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顾客第一”的运营管理理念
  顾客是企业实现价值的根本来源。国内外零售企业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服务质量的迥异。虽然,国内大多数卖场提出了“顾客第一”的口号,但是真正能够有效实施的企业寥寥无几,这在顾客心中形成了强烈的心理落差。所以,我国零售企业必须处理好顾客关系管理,必须非常清楚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得失是如何衡量的,这样就清楚了顾客的选择动机和价值观,懂得如何与顾客建立起购买关系,更有助于中国企业创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进行技术革新,发展电子商务
  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为零售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它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加速信息交流、增加销售机会、扩大销售空间、提升企业形象来增强企业竞争力。电子商务是未来全球商务的主导模式,零售企业应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广泛开展电子沟通、电子调研、电子营销和电子贸易,使电子商务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营手段。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国零售企业应借鉴国外优秀零售企业的先进经验,合理确定企业的组织分工、目标设置、奖励制度及奖励内容,针对员工的不同特点可采用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和培训教育激励等激励方法,通过绩效工资、分红等激励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长期稳定地为企业提供各方面人才,零售企业可通过在职培训、离职培训、提升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企业人才辈出。
  参考文献:
  [1] 薄启亮.国际化运营管理模式的构建[J].企业管理,2012,(9).
  [2] 张涛.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时代经贸,2010,(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430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