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态现象。本文以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为理论基点,结合当前我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矛盾,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
  一、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提出
  从美国和西欧的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推进城乡生产分工,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托达罗在对战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就业进行分析后指出,在战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的同时,城市中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现象也在不断加剧。这一矛盾现象用已有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无法进行合理解释。因而他提出,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大量失业现象,新的迁移者很难马上找到他所期望的高收入职业。迁移者在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初期或者完全失业,或者在“传统的”或“非正规部门”找到一些临时性工作。所以,当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在做出迁移决策的时候,必须在获得高收入职业的可能性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失业或就业不足之间进行权衡。
  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这种关系可以表示如下:M=f(d),f’>0。其中,M表示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目,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按照托达罗的观点,现代工业部门的预期收入则等于未来某年的预期实际收入与就业概率的乘积。这样,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可以表示如下:d=w*π-r。在这里,w表示城市实际工资率,r表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π表示就业概率。在这个前提下,如果w*π>r,农村劳动力就会向城市迁移。当w*π=r时,对农村劳动者来说,到城市去和留在农村预期收入没有差别,这就意味着城乡劳动力达到了均衡状态,从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迁移将停止。不过这只是对尚未迁移的劳动者而言的事前均衡,对于已经迁移到城市的劳动者而言,还有在正规部门就业与在非正规部门谋生的区别。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劳动者有可能抱着将来在正规部门找到工作的希望继续留在城市,也有可能失望地回到农村。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城市失业率将降低,上面的均衡将被打破,从而引起新的劳动力迁移,直至达到新的均衡。由于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wf远远高于农村收入水平r,所以,即使失业率u很高,即使在正规部门找不到工作,城市的预期收入w*π仍有可能高于r,吸引着农村劳动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源,给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与中国城市化的矛盾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政策含义就是如何阻止城乡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失业问题。针对发展中国家城乡就业的实际状况,托达罗认为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严重失业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与以往人口流动理论不同的政策建议:一是取消一切人为地造成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的措施;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把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同农村的发展结合起来,缩小城乡差别,减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三是通过增大劳动流动成本,减少城市就业的预期收入等手段增加劳动力转移的困难程度。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这几十年中,曾经采取了诸如现在还存在很多问题的户籍制度等措施来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不自觉地符合了托达罗模型的建议。但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却导致中国城市化进展缓慢,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17.92%,而三十多年后的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51.27%。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严重滞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相对耕地资源减少;农业的活劳动成本日益上升,多数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田的整合程度很低,农业生产规模太小而不经济;乡村工业化带来分散和大面积的“三废”污染,并且不能得到集中有效地治理;乡镇企业由于基础设施、市场、交通等制约因素,外部不经济,而且达不到规模经济;日益增长和分散居住的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破坏等。
  近些年来,我国逐步放开户籍制度,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失业更加普遍。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城镇二、三产业,还是农村乡镇企业,在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后,大多都走上了密集使用资金和技术的道路,劳动力的使用更多地被资金和技术所替代,从而使就业岗位的提供相对下降。按照托达罗的理论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规模应该要减缓才对,但是在我国,这一步伐却并未有所停滞。这一状况只能从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这一特殊的事实做出解释。一般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的过程,它往往与工业化是一种亦步亦趋的关系。然而中国这几十年来城镇工业化的步伐并没有使城市化的发展做相应的跟进,而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城市化的速度慢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乃至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二是城镇人口的比重并未随着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的上升而上升。这样的一种格局,只能意味着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与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差距在拉大,农村人口必然会向往城镇良好的公共设施,现代化的生活条件,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当束缚乡村人口的一些条条框框去除以后,农村人口仅仅本着一种追求更美好更幸福生活的愿望,也会在机会适宜的时候向城镇涌去。在这样的“民工潮”的涌动下,“城市病”和“农村病”也相继发生,这也是中国人口由农村向城镇流动的特色所在。
  三、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托达罗模型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依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既要妥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不阻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结合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可以考虑如下建议。
  (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异
  目前巨大的城乡收入差异,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动力。国家应将乡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到与城镇工业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消除人为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取消各种对农民的不合理“摊派”,减轻农民负担,从而使农民收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此外,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主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改变过去单纯发展种植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和“绿色农业”,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容量。此外,还可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把大批过剩劳动力组织去修公路、修水库、水渠、河堤、江堤,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子孙后代造福。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吸收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稳定农业生产,更好地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
  劳动力素质越高,就业的选择就越多,机会就越大。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提高其综合素质,帮助其更好的就业。应当完善农村教育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保证农村教育的经费来源。继续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确保广大农村适龄青少年尤其是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此外,还要从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高等教育,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提高农村新生劳动者和现实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技应用能力,以适应市场对各种类型的劳动力需求。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组建职业培训基地,完善职业培训体系,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结合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对口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加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层次、领域,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三)加大兴建小城镇的力度
  小城镇的建设,对于扩大城乡交流、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小城镇一般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作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这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可以是小城镇各行各业的业主,也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打工者,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从产业结构来看,由于小城镇一般地处交通要道,是当地经济中心、当地和邻近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因此小城镇具备了发展工、商、服务等行业的良好条件,而这些行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便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较好场所。如果小城镇得以良好地发展,既能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又可以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孟杰.基于VAR模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2(32).
  [2]刘洪亮,徐鹏杰.基于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0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