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管理与监控的综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敏 张子雯

  摘要: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的掌握,提出管理与监控管理作为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成本、社会心理认同及信息反馈、目标实现等方面各有其优点与不足。认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根据管理目标性质,综合运用这两种管理方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工作绩效。
  关键词: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综合研究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也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从长远来看,高职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满足不了高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易地重建或扩建,而政府拨款相对减少,办学经费日趋紧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适应形势,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这种背景下,目标管理和监控管理作为两种较为成熟、稳定的管理方式为许多高校所接受。教育成本核算是高职院校取得教育成本信息,加强内部管理的基本手段。它可以使学校树立成本意识,讲究办事效率,节省不必要开支。
  所谓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以管理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所属组织及组织成员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借以达到某种管理境界或标准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职员自我努力、追求卓越的愿望,其宗旨在于塑造积极、灵活、和谐的组织风格。目标管理由于其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与可操作性而在各高校得到广泛应用。监控管理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各高校普遍采用。它是学校通过对教学各重要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监督、检查、反馈、协调、引导,来实现高校教学工作相关质量指标和结果的一种管理方式。该方式强化了学校的管理职能,有利于学校控制教学运行全过程,规范教学活动。然而,近年来,由于目标管理在管理领域的优秀表现,监控管理的管理方式为许多学校所摒弃。但实际上,不论是目标管理,还是监控管理,都有其本身固有的优点与不足,单一运用其中一种方式管理学校是不够的。
  
  二、目标管理与监控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综合运用
  
  1.目标管理与监控管理的运用过程之比较
  (1)管理成本。从管理成本角度看,目标管理是一种低成本的管理方式,而监控管理较之成本较高。管理成本概念首先是由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教授提出来的,它是指学校在投入管理这种稀缺资源时所付出的成本,也即在管理者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沟通以及激励的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从目标管理的三个工作环节看:确定目标环节,管理者与教职工共同协商;实施目标环节,主要依靠教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考核评估环节,意义在于激发教职工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目标管理强调教职工的自主、自治和自觉,主要特征是自我控制。这样,管理者就可以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管理成本降低,工作绩效提升。监控管理则是一种带有明显的外部控制性质的管理方式,它是管理者利用目标监控、逐级监控、信息监控、激励监控等多种监控措施,建立起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学监控网络。由于这种方式不能完全激发教职工自我控制的内在动力,管理目的的实现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大量的投入及严密的监督、评估与干预,因此管理成本较高。
  (2)职工认同度。从社会心理维度上看,目标管理易被教职工接受与认同,而监控管理则易引发不满与牢骚。现代管理方式以管理方式的技术组织维度与社会心理维度二维交融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受社会系统学派和经验主义学派等管理思想的影响,社会心理维度特征不断得到加强。它表现为管理中注重价值导向、情感满足、心理归属与文化认同,强调柔性协调及精神因素的激励。目标管理建立在教职工自我管理的基础上,管理者赋予教职工充分的信任。比如,管理行为上主张宽容、放权,管理过程中坚持平等、尊重、支持原则。信任本身就是激励,它能让人在精神、情感等方面得到满足。因此,基于信任关系,目标管理较能被教职工接受与认同,同时也较能发挥教职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监控管理管理方式却使教职工的自尊心大受打击,管理者与教职工的互相信任关系也很难建立。因为,监控管理全程跟踪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将教职工置于被管制对象的地位,同时,管理中还会采取一些行政性强制管理措施来制约教职工,一些教职工因此会有不被信任的感受,抵触情绪产生。
  (3)信息反馈度。从信息反馈角度看,目标管理信息反馈滞后,调控不及时,而监控管理信息程度高,能进行快速协调反应。信息与信息反馈在教学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科学计划和决策的依据,而且决策的水平与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反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由于主客观原因变化,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及时发现这种偏差,有效地进行决策和控制,纠正这种偏差,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管理的预定目标。目标管理信息反馈相对滞后,问题出现后不能及时加以控制与调节,工作显得有些被动。而监控管理则不同,由于它实行的是对教学工作的实时跟踪制度,信息反馈及时,随时可进行宏观或微观调控,甚至可以预见工作中的问题,提前作出调节与控制。因此,监控管理“反馈―矫正”机制灵活,主动服务性能好。
  (4)与学校整体目标的协调性。从目标实现角度看,目标管理易出现短期行为与本位主义倾向,而监控管理则利于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应用目标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教学,首先必须要设立目标,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系统。目标的设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区分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目标责任界限要明确。只有这样,工作中才能兼顾学校教学管理的长远利益,且做到目标责任清晰。但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约束机制及目标管理整体意识,加之急功近利思想影响,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关联性、连续性被忽视,短期、任期行为出现。同时,目标责任界限明确也产生了负效应,出现以邻为壑、相互扯皮的本位主义倾向,而未被包括进目标管理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则常被人遗忘,教学管理出现局部真空。监控管理则不同,由于管理者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地位,严格控制着教学管理工作朝预定目标迈进,因此利于学校整体目标实现。此外,目标管理还有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目标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以“Y”理论为核心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即认为人们对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实现自我指挥与控制。由于教职工大多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懂得自尊与自强,因此适合采用目标管理。但假如该前提对部分人并不适用,那么目标管理则成了“放任”管理,管理效益无从谈起。
  2.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两种管理方式的选择运用
  目标管理与监控管理两种管理方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各有其优点与不足,因此,否定任何一种管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将两者综合运用于教学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管理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目标。那么,如何科学地运用这两种管理方法呢?我们认为,必须根据指标性质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
  (1)宜进行目标管理的工作。以时间、数量为指标实现内容、可进行定量分析的工作,宜进行目标管理。教师从事的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劳动对象又是复杂的人。因此,他们的劳动较之一般的生产劳动显得不可估量。但即便如此,教师的工作业绩很多方面仍像物质生产劳动一样,可以通过教育投入的“时间”和教育产品的“数量”以客观的计时或计件的方式来体现,如开展教研活动的次数(时间)、学生考级通过率的人数(数量)等,都是有形、能估量、可进行定量分析的指标。这些指标的实现意味着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以时间、数量为指标实现内容、可进行定量分析的工作,适合采用目标管理方式,这样能有效节省管理开支。当然,定量考评必须建立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
  (2)宜采取监控管理的工作。以质量、程度、效果为指标实现内容、应进行定性分析的工作,宜采取监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是考评时定性分析的需要。目标管理建立在量化指标基础上,希望通过量化目标或指标体系,进行结果评价达到管理效果。虽然管理者可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质量、程度、效果化为有形的、可估量的指标,并根据目标的达成度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但是,要准确评定目标的达成度必然要在定量考评的基础上对有关指标进行定性评价。而定性评价往往关系到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主观印象与态度。为了减少主观性,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客体,宜在以质量、程度、效果为指标实现内容、应进行定性分析的工作上,采取监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依据监控管理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定性评价,考评结果才更令人信服,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考评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
  
  三、结束语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弄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前提,是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目标管理与监控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扬长避短,综合运用这两种管理方式。
  作者单位:刘敏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张子雯宜春学院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学敏.教育经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6.
  [2]邵梅.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事业单位的运用[J].中国人才,2007(13):60-61.
  [3]刘晓玲.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4):16-18.
  [4]张建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初探[J].中国市场,2007(52):184-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