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融入社区体育模式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为民,黄 孟

  摘要:通过对社区体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以及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的优势和作用的分析,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融入社区体育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73-03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社区化的加快,社区居民追求健康、体闲娱乐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居民对社区体育需求与社区体育人力资源、运动场地设施的存量形成明显的差异,而高职院校虽然拥有丰富的体育人力和物质资源,只向校内师生开放,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为此,本文拟就城市社区如何依托高职院校体育资源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
  1.对社区体育了解不够。社区体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体育组织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体育管理理念,从形式来说,它是我们国家一种全新的体育形式,与我们以往的体育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运作机制上它突出合作实效,张显功能,和中国以前的体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还有,社区体育在中国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人们对社区体育了解不够,因此,对社区体育的意识形态了解不够,人们一时还难以接受。
  2.社区体育的管理机制不明确。社区体育隶属新兴事物,无论是在组织上、管理上、法制方面都还不完善。现在,虽然有许多城市已经确立了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的街道社区体育协会,可目前的街道办事处并没有明确在体育方面的职责,它在体育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充分的法规依据,处在可抓可不抓的地位,所以社区体育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都很难解决。街道的社区体育协会是基层的管理型体育组织,社区开展体育活动主要是由社员自发性的组织承担,现在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并没有形成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化的管理体系。
  3.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和经费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八个城郊区有63.5%的街道根本没有体育场地设施,剩下36.5%的街道也只有乒乓球室、台球室、门球场等较小的场地。上海人均占有0.1%的体育场地。而社区体育的财政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政府财政划款,里面包含了体育彩票资金和社区经费,第二种是单位和个人的捐助,第三种来源是社区体育组织的各种经营收入。现在社区体育的发展缺少足够的投资吸引力,所以社区体育的经费大部分来自第一种,后面两种的经费是微乎其微的。
  社区体育的经费缺乏已经成为阻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第一要素。因为经费的不足,以至社区体育设施老化、锻炼场地不够,公益性的健身器械损坏严重,又不能得到及时的添置和维修,直接影响了社民的体育锻炼参与度。然而企事业和机关单位、学校所设有的体育设施都比较封闭,而且部分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的收费也比较高,大大地超出了大部分老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
  4.日常性社区体育活动和非经常化社区体育活动相脱节。经常性的竞赛活动,比如区级和街道社区的大型运动会(以家庭为单位的运动会,以趣味性为主的运动会,中老年的秧歌比赛)受到资源损耗大,组织起来难度大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让居民个体的不同需要得到满足,难以做到普遍的参与,更不可能做到经常化,对于增强社员体质方面的作用也就可见一斑了,但其影响力却比较大,可以大大地激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日常性的体育活动,有有效的增强体质的功效,可在影响力方面则较小。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可由于依属于政府和企业的社区体育组织与社民自发的社区体育组织缺乏紧密地联系,以至这两者不能互补且发挥很好的作用。
  5.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专业水平、年龄、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主要是以教练员的身份对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等锻炼者进行技术性指导。一类是业余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对公园或社区的锻炼场所的群众进行指导,目前这些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平、素质、年龄及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足。现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与参加体育锻炼的相比,相差比较大,其中业余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是严重的欠缺。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43万,因为缺少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绝大部分参与体育锻炼者都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6.社区体育地区发展不平衡。据资料统计,全国已经成立了街道、社区体育组织和街道办事处比例达100%的有20个省市,可有的省市则只有19.9%。可见各个地区之间差距之大。
  二、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优势
  1.场地设施优势。据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中国的850 080个体育场地当中,属于体育系统的有18 481个,占了全国体育场地的2.2%;属于教育系统的有558 044个,占到全国体育场地的65.6%,但是学校体育场地的对外开放率只有29.2%,全天候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只占14.9%。这么多的学校体育场(馆)是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潜在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可以从较大程度上解决社民体育锻炼场地缺乏的问题,这为进一步地开展全民健身,提供了强有力的场地资源保障。
  2.专业人才优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无论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比较丰富之外,而且在体育项目的竞赛、组织方面有更丰富的经验,如果能够较好的发挥体育教师的管理和指导能力,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专业人才少的困境,可以这么说,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全民健身活动和社区体育中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除此之外,接受过多年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学生,具有比较好的文化素质和体育基础,也可以作为社区体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融入社会、走进社区,用他们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健身新理念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这样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社民的体育素养。
  3.文化方面的优势。高职院校不但拥有很多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和比较好的体育场地设施,还具有较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若社区居民能够进校园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能够受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感染,不但身体得到了锻炼,还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体育文化修养。同时,学校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可以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到一些社会知识,既拓宽了知识面,又能使自己的体育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4.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高职院校有比较完善的体育组织结构,对于体育活动方面有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相对比较专业的人才,能够为社区体育提供咨询、活动策划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多项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帮助社区建立各种体育服务中心,如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中心、社区体育培训中心等,在这过程中也能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到社区体育实践中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对社区体育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更新观念,提高社区体育意识。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充分利用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由以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只为教学服务转变成为既为教学服务,又为丰富群众体育锻炼娱乐服务。通过提供良好的专业化体育服务,来满足居民日益专业化、个性化的体育健身需求。高职院校通过开发体育健身、培训等市场,去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也为社区体育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有利于构建新型社区体育体系。社区居委会应当改变以往完全靠政府委派体育指导员的做法,还可以采用无偿指导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做法来聘请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及体育院、系的学生作为体育指导员,把专职体育指导员与业余体育指导员相结合,来解决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的问题。
  通过对外开放学校的体育场馆,有机地整合高职院校的体育资源,以此来建立起社区体育体系,包括体育健身中心、体育培训中心等;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培训,开办各种体育学习班;与社区的体育机构联合开办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服务产业实体等多种形式,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市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得以服务社会,并走向市场。
  3.有利于完善社区体育监督管理机制并规范其发展。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和社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共同监督,并制定社区体育发展的方向,对社区体育的建设统筹规划,以及适时的监督经费筹措和使用情况,积极指导和规范体育俱乐部和社团的工作等等。站在服务社会的高度,统领全局,掌控方向,使社区体育能够科学健康地发展。
  四、建立高职院校体育融入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模式
  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的体育设施也向学生开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比以往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选择性,它不仅能够符合个人接受体育运动价值的实质,也能体现个人掌握体育运动价值的实质。个人只有在能够自主地选择其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而且能够掌握时,他们才真正接受并喜欢上了体育运动,才能更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学校创办体育俱乐部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补充学生在体育课活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而体育俱乐部也同样是社区体育较为重要的组织形式,然而作为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不但可以利用社区的体育设施资源,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使社区转化为学校体育、个人体育与社会体育沟通并和谐发展的桥梁,同时也为学校体育能够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学校的同样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的体育设施也向学校开放,这是社区体育新的发展思路。而当社区体育转变成为大众的载体时,学校的体育俱乐部就必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加快了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步伐。
  因为大学生与社区居民在锻炼时间和习惯上都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锻炼时间和体育课时间都是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或下午,而社区的大部分居民在这一段时间则大多是上班或进行着其他的社会活动,而且他们把大部分的锻炼时间则是安排在周末还有每天的早晨或晚上。如果学校和社区能够很好地把握双方锻炼的时间差,并把学校和社区的体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这样双方的体育资源就能获得共享。比如说,在学生的体育课程安排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中去选择自己比较爱好和有兴趣的项目。让他们去接受社区体育指导或由学校派出的体育教师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体育课内容的选择的范围有所扩大。相反,学校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对社区居民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让社区成员能够在学校里进行体育锻炼,并且能够接受专业的体育指导。这样的方式方法不但不会对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有所影响,反而能使社区和学校的体育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享用,也能够缓解学校和社区在特定时间里体育场地设施比较紧张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在资源方面的严重匮乏,导致了社区的体育设施陈旧、健身场地的不够用,健身锻炼的器械破坏严重,又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和合理的添置,直接地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度。而一些公共的体育设施又相对封闭,即使有部分的体育活动场馆对外开放,但是各项体育活动的收费也比较高,大部分居民没有能力去承受这部分的开支。但是高职院校不但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充沛的人才资源,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泛理论知识。因此,只有把高职院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有机的结合,并注重构建高职院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模式,才可以使社区体育向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体育融入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策略。“请进来”即让社区居民进入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对其收取一定的场地、设施使用费。这样不但能够缓解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体育场馆的收入,这样既减轻了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负担,有利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走出去”即学校鼓励体育教师及体育专项人才走出校门,进到社区担任体育指导员及管理人员,积极地参与社区的体育工作。从而一方面缓解了社区体育专业指导人员相对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对大众体育项目推广和普及,对体育运动处方及体育保健知识的传授等,从而使得社区体育活动更广泛的开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指数,把全民健身的理念向纵深推广。
  五、结论和建议
  1.高职院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形成共享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者可以形成互补。
  2.资源共享不但可以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还可以促进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随着政府实行双休日制以及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推广,体育社会化程度的在不断的提高,休闲体育日渐兴起。但由于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现有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现在,国家对教育空前重视,在教育上的财政投入逐年递增,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地得到改善。如果把体育场馆设施仅用于学校的体育教育,那这样的利用率太低,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现如今社区体育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要把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全方位地开放,努力做到资源共享,积极组织健身娱乐活动,开辟校园体育文化市场。在保证体育教学时间场地的使用外,充分利于业余时间,根据社区体育活动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场地安排,有序地向社会大众开放,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以市场需求定位服务目标,从而引导社区体育朝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3.高职院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应该形成互动。社区体育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就是俱乐部,作为校内体育俱乐部,不但可以利用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社区体育指导力量,让社区成为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学校与社区的体育设施相互开放应该是社区体育发展的思路。当社区的体育设施成为了大众的载体,学校的体育俱乐部就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加快了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仇刚,等.合理利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曹可强.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策略[J].体育学刊,2004,(3).
  [3]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3-31.
  [4]顾渊彦.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建设[J].体育学刊,2001,(2).
  [5]熊斗寅.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展望中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1998,(2):3-5
  [6]骆秉全.对北京市全民健身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7,(4):23-25.
  [7]陈琦,等.广州市民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7,(5):11-15.
  [8]吕树庭,等.广州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1997,(6):16-20.
  [9]陈天仁.上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体育文史,1996,(4):15-19.
  [10 曹可强.论中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J].山东体院学报,1996,(3):45-48.
  [11]王凯珍.对北京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6):35-38.
  [12]王凯珍,等.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5):6-10.
  [13]肖正.抓住时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J].体育文史,1995,(1):21-24.[责任编辑 魏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