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保持山水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研究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以桂林为例,首先分析了桂林城市景观的弊端,然后研究了如何进行山水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桂林山水;城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桂林市坐落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特色举世无双,文化积淀深沉厚重。空间形态融入了自然山水景观,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仿佛沉浸在自然山水画中。
  一、桂林城市景观弊病
  桂林城被天然河湖水道和峰峦山势所环绕,青山作底,城市为图,使城市轮廓清晰可辨,益加显示了桂林城市山环水抱、秀丽绝伦的山水城市特色。这样的城市环境得天独厚,美轮美奂,世界上极为罕见,然而由于桂林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自然景观保护力度不足,不尊重城市特色的建设情况时有发生,具有独特山水特色的桂林城市景观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城中部分地区难见水绕青山
  桂林的山水特色,举世无双。但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一些风景名山的景观资源已经岌岌可危。桂林城区内的风景名山,绝大多数被密密麻麻的各式建筑所包围,叠彩山、伏波山、虞山的周围环境尤为严重。部分建筑距离山体过于靠近,已经完全遮挡了山体的下部,如叠彩山的南面。有的建筑体量过高过大,阻挡了眺望风景名山的视线,破坏了“山——水——城”有机联系的景观视廊,影响了桂林以山体剪影为主的优美天际线。在体量高大建筑的压迫下,在高密度建筑的包围中,部分山峰和水面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韵。
  桂林历史上曾经河湖密布,水塘数量极多,但因为多年来保护力度不够,这些水域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减。如在宋朝,城西的西湖水面面积曾达到约 40 万平方米,但今天已经缩减为一个小鱼塘。城乡结合部的众多小水域也正在锐减,水面覆盖率已经大大降低。
   (二)景观建设山水特色不够鲜明
  桂林的山水特色,包含自然山水与山水文化。山水,始终是桂林风景及文化的核心部分。但桂林的城市景观建设,有些却背离了山水特色,抛弃了桂林独有的元素符号。处于桂林主城区的“两江四湖”区域,历史上曾经架有很多具有桂林特色的桥梁,桂林的桥是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也代表着城市的气质,小山、小水配的当然是小桥。改造以后的“两江四湖”景区,架设着十九座各式各样的经典名桥,多数为仿欧式的桥梁。如观漪桥参照意大利佛罗伦萨圣特里尼桥来设计,丽泽桥模仿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而建,西清桥的原桥位于英国伦敦剑河上……原有的一些带有地方符号的古桥则予以拆除或改建,从阳桥到玻璃桥,从迎宾桥到丽泽桥,再也难以看到带有城市历史记忆的桥梁,水面上的各式桥梁虽绚丽夺目,但却和人文背景不是十分协调,城市的地域文化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二、保持山水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桂林优美的自然环境,势必对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景观规划设计前辈们已经作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然城市景观格局、景观建设发展极快,促使笔者对桂林的城市景观进行重新梳理、分析与研究,以期探索出符合桂林城市特点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保护这一世间难得的自然景观,延续山水特色的城市地域文脉,构建人与自然对话的人居环境模式。
  ( 一) 确保桂林山水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和现代景观生态学不谋而合。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实现自然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是风景旅游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趋势,也是构建山水特色城市的基本要求。
  桂林山水成形于长期的地质演化,一山一水,都应倍加珍惜。因此,实现桂林山水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于保护其独具魅力的山水自然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即以保护为目的、以保护与再创造相结合为手段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也就是说,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现有山水景观资源,又要结合城市旅游定位、发展建设的需要,利用现有山水资源条件及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创造山水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城市景观。对于定位为旅游城市的桂林来说,这是最有效的一种风景资源保护方式,其他的山水特色城市可以作为借鉴。
  实现桂林山水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对风景名山、水系、植被的保护,严禁破坏风景名山、随意填埋湖塘,对于淤塞的湖塘进行生态恢复治理。桂林闻名天下在于山水,而不在于城市,山水风景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城市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
  其次要严格控制位于风景核心区的老城区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面宽和体量。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疏不宜密,不能遮挡观看山体的视线,以恢复桂林山水城的原貌。对于靠近风景名山的建筑要实行拆迁,让山体和建筑之间留有一定的观景空间。桂林的主角是山水,城市和建筑是配角,建筑的高度和体量首先考虑的是与环境的协调。
  再次还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旅游是桂林的主要产业,发展旅游必须以保护风景资源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以带动旅游、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促进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
  最后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及项目建设时,应该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尽量小地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变动,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保持桂林的山水特色。
   ( 二) 遵循显山露水的景观规划原则
  基于桂林独特的自然风貌,笔者认为桂林城市景观的规划,应尊重自然,展示桂林独特的山水风貌,建立城市与自然的对话关系,遵循“显山、露水”的景观规划原则,使山水要素充分显露,借用自然山水造景。在城市形象整体景观框架构筑上,对区域、轴线、节点、标志、边沿等城市景观空间形态认知要素进行进一步的组织,确定景区、景观节点等山水特色展示空间,并提出相应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引导与控制要求。
  城市的空间结构要疏散,城市要显得通透,加强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能在更多的地方看到山体的轮廓。扩大城市水系面积,疏浚废弃的湖塘,恢复古桂林“江宽地共浮”的城市景观,重塑桂林湖塘青山倒影的诗意画面。加大自然山水向城市的开敞度,贯通山体的视线走廊,开辟一些能到达山体和水系的绿色通道,提高其可达性,增加人们亲近自然山水的机会。通过山水感知线路组织、空间视廊与视域设计、城市景观轴线安排、重要景观节点与景观视域保护与培育,强调“山、水、城”之间的空间因借关系,使城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构建城景交融的山水特色空间环境。
  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要彰显山水景观,为山水预留空间视廊,通过道路的走向“迎山接水”,道路尽端遮挡山体的建筑要给予拆除,山体与街道之间的沿街建筑的体量要严格控制,建立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呼应关系。
  ( 三) 采用彰显山水特色的景观设计手法
  桂林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由于其选址于山水优美的漓江西岸,自古即不断地将积淀起来的建筑、艺术等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山水文化名胜。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桂林的历史建筑大部分已荡然无存,山水文化特色的历史风貌不复存在,取代的是外来的舶来文化,山水文化名城如何找寻?
  在分析城市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桂林城市的景观设计必须彰显桂林的山水特色,而不是人为地去创造所谓的“标志性、时髦”的城市景观。
  建议在古城区域( 由漓江以西,宝贤湖和丽泽湖以东,桃花江以北,铁封山和鹦鹉山以南所围合起来的狭长地带) 的景观核心地带及滨水地区恢复历史建筑及景观原貌,彰显桂林的山水特色,重拾桂林的历史记忆,以便可以坐船游览来阅读桂林的历史文化积淀。
  三、结语
  桂林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以保护山水自然风貌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和自然环境沟通呼应,重点展示桂林独特的自然山水风貌。在设计手法上应该分析桂林山水要素,拾取桂林山水的特色,挖掘桂林的地方元素,弘扬桂林的山水文化,营造与桂林山水相互协调、交辉相映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叶苹,袁友胜,王铎. 洛阳“山水城市”建设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8,(03)
  [2]余蓉,陈亮明. 长沙市“山水城市”建设规划探讨[J]. 湖南林业科技, 2008,(02)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19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