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丽敏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要求也是逐渐提高的,本文就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和前提下,首先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并进一步的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含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是单位为了达到既定的财务目标,利用一系列的编制预算、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来进行的这样一项工作。它所处理的是关于资金的筹措和使用问题,也就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流动做出的一个基本安排,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盈亏进行预计。(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简介。我们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进行讨论就要从两个点出发来进行:首先就是对其本身进行理解,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要点:一是要保障单位为社会服务;二是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状况,其目的就是在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还能够良好的为社会服务。其次就是要明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性质,这一点是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的,我们在这里给出三个明确的条件来进行确定:确定性、统一性和合法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编制简单,人员配备单一。在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中,一般要求是在上一年的年末编制下一年的部门预算,这项工作的进行通常也就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或者是出纳来完成,并没有专门的预算机构或者是预算部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较多中难以掌控的问题,如编制人员往往就只是简单的对上一年的编制稍加修改就用作新的标准,但实际上这样一种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没有考虑当年的实际财务状况,也表现出对这样一项工作的不重视。预算一事空有其表。(2)过程简单,质量低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时的分类较为简单,通常就是收入和支出两大类,尽管说这种划分方式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相匹配,但这样一种划分本质上来说还是不可取的,其任意性太强,不便于预算发挥制约作用,在今后的财务工作中如果需要使用的话,就会产生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3)计算不到位,模式不合理。目前在单位里适应的预算方法都还是基数法,这就使得单位难以从经营体制上将事业搞活,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事业经费难以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作用。事实上,在目前的应用中,这样一种分配方法的缺陷是越来越明显的。其趋近于淘汰也基本上就是必然的。(4)资金编制相互脱离。上文中已给出一定的说明,即在传统的预算编制体系内资金的内外预算是分离的,在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编制时,就难以充分考虑资金的总体收支情况。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一种资金供应状况是发生可很大的变化的,大部分资金不再是国家预算内的拨付;二是事业单位依靠自身经营来弥补的。这样一种现象的出现就让传统的预算编制基本上失去了现实意义和应用意义。(5)监督机制缺乏。行政事业单位在支出管理与监督考核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但其使用以及使用以后的社会效益都是缺乏相应监督与考核机制的。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措施
  (1)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在这样一项工作的进行中,可以说,人力是第一要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中每一步具体操作的执行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配合。因此,相关部门就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强调对于自己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让工作人员对于这样一项工作能够有更加明确和准确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财务意识和财务敏感。在此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的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毕竟,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样一项工作而言,专业素质才是第一生产力。(2)制定科学的预算程序。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着力于科学的预算程序的制定,以此来规范相关的各项编制流程。通过科学的编制方法,就能够促进科学的编制与实际工作的契合,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编制水平。同时也要以一种变化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编制,在实际的情况有较大的变动时,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施行相应的变动来适应新的状况。(3)增强支出结构合理性。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相应的编制时,就要针对于资金的使用进行良好的分配和规划,以此来提高单位的社会服务效率。换句话说,就是资金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去,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增加资金的利用效率。(4)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透明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适当的提高预算管理体制的透明度,这样也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流程的合理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再者,透明度的提高同样是有社会效应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公布范围的扩大能够增强社会上的监督力度,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影响力是有积极影响的。
  参考文献
  [1]来丽娜,朱明华.市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0(2)
  [2]林银球.如何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管理[J].时代金融.20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2285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