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宋元礼制造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屹东 闫宏伟

  中国造像是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它的主要手法有雕刻、雕塑、还有绘画为主,造像体系的形成受到了很多历史文化方面的影响。这篇文章依据宋元造像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的是中国古代的宋元礼制造像,主要的线索是宋元的人像,对宋元造像的基本状况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研究宋元时期造像的艺术风格。
  中国造像通过祖先祭祀的方式渗透到生活或生产的各个领域是受到了“慎终追远”的文化观念的指导。宋代时候造像的重心放在了道教造像和佛教造像上,做出了使人有亲切感的包罗万象的景象,唐朝末期,密宗的造像开始出现,到了元代,大宗开始兴起,道教、佛教造像开始向着富有人间、富有人情、富有世俗发展,道教的造像发展到了顶峰。
  宋代礼制造像
  北宋时候的陵墓建造制度大多都是按照唐代风格,典章和文物也遵循着唐朝的制度。北宋陵墓的造像和唐朝时候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种类与数目。宋代的国力虽然赶不上唐朝,但是国外使臣登朝进贡的事情也不少。宋代的每个陵墓前也摆放了和唐朝陵墓前一样的国外使臣的造像。在唐陵前有20座文臣和武臣的造像,可是在宋代陵墓前只有8座。宋墓的前面被制作的石人有着仪卫的特性,体形高大威猛。宋代造像对服饰的雕刻趋于精致,开始重视写实。像这种刻画手法的细腻化,正映照出宋朝人民注重民俗,整个社会安定繁荣的生活状态。
  在我国古墓俑的造像使用与发展当中有着转折点意义的是宋墓俑造像。由于纸制性明器的大量利用,不再注重数量和质量。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当中记载:“古代的明器,是神明之物。现在用纸代替,可以叫冥器,纸钱叫冥财……”。
  这些史料的记载证明了纸质明器非常的流行。宋代得到快速发展的工艺是陶瓷工艺,比较多见的是瓷质性的俑。体现人们世俗生活的美丽的砖雕品也挺多。砖雕刻的俑像多表现出人们的生活景象,运用的是娴熟的技艺,进行精致的刻画。像孝子图这样的刻画人物的历史故事的造像也随处可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理学思想在宋人现实生活的表现。
  宋墓一般多采用雕刻的手法。比如1980年的时候,在四川省广元一带挖掘出的一对夫妻合葬的墓室,在两个墓室的左右两个墙壁上,前半部分雕刻的是护墓的武士,后半部分雕刻的是四组平常的生活景象。男性和女性的不一样的生活状态通过不一样的生活景象表现出来。在人物的神态刻画上表现一般,雕刻手法也很朴素,却有着浓浓的民间生活味道。
  元代礼制造像
  元朝墓前的石像很少见到,这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没有使用宋陵的制度,沿用的是蒙古族一直存在的潜埋的制度。在1979年修整耶律楚材的陵墓时,挖掘出了一尊2.5米高的石像。对衣纹的刻画简单凝练,雕刻的手法浑厚淳朴。从总体看这种情况不多见。陵墓的俑像现在还有利用的事情发生。大多数就是采用的灰陶烧制,人物形象表现生动。在墓室中砖刻了很多漂亮的作品。
  山西省新绎县吴岑庄元墓门上的杂居砖雕,周围制作有框,上半部分制作的有红色的布幔,下面的部分还雕刻了七块雕像,中间有五个雕像,各雕了一个杂剧演员,都有20厘米的高度。从左边数第一个人,头戴黑色曲脚幞头,穿着红色的衬衫,戴着圆领的窄袖外衣,腰里装束腰带,穿着蓝色裤子,脚上穿着皂靴,两条腿并立,双脚构成八字形。浓浓的眉毛,双眼怒斥,两只手撩着衣服,打扮着像个武生。从左边数第二个,头上戴着黑色的曲脚幞头,里边露着红色的衬衫,戴着一个金黄色的外衣,腰里装束腰带,穿着紫色裤子,脚上穿着皂靴,脸的左边已经破损,右边画着脸谱,形状像个蝴蝶,两只手成行礼手势。从左边数第三个,头戴黑色的直角的曲脚型幞头,戴着圆领的袖子宽松的红袍,双手把持着笏。从左边数第四个,头戴黑色的曲脚型幞头,穿着斜领蓝色的衬衫,右手拿着像个扇子的东西,左手甩袖。左起第五个,头戴黑色的蓝脚幞头,穿着圆领的窄袖红色衬衫,花帕被系在了腰里,右手在胸前甩着袖子,左边的手里拿着团扇贴在肩膀上,脸上显得挺丰润,身体也很修长,这样的装扮可以推测是旦角。在砖雕的两侧还雕刻了一块乐伎,在每一块上有两个乐伎,他们手里拿着腰鼓和
  拍板。
  元代的葬礼讲究的是薄葬,有很少的随葬品。在北方的一些地带,陶俑的分布比较多,刻画的人物表现出的形象多是少数民族。虽然元朝时候对美术的制作工艺很发达,但是最常见的还是灰
  陶俑。
  在山东宁阳县挖掘出的现在放在省博物馆的元朝时候的瓷俑。一共有3尊,1坐2立。在济南的东郊祝甸挖掘出的另一尊是一个高31厘米的色目人陶俑,对人物的刻画细腻突出,人物形态神情生动,面部略显红色,右手里拿着木棒,左手已经破损。在西安湖广义园挖掘出来的元朝时候的男、女俑,是元代时候男女惯用的装束样式。因为元朝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平民们一律不能使用色彩鲜明的东西。受到制度的影响,染工特别注意在对褐色的研究上,为此,从银灰色到黝紫色出现了十多种不一样的褐色被研制出来,这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直到明代对服装色彩的要求一直受到了这种服装色彩的影响。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作者简介:姚屹东(1970―)汉族,甘肃成县人,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油画造型基础的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469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