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游 费安娜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可观景象。然而,水涨船高的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职业英语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大学英语教育的作用和性质也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单向性大学英语教学的授课模式已经与市场要求严重脱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当务之急。故此,笔者在走访了武汉几所同类院校后,以笔者任教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13级数控专业班级实践教学为实证依据,在实施了一个学期的“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衡量”的互动教学后,通过对比传统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与实验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课堂活动的参与效果及最终测试结果,验证在三本学校中结合学生层次特性,转变学生被动思维,重构学生主体角色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最终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期对长期奋战在同一英语教学战线的同僚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学生为中心 角色重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三本院校非英专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民办教育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也被提上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日程。但笔者走访了武汉的几家兄弟独立院校后发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问题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方式传统,硬件设施陈旧
  笔者走访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华夏学院,武昌理工学院等几所兄弟院校后发现,教师“一言堂”式教学方式仍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首选方式。教师站台,粉笔教鞭,单词讲解,课文朗读,段落分析,课后练习造就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呆板的教学流程,也使得学生变得被动,对英语课堂产生厌倦,甚至恐惧。故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极其低下,大部分学生走入课堂便与教师对立,形成“逃课族”、“睡觉族”和“手机族”,让偌大的课堂变成一潭死水,教师自娱自乐。即便有的学生想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一味记录知识要点,死记硬背语法与单词搭配,毫无自主思考的余地,更谈不上兴趣为导向的自主学习,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更甚,检测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手段单一,多采用笔试+听力的客观选择为主的测试方式,这样就算学生最终在考试中拿到了高分,其结果也仅仅只是一个学会了“哑巴英语”的做题机器,语言运用的能力无从谈起。
  1.2课时严重缺乏
  通过走访笔者发现,三本院校对于作为通识课的大学英语重视程度严重匮乏,许多学生、教师甚至学校领导对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意义抱有疑问。同时,仍旧是出于对教育成本的考虑,大学英语的课时一减再减,有的学校甚至对大学英语总课时进行“腰斩”。以笔者所任教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为例:截止目前,大学英语总学分已由原来的8学分削减为4分,总学时由原来的128学时削减为64学时,课程开设学期由原来的4学期减为现在的2学期,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全部取消。这样一来,就算教师有志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也苦于学时匮乏,最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3合班人数多,教师负担重
  同样是出于对教学成本的限制,笔者走访的民办院校大学英语课堂的合班状况令人咋舌。合班班级数动辄2-3个班甚至更多,合班人数少则50人,多则90人甚至上百。在如此规模的教学班级内进行课堂教学,单位教学时间便显得极其单薄,生均课堂参与时间可想而知,相应教师的精力也无法照顾到班内每位学生身上,因此也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三本院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而非老师的一言堂。”因此,针对上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笔者对自己所任教的13级数控专业1班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评价教学改革,并选取同级同专业2班作为传统组,在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后,以“单位教学时间内欲回答问题人数”, “回答问题人次及正确率”,“学生单位时间内语句长度”,“语速”及“语言误差率”作为实践教学过程观测参量,以期末考试(口试+写作)成绩为实践教学最终结果评判参量,并以上述实证数据为依托,证明三本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育体系对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兴趣,培养语言学习能力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2.1课程设计――任务为主,兴趣导向,教师评判
  笔者随机选取13级数控专业1班(首次带班)为实验组,并依次采取分组,预设提问(不同难度),小组自主选择回答,大众抢答,教师评判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开始之前,先由教师布置相关单元的课前预习任务,包括文章通读,词汇识记,背景人文知识了解。随后,在课程开始时,先由学生自主寻找组合(4-5人/组),并由教师给出本单元精读课文所涉不同难度的主旨,逻辑,细节,结构,推断问题及用于增加学习趣味性的游戏任务,在笔者所任教的实验班级,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进行前期水平测试之后(按cet4难度制定考核内容,涉及听,写,读,译),设置上述问题15个,其中,基本难度问题10个,拔高难度问题3个,趣味背景知识问题2个,教学班级学生人数62人,分成15组。因学生自主组合,故此组别之间呈现分层较明显,故此笔者按照分层特点设置问题个数,并在小组自由选题之后,进行15分钟的小组自由讨论研习。随后,由小组按序号选派代表回答自选问题(其他组员可作补充),之后由教师做出点评和最终判断,若判断为回答错误或偏差,则转由包括本组在内的其他同学抢答,并由教师对作答进行引导,评判,直至最终回答正确。另一方面,为说明其教学效果,同时也为保证实验数据可靠性,笔者选取的平行班亦进行了初期同难度的语言测试,并采用传统教师单向输出模式,由教师主宰课堂,分析文章结构,讲解语言知识,并辅以提问环节。由于重在教师讲解,单位教学时间内问题个数为5。在两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秒表计时的方式记录学生回答问题耗时,并计算出学生语速;采用速记法记录学生语误个数,并计算出错误率。大众抢答环节中,记下具有抢答欲望人数(主动数)与抢答人次,以计算抢答正确率。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选取最后2课时的教学数据进行对比,说明教学效果。数控1班(实验组)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整个班级的课堂活动参与主动性,抢答问题正确率,口语运用能力(语速、语误率)较数控2班(传统组)出现了本质差别,从根本上说明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评判”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2.2课程本质―重构学生角色,激发主体意识,培养学习兴趣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之所以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在于通过教师预设大量课堂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动性。同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分组,自主选题,促成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分层教学,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克服困难的自信,同时也激发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此相对,在传统组方面,由于笔者仍旧采用“一言堂”式传统授课方式,学生无法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仅仅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与知识,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与精力,因此养成了消极学习的习惯,反映在回答课堂提问时仅有数人参与,并仅有一人回答正确。因此效果差。总之,实验教学重新定位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左右进程的“主人”和“中心角色”,教师此时仅是“评判者”和“秩序维持者”,交出了自己的主动权。但传统组中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中心人物”,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学生别无选择,只能接受,故此教学效果低下。
  3三本高校英语课堂“生本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前述实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三本院校中,学生个性易于彰显,因此在教学条件极其有限,课时投放不足的前提下,开展具有三本高校特色的英语课堂“生本教育”尤为重要,具体说来体现为以下几点:
  3.1尊重学生,激发主动
  因单向传授式的教学活动使教师成了教学关系中的优势角色,过分强调学生的未知世界而导致对学生认知行为的怀疑,在学生面前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这不免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道锁,首先要给予学生以尊重,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3.2了解差异,因材施教
  因人的个体差异性特征早已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证明。在群体性的班级教学中,故统一的目标,统一的程式,统一的结论会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自主方式及独特感受,因此传统教学中,学生成了教师经验的奴隶和从众意识的牺牲品。而英语是一门充满人文性的课程,故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自主分组,自主选题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而使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4结语
  本文通过笔者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基于实验结果对比,最终得出结论:在三本学校中结合学生层次特性,转变学生被动思维,重构学生主体角色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最终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客观的可行性,而实现这一转变和重构的最终方法,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通过分组实现了学生的分层教学,也通过教师的角色转变促成了学生“由边缘向中心,由被动变主动”的角色转变,从而从本质上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现状,极大地增强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在三本院校设备差,课时少,任务重的教学现状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陈冬春.论自主学习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J].外语界,2006(3).
  [3] 曹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77-80.
  [4] 郭东岐.教师的适应与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098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