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放型经济条件下滇桂区域协同发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颖新

   【摘要】相互毗邻的滇桂两省(区)均具有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对于促进两省(区)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创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滇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滇桂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延伸扩展
  
   一、引言
  
   从理论上来讲,市场范围的有效扩大是深化区域分工,促进技术进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便捷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是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载体,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条件;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以突破行政区划为特征的相关政策措施的相互衔接和规范协调,是形成区域内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格局的重要保障。相互毗邻的滇桂两省(区)均具有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将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对于两省区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密切区域内经济合作,协同开拓国际市场,共建经济走廊和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滇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和价值
  
   滇桂两省(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面临着共同的发展机遇,存在着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竞争的态势,这为相互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1、滇桂两省(区)经济联合与合作,是共享发展机遇,创造更多发展成果的现实选择。我国随着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CEPA所提供的内地与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为主导的对内开放平台,和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主导的对外开放平台。滇桂面临着共同的发展机遇,因此,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是共享发展机遇实现更多发展成果的现实选择。
   2、滇桂两省(区)经济联合与合作,是有效避免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促进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现实选择。滇桂两省(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两省区发展环境相似。两省同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同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同属于“两廊一圈”合作体系,同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拥有共同的大西南腹地。
   (2)两省区经济基础相近、发展水平相近、发展需求相近,势必在机会、资源、政策、行动上进行激烈竞争。如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与其他内陆省份一样,它们均更多地强调与粤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通过粤港澳地区龙头的带动作用来实现各自经济的发展。云南希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在云南“龙尾”的驱动和推进下,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开放紧密联系起来,建设从陆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构建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友好交流的大平台。广西则希望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中使其资源优势与粤港澳地区的市场优势得到整合,发挥其交通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粤港澳地区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西进通道”。
   (3)两省区发展定位相近,发展战略相近,都在角逐“区域中心”的地位。广西要发展面向东盟的通道经济,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云南也同样要发展面向东盟和南亚的通道经济,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乃至中国和南亚合作的中心。
   两省区的相似性竞争,势必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不利于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而加强协调与合作,则有利于充分发挥滇桂的重要通道作用,进一步拓展与泛珠三角经济区和西部地区,以及与东盟国家和南亚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开创大开放促进大联合大发展的新局面。
  3、滇桂两省(区)经济联合与合作,是营造更加稳定和充满活力的周边经济环境的共同选择。云南位于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结合部,是连接东南亚、南亚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是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滇桂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有利于两省(区)东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相结合、南与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相协调、西与太平洋地区与印度洋地区的沟通相联系,共同分享区域经济合作的收益,共同抵御来自外围市场的各种冲击,共同营造稳定和充满活力的周边经济环境。
  4、滇桂两省(区)经济合作,是达到互利双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共同选择。滇桂两省(区)具有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地缘、市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水平等相似。两省(区)的经济合作有利于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整合开发优势资源,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产业布局;有利于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改造和提升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快滇桂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和基础设施对接,拓展合作领域和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更多的贸易创造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推进滇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探讨
  
  1、建立滇桂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滇桂区域经济合作应遵循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务实推进的原则。
   (1)建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区域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这就必须建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要突破单位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确立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区域政府间立足于共商区域统一市场的构建途径,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区域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形成区域内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以强化地方政府调控政策的规范化。
   滇桂两省区政府合作机制的主要方式,一是学习交流。不定期组织省地市企业和个层面上的学习团、交流团到对方省区进行参观、访问、学习、交流等增进了解和共识,寻求互利合作的重要渠道。二是论坛和合作洽谈会。广泛利用已有的滇桂共同参与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政府合作机制,促进两省区政府间的合作,使云南可以通过北部湾经济区“借船出海”,广西也可以通过云南走向印度洋和大西洋,拓展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共同发展。三是信息共享。利用滇桂已有的信息化设施,建立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区域综合信息交流系统,促进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信息互动与合作,及时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发布政务、社会、经济贸易、技术咨询、商品供求、招商引资、旅游、交通等各方面的动态信息。四是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吸取泛珠三角合作的经验,通过省长联席会议制度,着重协商关于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确定区域合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领域,达成的共识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指导性文件;通过秘书长协调制度,协调就省长联席会议所达成共识的推进事宜,向联席会议提出推进区域合作的建议和需要提请联席会议解决的事宜;通过职能部门衔接落实制度,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对具体合作事项加强协商与衔接落实,制定详细的合作协议、计划,促成合作事项的落实等。
  (2)建立区域民间团体和经济组织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在滇桂区域经济合作中,民间组织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大。在滇桂两省区企业和行业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与合作的情况下,即使在业务上有相似和交叉之处也难以进行有效地合作和信息交流,在地方利益观的支配下相互封锁信息,这会造成资源内耗,甚至自相“残杀”,对提高各自的竞争实力是不利的,对区域长期的整体利益也是不利的。建立区域民间团体和经济组织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区域内企业和行业的恶性竞争,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不断提高区域产业发展水平。要认真研究滇桂两省区民间团体和经济组织之间开展交流合作的具体措施,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交流制度,积极推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协调互动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发挥通道优势,发展通道经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大交通运输网络,扩大地区经济合作的地理空间。
  一要加强两省区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的互联互通。公路方面,加快昆明―广西百色―广州的高速公路建设;铁路方面,加快规划中的蒙自―文山―广西百色铁路的实施进度,对现有南昆铁路进行复线改造;水运方面,应加紧云南境内以富宁港为主的港口、码头建设和航道整治,实现云南富宁、广西百色、南宁至广州的全线贯通;航空运输方面,以昆明、南宁门户枢纽机场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小型枢纽机场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增加区域内各机场间的环飞航线,提高航空运输的吞吐能力。
  二要提升两省区开放型大交通网络的空间范围。借助滇桂与其他省区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提升滇桂延边开放水平。特别是加快由公路、内河航道、铁路和石油管道组成的中缅通道的建设,使其成为经由云南进入缅甸并通向印度洋的战略性综合运输大通道。在昆明―曼谷公路、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等运输通道的基础上,加快连接昆明―曼谷―新加坡通道的泛亚铁路等的建设,加快以“两廊一圈” 为中心的中越通道的广西沿海港口与越南沿海港口、中越红河航道建设,加快昆明、南宁至河内的公路、铁路等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加快广西沿海港口通往国内沿海港口、北部湾、泰国湾、孟加拉湾等沿岸国家港口的海上运输线通道建设。促成第三亚欧大陆桥设想的实施,使其成为广西、云南联系中国广东、缅甸、孟加拉国、印度乃至中东、欧洲、北非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将昆明、南宁机场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增加国内外直飞航线,形成航空运输、陆路运输、水运布局合理、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
  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是推动滇桂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环境和实现手段。搭建区域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低成本、全时段、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和能互动交流的网上社区。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作用,营造现代化的网上区域经贸洽谈、交流、协作平台,促进滇桂区域合作项目的信息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与共享,为区域电子商务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快“西电东送”、“西电外送”网络体系建设,实现以电力为主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围绕建设国家“西电东送”清洁能源基地、打造国家西南电力调配枢纽的战略目标,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重大战略决策带来的机遇,促进电网建设。对外在电网实现省际联网、国际联网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由低电压等级向高电压等级的跨越;对内要加大城网、农网的投资建设规模和改造力度,推进电网向广大农村延伸。
  建立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共同开发物流市场。建设以货物集散、仓储、运输、配送为主的现代化、开放式和多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电子数据的普及和应用,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积极推广现代物流技术,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昆明、南宁为中心的城市群物流圈,大力发展口岸物流,建立与国内外有机衔接的区域物流通道,实现无障碍物流,使滇桂两省区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泛珠区域的重要物流枢纽。
  3、以主干交通网络为依托,建设经济走廊。所谓经济走廊,即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以主干交通通讯网络为基础,以沿线城市和口岸为接点,把生产、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区域分工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经济走廊的建设,将有效降低人流、物流的成本,促进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建设以南昆铁路为主轴和以滇桂公路为主轴的经济走廊,突出通道经济的地位,奠定滇桂区域经济合作的内联基础。要加快南贵昆经济区建设步伐,联手积极争取国家更大力度支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沿线产业,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体系;充分发挥以昆明、南宁为核心的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把建设特色城镇带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支撑产业体系;调整现行的有关经贸政策法规,促进口岸经济的发展。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国家级或省级口岸,设立口岸经济合作区,开展自由贸易或出口加工等业务。口岸经济合作区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留地方使用,或实行一定比例税收留成的措施,取之于“边”,用之于“边”,加强口岸经济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滇桂经济走廊以交通网络为基础,以中心城市和潜力较大的延边口岸为核心,以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的发挥,带动和促进滇桂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延伸昆河、昆曼、昆仰公路及南河公路,滇越、南河铁路,广西北部湾北海、钦州、防城三个港口等的国际通道优势,提升通道价值;建设以口岸为中心的沿边开放经济走廊,奠定滇桂国际经济合作的外联基础。坚持相互协调、互利共赢的原则,在通路、通商、通电、通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税减让措施、原产地原则、贸易便利化措施等条件,以项目合作为基础,加强多种形式的贸易投资合作;充分发挥滇桂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水平;充分发挥滇桂农业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电力资源、加工工业、宾馆旅游、电信运输等产业的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拓展发展空间,逐步实现滇桂优势产业的原产地多元化。
  4、加强旅游产业合作,共建旅游经济圈。依托两省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等,加强旅游产业合作,共建滇桂旅游经济圈。一是加强旅游规划合作,坚持规划优先,突出重点和特色,联合规划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并与当地规划有机衔接。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壮大旅游产业基础。三是构建滇桂无障碍旅游区,推进区域内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客源互动、旅游产业同兴。联合编制六省区市旅游交通图和旅游指南,在两省主要城市互设营业网点,实行异地联网售票,或联合推行旅游套票、“一票通”等旅游便利化措施。建立旅游市场管理监督协调机制和旅游投诉机制,建立旅游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机制及重大事件信息通报、协商处理制度,协同管理区域旅游市场,共塑旅游整体形象。四是整合滇桂旅游信息网络资源,打造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准确及时传递旅游信息。五是联合宣传促销,联合举办旅游资源推介会、旅游项目洽谈会等宣传活动,对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商品、旅游交通、旅游开发项目等进行宣传与推介。
  充分发挥云南、广西与周边的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的优势,优先延伸发展以大湄公河次区域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依托的次区域旅游合作圈,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大西南与中南半岛旅游合作圈建设,最终形成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圈。充分发挥云南、广西旅游管理水平较高的优势,积极参与周边的旅游资源开发;大力促进旅游圈内各国企业之间相互投资或合作投资承建宾馆、餐饮业,在有条件的地方投资建设和经营旅游景区景点;共建旅游协作网络和信息交流网络,进行联合宣传促销,共同开发客源市场;进一步简化旅游者进出境手续,创制“次区域旅游护照”,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的构建提供便利。
  5、共建珠江中上游生态屏障走廊。滇桂两省(区)位于珠江中上游,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要处理好两省(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开发发展的关系,共建生态屏障走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共同加强珠江水系的水土保持工程。联合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共同开展流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共同争取国家大力支持珠江中上游防护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加大对珠江中上游地区及其水源地区的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共建珠江中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二是共同创造条件争取逐步建立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各方共享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利益。三是加强对喀斯特地貌的石漠化治理。共同就生物能源开发、造林技术、石漠化治理模式等进行交流,实现石漠化治理的目标。继续采取封山育林、沼气池建设、退耕还林等措施进行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增加植被覆盖率。四是协同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包括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现场监察,保证污染物在控制的范围内排放;合理布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加强在种养、水利、旅游、矿产资源等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 陈瑞莲、刘亚平:泛珠三角区域政府的合作与创新[J].学术研究,2007(1).
  [2] 黎鹏:论加强滇黔桂区域经济的合作与整合[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3] 秦成逊、周惠仙:桂、滇区位优势竞争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8).
  [4] 王志等:次区域开发与合作[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实习编辑:唐石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2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