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手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古到今人类都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但人类对城市的需求不仅局限在物质上,还会对城市的环境提出更多层面的要求。城市空间发展要源于自然生态的视角:城市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空间的过程,而应是与自然协同演进。在当今全球环境质量下滑的情况下,如何打造优质宜居的城市生态园林环境显得日益迫切。
  关键词:城市景观; 生态设计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is not a process that artificial environment is constantly invaded and occupied the space of natural ecological, but it should be synergy with the natural evolution.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today's global environment, how to build quality livable cities and eco-garden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Key words: urban landscape; eco-design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运动迅速展开,城市面积快速扩张。虽然城市生态问题的迫切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实施手段和管理体制,生态理念还很难真正落实到现实的发展计划中去。因此,改变城市扩展的运营模式和空间格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生态设计的含义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义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而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
  二、生态设计的三大理念
   2. 1.保护性景观生态设计
   即利用生态的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着基地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基地生态系统。
   2.2. 恢复与促进性景观生态设计
   即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生态环境,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 3.补偿性景观生态设计
   即在设计中运用科学手段,应用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有意识地为己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是一种以景观形式对自然进行补偿的设计过程。
  三、生态设计手法
   3.1 对场地的处理--保留地域特性元素,体现人文内涵生态设计应尊重场所的属性,因为每个景观的历史是惟一的,故应考虑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将带有场所特征的所有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比如基地原有的建筑或构筑物,往往保留着特定的场所记忆,如果简单拆除掉,即一去不复返,把好端端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毁于一旦,不但会导致景观历史文化内涵的缺失,也会增加景观造价。相反,通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依法从严掌握土地政策,特别是在建项目事先进行科学设计,通过生态恢复和空间改造使其适应于现代的使用功能,这些构筑物往往成为景观设计中的亮点。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把关闭和废弃的工厂进行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当今已成为一个新的设计潮流。这种对历史人文的记录的景观,具有延续的时代价值。比如德国埃姆舍公园中将原有的众多工业设施改造成了展览馆、画廊、办公、运动健身与娱乐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公园中还设置了一个230km 长的自行车游览系统,可以让游客充分地了解、欣赏区域的文化和工业景观,有效地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减少城乡环境污染。
   3.2 对空间形态的处理--创造适合物种多样性空间环境、体现生态性
   3.2.1 边缘效应
   城市构筑物或绿地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 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 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边缘效应设计原则是分割尽可能少,因为斑块小,边缘生境所占比例大,反之,边缘生境所占比例小。
   然而,在常规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水陆过渡带,这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却只有曝晒的生硬的水泥或石块护衬;又如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下应该是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而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则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其结果必然是雷同、单调,缺乏美感。
   3.2.2 连通性
   相似的绿地斑块之间最好能设置廊道连接,这样可以增加物种交换和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据研究,廊道的最小宽度为 30.5 米,最佳宽度为91.7-183.5 米。如水体、城市行道树都可以作为一种廊道,高质量的行道树结合周围复杂的植物背景对提供多样化生境是有效的线性景观要素,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景观结构。比如一条硬质的道路把原有的生态环境割断,而采用木栈道的形式,对园林中有一些具有生态价值的自然景观,如陡坡、河流、湿地、湖岸、植被等,最大限度地对原有自然形式给予保留,保持物种的流通。
   3.3 对材料的设计---节约与再利用,体现经济性
   3.3.1 材料本土化利用
   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地方建设材料容易与当地地域环境融合,体现出可持续景观的地域性和生态保护性,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降低造价,这在很多景观设计中已受到设计者的青睐。如我国西北的黄土,江南的青砖、筒瓦、乡土树种等都属于地方特色材料。乡土树种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不但适宜于在当地生长,能充分反映地域特点,而且经济投入少,管理和维护成本低。目前在许多城市都存在追求不适宜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搞大跨度的异域种植,不仅气候、水土不适应,养护管理困难,物管成本增加,还造成了植物外来种生态入侵的现象。
   3.3.2 材料的再循环利用
   对废弃的土地、原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运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新的活力和风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使用中的废弃物,大大节约资源和经济成本。地形的填挖平衡,返还枝叶变废物为营养都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其中重要一方面。完善水资源的收集和综合利用体系,通过减少地面硬质铺装和改变地面土坡结构,利用建筑、道路、绿地的坡度等方式进行雨水收集,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使其作为主要的灌溉及水景资源,从而减少水资源消耗。
   3.4 对植物的设计---建立多样性植物群落景观 ,体现生态性
   借鉴和模拟野外自然群落景观,通过人工方法使植物群落接近或达到原始植物群落的性质和功能,使不同的植物形态、色调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植物成层结构,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为物种多样性创造适宜的生境结构。

   3.4.1 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适地适树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对阳光的需求不同来配置植物,例如苔藓类植物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仙人掌耐旱不耐寒等生态习性都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尽量选择一些对酸、 碱、旱、 涝及坚硬土壤有较强适应能力,少病虫害的树种,以确保植物良好地生长。
   3.4.2 利用园林植物特性来改善环境
   通过选择对烟尘及有毒气体等污染物的吸收和抵抗性都比较强的植物种类, 使绿地发挥净化和美化环境功能。如柑橘对二氧化硫吸收力较强;大叶女贞、珊瑚树等具有净化氯气污染的能力等。还有许多水生植物如菖蒲、芦苇等对水体净化有重要作用。
   3.4.3 实行乔、灌、草、地被植物合理搭配
   研究表明,乔、 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所发挥的生态效益是同面积草坪的4 倍,因为乔木能改善群落内部环境,为中、下层植物的生长创造较好的小生境条件。乔、 灌、草配置的适宜比例为l∶6∶20∶29(即在 29 平方米的绿地上设计 1 株乔木、 6 株灌木、20 平米草坪)的种植参考模式。
   3.4.4 不同植物群落的组合搭配
   阔叶树、针叶树组合搭配,对改善空气质量最理想。速生与慢生树种组合搭配,能快速地突显景观效果。比如常绿树与落叶树组合搭配,形成的混合林比单一森林种能增加动物种类。据研究表明,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最合适种植比例为 3∶7。相同宽度的林带,植物群落的种植对于降低噪声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在噪声较大的地方宜布置乔、灌、草形成覆层的 “吸音走廊” 。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设计归根结蒂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聚居与自然共同生存和发展生态健全且优美的环境的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寻求人类和自然互利共生的途径是维护城市稳定发展的建设方法。我们应在设计实践中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自然伦理,探索能结合本土实际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作为谋求完美生活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利益平衡和互利共生。
   参考文献
   [1]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化[J].规划师, 2000, 16(3):5~9.
   [2](美)康妮?小泽(Connie P. Ozawa)主编.生态城市前沿[M].出版地: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章家恩主编. 生态规划学[M].出版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董世魁[等]主编. 恢复生态学[M].出版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李元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 [M]. 出版地:科学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76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