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观清

  摘要:大数据是指具有多样、大量、高速、真实、低价值密度等特点的巨量资料,在获取、管理、加工、处理等环节需要使用专业技术手段,在行业发展日益重视信息资源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已然成为推动行业改革的有力举措,可为数据应用主体精准决策、智慧管理、高效率风控给予支持,大数据的价值可见一斑。审计风险在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中客观存在,同时具有普遍性、潜在性等特点,风险大小与控制防范成效有关,如何提升防范审计风险的水平成为会计师事务所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探究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为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智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03-0194-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03.194
  1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必要性
  1.1有效发挥审计风险模型的作用
  审计风险模型是控制风险、固有风险、检查风险的乘积,主要源于上述三大风险会对审计风险带来较大的影响,其中控制风险指的是因内部控制混乱而造成的风险,固有风险则为不可避免发生的风险,具有引起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检查风险贯穿于审计全程,对财务报表分析不彻底就会引起检查风险。大数据与审计风险模型的结合可降低各类风险防范的难度,主要源于会计师事务所可收集整理以往的审计风险防范有关数据,经由云计算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发生概率、特点、影响范围等方面做出客观的判断,结合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偏好、风控能力等方面做出前瞻性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审计风险防范方案,确保审计人员能将控制风险、固有风险以及检查风险视为抓手,增强风控方案的实效性,加之大数据助力会计师事务所动态整合风控信息,及时覆盖无用内容并补充有用资料,赋予审计风险模型灵动性,继而满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动态防范需求。
  1.2对审计风险成因的分析更为客观、针对、具体
  审计风险成因较为复杂,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来讲,内控机制欠佳、审计方法落后等均会引发审计风险,同时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亦会使审计风险难以控制,这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能对审计风险成因有客观且全面的解析,保障审计风险防控事半功倍。大数据具有多样、海量等特点,在广泛获取数据的基础上可分类存储,基于数据池客观、针对、具体的说明审计风险成因,使审计风险防范工作能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开展,达到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控有效性的目的。
  1.3为审计风险减少外力干预提供条件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服务领域具有专业性且经验丰富,这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控来讲有利有弊,主要源于审计人员受经验影响会在工作中产生固化思维,对风险的主观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在此基础上出现审计工作脱离实际的现象,加之审计信息多方流转存在篡改、丢失、遗漏的概率,对审计风险防范带来不良影响。大数据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中的有效使用可减少外力干预,主要源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资料获取源头可利用电子设备扫描录入纸质文件,在线共享有关资料,同时数据库使用权限将决定资料流向,这能保障风控数据可追溯,一旦出现审计资料失效的情况就能找到责任人,进而提升审计风险防控监督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可助力会计师事务所打造透明的风控环境,数据在信息系统内流通,审计所需资料及审计结果能及时披露,降低审计工作暗箱操作的可能性,继而为审计风险减少外力干预提供有利条件。
  2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阻力
  2.1审计人员综合素养欠佳
  从外部因素角度来讲,审计人员综合素养欠佳与其独立性不高有关,在开展项目审计工作时专职人员受委托方、地方行政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领导等外在因素影响很难保障审计全面、系统、深入,审计工作随之出现盲区,徒增审计风险。从审计人员自身角度来讲,其法律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等因素均会影响其审计报告的客观性与公允性。在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信息系统不完善、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较弱,是有碍专职人员拔高综合素养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风控能力弱化将直接降低审计风险防范质量。
  2.2组织形式不合理
  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会对审计风险防控成效带来影响,主要源于审计服务具有广泛性,在审计合同中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需对委托人及合同中明确的第三者负责,有些时候第三方不具有明确性,提供审计服务的一方可能需承担社会责任,加之审计过程复杂且操作流程具有独特性,一旦组织形式不合理将直接弱化风控能力。
  2.3审计环境有待完善
  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竞争激烈,大数据在审计风险防控的过程中不断应用推广,对审计信息的需求量持续加大,如何利用大数据改善审计环境成为会计师事务所需解决的难题,为的是解决风险偏好分析、决定因素探究等问题。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环境有待完善,这需内部、外部共同发力,仅凭会计师事务所一方的努力很难建成透明、规范、健康的审计环境。
  2.4未能重视外在审计风险
  外在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对象有关,当前部分审计对象存在大数据应用力度较弱且财务管理方式陈旧的问题,使得审计人员所需数据很难顺利从服务对象的一方流出,加之数据线上处理标准不统一,影响基于大数据的审计风险防范成效。除审计所需数据无法充分获取外,社会性风险信息报告制度不健全亦是外部审计风险无法科学防范的原因之一,加之风险信息综合性较差,降低外在审计风险分析与控制有效性。
  2.5风控方式欠佳
  大数据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转变风控方式,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因“大数据+”服务水平较低、经验不足、软硬件条件欠佳而出现审计风险防范方式欠佳的消极现象,这将无法用大数据为审计风险防范赋能。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可选用的先进技术增多,因为有些事务所存在审计人员综合素养较弱的问题,所以无法灵活使用数字技术解决审计风控难题。

nlc202302131109



  3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3.1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需具有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需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审计活动的独立性进行评价,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结论适度调整承接业务类型,同时服务对象要及时提出申请,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接审计业务,在此基础上审计委员会需发挥协调作用,以免会计师事务所受服务对象过多干预,继而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人员需在执业技能强化的层面上下功夫,积极将大数据与审计风险防范理论融合在一起,还要通过专项培训与继续教育掌握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达到提升审计风险防范能力的目的,在个人审计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落实防范审计风险的目标。
  3.2增强组织形式的合理性
  有限责任公司、合伙、独资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较为主要的三种形式,这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法定审计服务有关,在法定需求影响下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水平为了降低会选择上述三种组织形式。其中,合伙制可减小经营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升审计风险防范水平,主要源于合伙人在营运中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了质量保障,相较于有限责任公司制,在道德风险较大的条件下合伙制可承接更多审计项目。在根据现实需求及营运能力增强组织形式合理性的同时,会计师事务所需考虑到大数据对自身组织结构优化带来的正向影响,通过收集整理与组织形式有关的数据信息,加之对行业发展态势进行客观的判断,为组织营运制度、流程、原则、标准等内容的设定提供依据,确保组织形式发展承前启后,既有坚实的营运经验作为基础,又关注法律、竞争等外在因素对审计服务带来的阻力,达到基于大数据增强组织形式合理性的目的。
  3.3完善审计环境
  第一,各级政府需注重审计工作,在大数据与审计风险防控交融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需通过颁布新制度、新规定的方式指引会计师事务所推行“大数据+”审计模式,同时将大数据应用水平纳入审计职业资格考核之列,引导审计人员了解、学习、研究大数据,助其提升业务水平,能在调查、组织协调等环节积极使用大数据;第二,改进审计职业思维,引领专职人员使用巨量数据资料对审计风险做出客观且全面的判断,依托大数据增强推理论证的逻辑性,建设数据模型分析风险,使审计更具公正性、真实性与效率性,确保大数据思维可成为审计人员特有的思维结构;第三,健全法律体系,增强基于大数据的计风险防范举措的实操性,从大数据应用推广角度出发细化、量化审计监督内容条款,使“大数据+审计”风控质量可有效提高。
  3.4注重外部审计风险科学防范
  第一,增强外部审计风险识别、分析、判断与防控的灵动性,充分利用大数据关注外部风险的变化情况,使审计人员能对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有更加客观的认识,为作出可防范外部风险的审计决策提供依据;第二,针对审计对象加强调查,在数据收集、整理、加工、深挖的过程中对审计对象做出客观的评价,深入分析审计对象内部资源调配情况,并关注其发展能力、获利等能力,还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财务资料加以复核,为的是增强审计报告信息披露的正确性;第三,发挥大数据追踪审计风险防范成效的功能作用,关注审计期后事项,期后事项审计既是辅助证明期末余额审计的有力举措,又是修正审计报告细则的有效方法,可解决审计报告具有滞后性这一问题,使审计服务对象可根据期后事项分析结论做出前瞻性的营运决策;第四,健全风险信息报告制度,在报表内注明风险信息,为增强审计风险防范的客观性与高效性给予支持,同时报告可为审计风险计量及采取措施防控提供可行的意见,使审计对象能够自觉披露风险信息,真正参与审计风险防控活动,这利于降低会计师事务所过度依赖审计报告而引发的诉讼风险。
  3.5改进审计风险控制方式
  在大数据应用推广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可使用高新技术解决审计风险防范难题,这为审计风险控制方式创新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可使用区块链技术,主要源于该技术使审计各节点的透明度得以增强,同时节点之间关联度较高,审计所需信息源于这些节点,节点信息具有无法篡改的特点,还可根据时间戳助信息溯源,各节点之间在无形中维系着制衡关系,这可降低审计风险,达到立足大数据时代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水平的目的。
  4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其他建议
  4.1加强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通过对“大数据+审计”模式进行分析可知,数据资源能在审计风险识别、判断、分析与防控及其他环节起效,只有数据全面、客观、系统,才能满足审计风险防范需求,基于此会计师事务所需加强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保障自身数据综合处理能力可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为当今社会审计所需数据标准统一付诸行动,基于审计风控建立端到端的数据流通渠道,继而满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需求。
  4.2注重内部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需率先从内部着眼,通过内控可提升风控水平,主要源于内控能增强数据资料的可信度,基于此会计师事务所需注重改善内控环境,将权责分配、治理结构、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等视为内控环境优化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增强内控的一贯性、关联性与法治性,使会计师事务所可有效防范审计内部风险。
  4.3健全审计风险防范制度
  经验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行动规范、标准、科学是提升风控水平的有力举措,这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在大数据时代健全配套制度,如《区块链在审计风险防范中的应用制度》等,为的是指引专职人员妥善使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规范个人风控行为的前提下拔高职业素养,继而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目标。
  5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具有发挥风控模型作用、客观分析审计风险成因、以免审计工作受外力干预的必要性。基于此,会计师事务所需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增强组织形式的合理性,完善审计环境,注重外部审计风险科学防范,改进审计风险控制方式,同时建议会计师事务所加强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注重内部控制、健全配套制度,继而提高基于大数据的审计风险防范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城,陈正升.大数据审计的发展态势、总体策划与流程分析[J].会计之友,2019(8).
  [2]裴春燕.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4):79-81.
  [3]郭怡,王卓.基于云计算环境的持续审计探讨――以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9(16).
  [4]田芳泽.大数据环境下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0.
  [作者简介]郑观清(1985―),男,汉族,浙江乐清人,本科,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nlc202302131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517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