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艳 程娅静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应认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将生态文明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进而赋予大学育人目标新内涵,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
  【作者简介】 王艳,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程娅静,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8-0053-03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又一崭新的文明形态。它主张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西南农业大学叶谦吉教授在1987年全国生态农业问题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并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人类获益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统一的相互关系。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也曾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是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倡导和谐理念和推行和谐生产生活方式为着眼点。从这两个定义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态文明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价值取向,强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尊重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理想境界。
  可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文明系统”。而在这四大社会文明系统之中,生态文明是前提,如果没有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就会失去保障;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和高尚的精神享受。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在后工业文明时期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出路。
  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会使人类日益陷入严峻的生存危机之中。这既是全球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必须克服的难题。尤其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内,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环,一些深层次生态危机不断涌现,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通过总结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吸取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和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逐渐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兴国之本、强国之计和富民之策的认识高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必要方式和手段。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交融又彼此渗透。
  1.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方法多重、途径多样,这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供了详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蕴涵着的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理念是高校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思想源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对今天高校普及和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日益丰富既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也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科学发展,追求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而这也正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把人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是把人放在生态环境之中,使其成为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生态人”,以“生态人”的身份来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所以,“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伦理道德与现时期积极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内容方面的教育,还是新时期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并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当代社会所崇尚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期青年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 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心环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过于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类是自然界最高的和唯一的价值主体,忽视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正是基于这样片面的宣传教育理念,而导致人们对自然界无序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和方法理论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政治教育或意识形态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没能及时革新和改进。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绩与忧患并存。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是从属于自然界的,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然而,我们的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破环――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可耕地锐减,水、大气、噪声等污染强度加大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破环了生态平衡,损害了人体健康。所以培育生态文明,并将其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高校育人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整个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才能在其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自身与自然的“和解”。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涉及到的新内容。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场所和关键环节,理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而高校作为知识精英的聚集地,更应该把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视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而为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供最为有效的平台。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并非高校所有教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和完成的。虽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一途径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就整体现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与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更具有普及性和通俗性的特点。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旨在提升高校师生员工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进而强化其生态文明意识,用以规范自身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行为方式,谋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过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仍限于环境学科专业的学生,对于非环境学科的学生还没有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安排”。即使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开设了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相关的课程,但由于整体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素质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传统教育理念的落后保守,以及“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应有的互动交流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收效甚微;另外,大学生本身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自律和监督意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淡然处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欠佳。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着力点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和规范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行为,就要不断使其树立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思维意识、强化生态文明心理意识、明确生态文明价值意识和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从这五个着力点出发,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努力培育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使命。
  1. 生态文明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意识最高境界和核心内容
  只有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道德素养,人们才能自觉地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并将生态保护作为自身所肩负的一种光荣责任和重要使命。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道德观念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以言传和身教的方式让这种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中。通过对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强化,大学生群体要不断调节自身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不和谐的日常行为,将善良、仁爱、正义等道德意识应用到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从而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为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生态思维是使“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的关键
  人的思维具有不确定性和易相互影响的特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育者要时刻关注受教育者生态思维的发展变化,积极引导他们把人与自然视为整体性的存在。自然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基础,我们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们在进行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时才会三思而后行,不至于让其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丝毫的危害。培养大学生的这种生态文明思维意识,也必将改善他们以往的生态文明理念、规范他们今后的生态文明行为。
  3. 对生态文明心理上的认同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心理意识方面的教育,使生态文明意识深深烙印在其脑海里,真正认识并承认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只有在心理上认同这一规律,才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才会学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这种认同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相应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环境素质文化等方面的灌输与疏导,人们才会逐步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理认同。所以,对生态文明心理意识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彼此心理上的交流与互动,双方相互影响,共同协调自身生态文明心理意识的健康发展。
  4. 生态文明价值意识是实现向“生态人”转变的内在动力
  生态环境与人一样,也有其自身内在的价值。认清生态文明的价值,是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首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认清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还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然界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还有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等。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表明了自然界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是“人的身体”。只有认清生态文明的价值所在,才能不断地促进我们向“生态人”转变。而对于生态文明价值的认识,更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的,因为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识正是通过这三者的相互和谐体现出来的。
  5. 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落实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根基所在,也是有效实施和宣传生态环境法律的重要路径
  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指生态文明的法制观念,是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中心环节。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倡导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作用方面影响广泛,持续时间长,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要把国家有关的生态环境法制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述,使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为广大受教育者所认可、接受和遵循,进而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法治意识的认知度,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也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形成合力,从而使生态文明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制氛围中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胡伯项,胡文,孔祥宁.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7,(3).
  [3] 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吴雁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979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