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灵作画笔 跪写海天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琪

  他生在艺术圈,又在东海中泡大;他非科班出身,却努力在艺术的深层中体味求索。他从苦难中过来、从病瘫中站起、淡泊名利、坚韧不拔地做着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导 潘公凯
  真是将门虎子,潘老遗风。
  ――中国文人画大师 陆俨少
  莲花洋人传,曾瘫挽狂澜,玄机神来笔,纵横海屿涯。大师们对朱仁民不仅是艺术风格的评价,更是对他锲而不舍、千锤百炼大家风范的充分肯定。
  朱仁民出身在艺术大师家庭,却在东海小岛跌宕了40年。
  上世纪70年代末,他独自租个游泳池挥扫出高3米长300米的宏幅水墨巨制《大道海・天篇》。80年代初浙江画院成立,他是第一位调回杭州作专业画家,但却在制作巨幅中跌下致瘫,贫病间入晋陀山隐修庵长卧五年有余。
  90年代初作为文化人他买下一座小岛,从策划、投资、规划、景观、建筑、雕塑,10年磨一剑,如此庞大的大地艺术作品尚属罕见,全由他一个人独立完成。
  他从身无分文拄杖下山,历尽文人难以承受的辛苦,将一笔笔画出来的资金尽倾小岛,为民众建立一道永久免费旅游观赏的海上艺术风景线,而他却至今睡在工作室。
  朱仁民出生在中国画坛大家潘天寿先生家庭,自幼耳濡目染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生活却将他抛至天涯海角,从涨网、出渔、打铁、教书到游泳池救生员、舞台设计、美术干部,足迹踏遍东海,40余年天风海涛孕育了他对大海、艺术、禅学特有的灵性和坚韧不拔的秉性。
  他自幼酷爱美术,10岁获全市美展一等奖,20岁后发表了许多的连环画插图作品,30岁开始获文化部、中国美协颁发的多项荣誉、奖励和国际美术交流展大奖。
  朱仁民年幼即随父母去东海上的普陀岛蛰居,在这当时还极荒蛮的小岛,家喻户晓有这么个天生背着个画夹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画下成千上万的速写作品。他甚至没有感到过常人认为的那么多的刻苦过程,也不明白自己有没有学习的停滞不前的创作磨难。很快乐地、执着地追求着绘画和艺术。如此的状态伴随了他的整个童年和青年时期。
  大海磨圆了多少亿块鹅卵石。若有一块石头尚且有棱有角直指苍天,那定当是块金钢宝石,没有天生的悟性和执着,没有无意的追求和多于常人几十倍的摸索,一个小岛上的朱仁民怎么可能在绘画上如此固执,如此迅速上进为一名艺术上脱颖而出的画家?他唯一感到困惑与无奈的是极度的贫困和政治运动带给他家庭和个人的压抑。靠母亲一个人30几元工资养活着至死没有工作权利的父亲和3个兄弟的全部生活。为了生活,他读初一就与哥哥瞒着母亲去对面小岛上打工挣饭吃,希望能减轻母亲的负担。由此开始他的足迹踏遍了群岛中凡是有人居住的小岛。对大海的了解和依存感,几乎贯穿在他整个的人生艺术经历之中。
  千山万重石,一日两度潮,几十年间大海哺育、浇铸了这个大海上的孩子,给予他无尽的智慧、力量和雄阔从容的艺术气质。正如他在题画诗中所述:
  生在海上罗汉胎,天风海涛醒醐灌。
  经磨历劫千万变,似相非相自存在。
  时添才情是非生,才做功德悉成满。
  常越业海无名礁,聊采觉浪智慧花。
  1978年,他租用了自己任过救生员的游泳池,将一张张六尺宣纸拼接成3米高,用成箱成箱的墨汁倒入水桶,无法无度无功无利地整整画了300米水墨巨作《大道・海天篇》,从混沌初开的大海到风起云涌白浪滔天,回复平静,最后海天归一。朱仁民泼扫得物我两忘,尽兴尽致,直至在拼接工作的脚手架上跌下致瘫。这是以心和血潜入海中来表述自己对大海认知和心里由压抑到爆发的一个过程,如同交响曲般宏大雄阔、气吞山河。当时尚不知哪有个叫吉尼斯可以申报,也不知道没有钱来完成装裱,更不知有没有如此大的展览馆来展示这一作品。直至1987年浙江电视台为他拍摄上下集专题片“海魂”时,将六大箱作品用小卡车运到杭州海军疗养院室内球场,雇了一群民工,将整个球场围了一圈还不到作品的一半。那飞溅的墨色,斑斓的白光,通过这如篆大毫,将朱仁民的心境,彻底地泼向大海,因为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抖露的才是真正的自我。传统的技法自古缺乏对大海表述的系统表达,大写意的水墨画家没有在大海上生活过,朱仁民在探寻与自然的流露中选用了将游泳池作画桌,经加工的扫把作笔,300米×3米的宣纸作画面,这样才使他得以酣畅、淋漓、自由自在地心情泼泻。此时他曾有意识地回避传统的技法,在宏阔中难免掺杂入粗率,喷发中难免夹带狂野。
  由此,他倒下了。1980年底,他那强有力的手和笔无可奈何地垂下,他没有想到倒下的滋味竟会是这样的残酷和无助。没有钱治病,没条件养息,连起码的住房都没有。他彻底地绝望了。对死的渴望竟会远远超过对求生的追寻,尽管他也竭尽全力的企图抗争,不断地请人帮他播放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满屋子贴上“天生我才必有用”“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希望以此激发出对命运的抗争力,可是总无济于事,他失去了人起码的自理能力。
  人生就是如此地具有戏剧性,因为无钱租房,房东们也怕将房租给一个长瘫的病人,其母亲的学生介绍他去普陀山一座山顶上的荒芜破庙隐修庵养病,那里不要房租。此时的隐修庵,荒凉破落,断壁残垣,只有老鼠、松鼠和一条大蛇伴他整整度过五载。
  上世纪80年代浙江画院成立,调他回杭州任专业画家,他却在绘制巨幅作品时跌下致瘫。贫病间入普陀山荒芜的隐修庵长卧五年有余。无助中入悟道法师门下,静研于艺术禅学间,数年后奇迹般下床,拄杖下山。
  ――潘公凯《莲花洋人》序
  当他有力量翻下床,在庵中破地板上练习爬行,直至能蹲,朱仁民激动了。他没有钱买拐杖,取了根拖把柄和一位老农民赠给他的一根桃木拐杖,撑起了自己孱弱的身躯,他拍掸了一身的尘埃下山而去。此时正当画界水墨运动席卷全国,他回观自己过去的300米巨作感慨万千。是对巨幅作品的粗率不满,还是病瘫后心理、体力的收归,隐修庵中挤压出他对艺术表达方式的困惑和对入定的强烈寻求。这阶段他的作品开始趋向细腻、精湛。
  他将西方的光感、层次随机自然地揉合在传统的笔墨语言之中,也将对大海、生活、艺术的感悟,严严实实地凝制在如诗如梦的禅境里面。他的书法诗词,情感抒放,无拘无束,洒洒洋洋地奔泻出他的生活经历、艺术气质和对入定的寻求来。
  ――潘公凯《莲花洋人》序
  1987年朱仁民带了作品拜见陆俨少先生,陆先生竟然为他的作品气势所动情,“真是潘老遗风,将门虎子。”“作品的气势了不起,我没有你那么样的气势,真的没有,我不会象有些人那样没有会说有。”并破例叫朱仁民帮他取下橱上的整张四尺宣,斗书题赠他“潘老遗风”。
  90年代初,经历了多少年浪谷峰颠、跌宕腾挪的朱仁民,坐在海边,玄览静思,开始一长段时间的反思,他回想:80年跌下病瘫前,他创作的中国画《在公海上团聚》在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获铜奖,浙江省银奖,他说,先搁下;1984年他以独特风格的连环画《青春日记》入选全国六届美展;又以黑白疏密极考究的装饰性线条连环画《奔月》获全国首届风俗画优秀奖,美协的领导告知他这种风格很独特、完整,你再画一套,奠定你的风格,朱仁民一惊,又赶紧搁下。他又以漫画《大师考文凭》获全国职工美展银奖,漫画《严重警告》获全国七届美展铜奖,漫画协会约他参加活动,他又搁下,旋即又以民间版画《擒龙王》入选首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展,直至他在日、中美术交流展获大奖后,他才最后喘了口气:行了!试遍了!他以各种技法、各种方式一口气在国内在众多高层次的画展中,天真地检阅了一遍自己多方位的艺术素质与才气,回岛上如同布道般地全身心地投入了免费的海岛儿童画、海岛渔民画的教育工作。此刻朱仁民分析了自己所有的能耐,他无论如何摆脱不了“艺术家”3个字对自己的嘲笑,很认真地将自己的艺术轨迹锁定在一个具有娴熟技巧和敏锐度的高级画匠。
  他不愿意做个自说自话的大师,更蔑视那些吃着民众的俸禄,戴着各种耀眼桂冠、混混噩噩的“艺术大师”们。
  这个时代聪敏的画匠太多了,技巧到了淋漓尽致的饱和点。而缺少的是精神,一种奉献的精神,艺术家不管在从事“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在俗与雅、艺与德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和良知,在目前这种物欲横流的时代正需要独立寒秋、中流砥柱式的艺术家。
  他认为自己具备当代文人、艺术家所不具备的某些精神,他在几十年海内外生存中所获得的广博的知识,包括对哲学对禅宗的理解;对社会对人学的洞察;对策划、营造的精确与敏感;对弱势与苦难的体验;对文化、艺术的总体认识与把握,以及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
  他立志以冷峻而理性的文化良知、艺术潜质,志向社会,抖露出自己的毕生与全部。
  他开始注视病瘫时天天凝视着的一座小岛,一座生在普陀山海面上,酷似海上卧观音的天工之作――莲花山。冀希着有一天如同圣西门,傅立叶一般在悬水的领地上,实施自己的人生、艺术主张。
  他想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来证实自己对新世纪艺术的认知,将人为的禅宗演变为对自然的崇尚,人格的崇尚以及它们之间天衣无缝的合一。同时也在这一件作品中抖露出他对建筑、规划、景观、雕塑、绘画、室内全方位的艺术把握性和心与物、形与神、人与自然天衣无缝的合一。
  终于,朱仁民10年磨一剑,经历了文人难以承受的扭曲与辛酸,在小岛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蚂蚁啃骨头般地矗立起一座座向着民众乐于接受的大自然图像,并将自己不断摸索的绘画作品相拥在这爿小岛之上。这里已经分不出建筑与雕塑,艺术与禅宗,大海与人生的界定,全在一身汗水和海风刮出的咸泪之中。
  至真至挚、坚定不移的人生轨迹铸就着莲花洋人朱仁民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价值丰碑,正如他的人生写照诠释的精典之语:当我跨越艰辛,站在人生的高地上回望,我有资格微笑,属于那种勇敢纯粹的人类!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室内设计师学会会员朱仁民曾获文化部、中国美协颁发的大奖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铜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全国职工美展银奖、首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奖、日中国际美术交流展大奖;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儿童文化先进工作者,全国民间绘画优秀辅导员。并入编《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书画卷、《中国世纪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辞典》《世界优秀华人艺术家名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8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