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的缺失看高职院校应有作用的发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建华

  摘要:近几年来,高职生的跳槽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缺失,企业员工培训其重要价值已被广大企业家与员工认可,但在这背后部分企业尤其民营企业还存在培训的数量、质量、效果等不佳的现状。本文拟对民营企业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高职院校应发挥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生;民营企业;员工;培训
  
  随着2002年第一批扩招后的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很多民营企业受到了高职生的青睐,然而,根据我们对近三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工作后三年内的跳槽率达73%,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如:对薪资不满意、奔向更好的职位、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专业不对口等,另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如过分看重于工作经验、企业的发展空间不够、企业的管理不规范等,其中新突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训,而培训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之一,因为企业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员工的竞争力。比如芬兰企业非常重视开展职业进修培训,芬兰企业的进修培训时数在欧盟成员国中位居前列。如:诺基亚分别在中国、美国、欧洲,以及亚太地区设有四所诺基亚学院,其宗旨是为创建持续学习的环境和支持员工不断的成长,并最终确保企业竞争优势的稳步提升。企业培训的价值已逐渐被企业领导与员工认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些走进了误区,民营企业显得尤为突出。
  
  一、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飞速发展,为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今出现了人力资源的瓶颈,即员工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已不适应目前的市场竞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部分民营企业选择员工培训来解决这一困境,但出现了不少问题。
  1.民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比例小
  根据中人网策划并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显示: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的比例最高为61.54%,其次为外资/合资企业,比例为45.45%,而私营或民营企业的比例最低仅为38.10%;在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未执行的比例中,外企/合资企业的比例最高为45.45%,而国有企/事业单位、私企或民企比例相差无几,分别为:38.46%、38.10%。从上述材料反映了民营企业给员工进行培训计划得少,执行得更少。
  2.民营企业员工培训质量较差
  大部分民营企业由企业领导或人事经理及有经验的老员工来进行培训。如有些企业新进员工后以领导的讲话作为员工日后的规章制度,以企业认为先进员工的操作作为员工日后的操作规范。这就缺乏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再加之培训人员未受专业训练,形象至培训内容都打大折扣。
  3.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较差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这种意识并没有使企业重视员工培训,许多企业的员工培训实则成为了“花瓶”。部分企业培训后无相应的制度推进,只要有记录就好。还有企业家反映培训就是扔钱,培训之后没有任何收益和效果。
  
  二、民营企业培训现状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在培训方面裹足不前,造成这种矛盾状况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所以在培训方面的投入也有限,并且目前国内的培训市场管理不完善,鱼目混杂,企业无从选择。主观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及员工对待培训态度消极
  首先是民企领导的培训风险论。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对培训的态度,也决定了他们愿意将多大资源投入到具体的培训中去。在对部分民营企业的培训调查报告中发现,有72 %的企业高层人士自认为非常重视管理培训,有92 %的中层管理人员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公司并不重视培训。其次是民企领导的培训无用论。再次为民营领导的培训引诱论。趋于形势,讲究“别人有,我也有”。这都大大影响了培训效果。
  2.培训体系缺失
  大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培训负责机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培训专责人员。民营企业缺乏培训制度。同时,民企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反馈。一半以上的民企业培训后没有进行过培训效果评估,究竟民企安排的培训效果如何,是否对员工有所帮助,味,企业培训负责人不得而知。尽管有些企业认识到了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评估,但也仅局限在最表层的授课满意度评估层面,极少企业对员工行为改善层面进行评估。
  
  三、高职院校在民营企业员工培训中应有作用的发挥
  
  职业教育也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一线技术人才,学校的前途取决于学生质量的优劣,也就是说学校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决定了学校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其实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跟踪和延伸,所以这是我们自身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和地方经济,企业员工的培训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需要,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企业对新生员工的培养义不容辞,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为此,针对民企培训的现状,笔者认为,民企培训除了自身要解决的问题,如完善员工培训体系、积极与民企建立培训联盟外,高职院校在民营企业员工培训中还应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课题研究、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对民企的指导、监督、考核的参考。在民企用人过程中职能部门应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规范就业市场、健全用人制度、增强民企的培训意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育人和留人问题,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真正提升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对员工的吸引力。
  第二,建立社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开放性的社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一个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格局。学校可以成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企业可以进一步剥离办社会的职能,将下设的技工学校、教育中心等培训机构移植到合作学校,既可节约企业的人工成本,又可拓展员工培训空间,利用高职院校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如我院本着为毕业生服务的理念,成立了江阴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学院以服务中心为与进区企业(包括民企)交流的窗口,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密切联系园区进驻企业,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就业培训等活动,全方位为民企和高职毕业生服务。同时,我院在市人才中心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江阴市人力资源沙龙,通过各成员企业轮流主办的形式定期开展人力资源沙龙活动,与民企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合作,紧紧地把各友好企业联系在一起,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民企的需求信息和培训信息以及毕业生的工作反馈信息。
  第三,高职院校应成为民企的培训中心和科研中心,要承担民企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任务,提供培训场所和师资保障,首先强化民企领导的培训意识,这需要相关行政部门的配合,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多到企业进行宣传,并多给企业提供低价高效的培训,让企业家尝到甜头,切实感受到培训的重要性并在培训中获益。建议我国在职业教育上由政府出面搭建校企合作对子,使企业共享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都是国家投入,企业与学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资源共享式的技能型人才培训机制,投入大,效果好。
  其次推动民营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的良好培训氛围。如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来强化员工的培训意识,对优秀的员工进行晋升培训,对落后的员工进行待岗培训。一方面培训成为奖励,另一方面培训成为在上岗的前提。 而最重要是让员工感受到培训的益处,不要让培训流于形式。不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要对企业家进行培训。
  第四,建立高职院校与民企之间人才交流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让我们的老师走到民企中去,去学习民企的文化、制度、专业技术,去了解民企需要哪些项目的培训,真正地熔入到民企中去,为民企解决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民企的工程师也要走进高职院校,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去学习和提高理论水平,使自己早日成为企业的内训师。
  第五,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和用人单位采集制度,经常性地联系企业,从工作态度、一般能力、专业技能、业绩表现等方面了解毕业生在民企中的具体情况,了解民企对我们毕业生的评价,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另外可以配合民企加强对员工(毕业生)的培训,帮助民企提高内训的效果,从而真正成为毕业生和民企之间的沟通桥梁。
  随着民企的不断发展壮大,民企培训在整个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要促进企业、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我们民企要改变消极的培训意识,重视企业培训工作,把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和培养后备人才,作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措施。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建立起完整的培训制度和有效的培训评估反馈。当然作为高职院校,也应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使民企培训能整合现有培训资源,现在是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共享的时代,是通过合作达到“双赢”、“多赢”的时代,民企培训可以充分依靠和利用社会教育和培训资源,走联合办学之路,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明.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经济,2002 ,1:35-37.
  [2]周施恩,宋倩,葛瑛.国有培训机构现状研究[J].中国培训,2001,5:17-18.
  [3]陈颖.国有企业培训工作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1,2: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5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