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也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斌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获得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完善和发展之中,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陷入误区,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走出认识误区,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出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52-02
  
  高职即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所以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具有层次上的高等性和类型上的职业性的双重属性。
  高素质即综合素质高,其中也必然包含较高的人文素质。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应为高职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何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认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具备人文知识、遵循人文精神、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人文素质的高低,在一个人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表现出来。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多数高职院校在办学中都形成了以下共识: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素质教育、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但在局部领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学校在办学理念上不能正确理解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关系,注重职业性,忽视高等性;注重专业能力,忽视综合能力;注重应用技术,忽视人文素质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有违于高职教育宗旨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有关规定,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高职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强调倡导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1 人文素质教育由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所决定的
  
  什么是高职教育? 主要有以下三点:①它是高等教育;②它是职业技术教育;③它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等阶段。可见,层次上的“高等性”与类型上的“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高职教育的“高”主要是针对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在研究能力、理论基础、应变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要达到高素质、高技能的规定。
  
  2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知识是这种人才的构成要素之一。即要求高职教育毕业生应具有现代社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大专层次的实用性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所谓基础知识,是指适应职业岗位所必备的常规性前提性知识,包括职业技术的基础性知识和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知识。基础知识既是胜任本职工作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是坚持自身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
  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其中认知能力是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观察判断和临场应变的能力,运用知识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技术革新和设计发明的创造能力。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善于处理职守与变通、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文化素质是指具有一定的相关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相关的文理科交叉知识;具备钻研新领域知识的智力和打破思维定势发明革新的创造能力;具备能够主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综合发展能力。在素质结构中,道德素质为方向保证,文化素质为必要前提,职业素质为基本要求。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关系来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心、以素质为目标,确立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位一体的观念。必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处理好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克服重技术轻素质的倾向,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将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的核心理念。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
  人才质量不仅体现在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也体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上,其中基本素质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相比,对人一生的影响更长远、更持久。原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教授认为:大学生活只是人生中的短暂过程,我们应该多教给学生一些终身难忘、终身受益的东西。这终身受益的东西就是素质。因为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任何一种技术,任何一门专业都不可能是永恒的。
  人文社科教育是由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是通过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及其他手段来培养人文精神、塑造人文精神。具体而言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促使学生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其核心是贯穿于人的思维和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人格、能力、情趣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与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决定着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4 高职教育“能力本位”基本要求
  
  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取向。“能力本位”的提出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以学科或以知识为本位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反思与叛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智能主体与人格主体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求知与修养的统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倡导发展的学生能力,有两个基本特征:
  (1)在目标追求上,它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一素质结构主要由三要素构成: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即 “关键能力”,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等。
  (2)在人才规格上,虽然强调的是职业能力培养,张扬的却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其解释为“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四个要素。今天我们所讲的职业能力,包含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能力。所以,基于以上四个因素,我们强调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韩毅,李放.K A Q模式:面向21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教育与职业,1999(11):14-18.
  [3]于天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18-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1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