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尚宏丽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零售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而提出了针对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零售业 供应链管理 信息建设 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外零售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它们以规范的服务、特殊的营销方法拉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一直领先,而我国的零售业对国外的零售业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更缺乏相应的竞争策略和手段。加入 WTO 使我国零售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进而促使我国零售业更好地反思,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1、零售业宏观失控、观念陈旧
  (1)宏观失控。多年来,由于我国零售百货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导致许多城市盲目大力发展大型零售百货商场。在许多大商场倒闭的同时,新商场又在建设,但是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始终没有提高。这种粗放型扩张导致经营成本大幅上升、规模经济效益递减,最后大型零售百货商场或是关门大吉,或是勉强维持。
  (2)零售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我国大部分零售企业规模偏小、资金缺乏、经营能力差;而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多为跨国公司,一般规模较大且以连锁业态为主,其资金雄厚、实力强大。2000年,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全球营业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我国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万亿元人民币,但全国连锁业百强企业销售额之和不足1000亿元人民币。沃尔玛一家企业销售额相当于我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2倍,约为我国连锁百强企业总销售额的15倍。
  (3)经营观念陈旧。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我国零售企业更为致命的弱点是经营观念陈旧、管理落后。企业的一般性设施和国外零售企业的差距并不大,但在利用现代化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经营管理方面,却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些零售企业由于卖方市场条件下的思维惯性,没有真正树立起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意识,没有把“顾客满意”作为经营管理的首要原则,经营行为短期化,服务意识淡薄,甚至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时有发生。
  2、技术方面存在不足
  (1)从“硬件”上看,据对我国13个省市2000多个企业的调查,只有70%的大型企业和 30%~40%的中小型企业拥有计算机。虽然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正不断提高,但大多数企业的计算机运用仍停留在局部运用阶段。
  (2)从“软件”上看,与现代化的要求差距更大,其中的采购技术、物流技术等的运作效果尤差。如我国的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0%左右,配送差错率几乎是发达国家的3倍。可以预言,当过渡期结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全部生效,在更大程度上开放市场时,我国的零售企业将面临资金雄厚、规模巨大、管理先进的国外企业全方位的竞争。
  3、供应链中物流运作成本高
  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和爱好的多样化、个性化,特殊需要、鲜度要求等越来越高,因此在零售业供应链的物流方面,多品种少量、小宗多频度、迅速配货是今后的发展目标。处于流通下游的零售业最了解消费者需求,为尽早发现畅销、滞销商品以及避免机会损失、提高卖场效率,批发商或物流企业就必须扩大进货商品的种类、少量地进货、小宗多频度、指定时间到货等。而目前我国企业对物流服务竞争战略的认识还不到位。
  4、供应链合作伙伴不够理想
  目前,在我国有些零售企业的商品供应链中,环节已经很少,供应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生产商,另一类是中间商。零售企业的供应链通常只有三四个环节,即零售商――中间商(分销商)――生产商――原材料(中间产品)供应商,或零售商――生产商――原材料供应商。市场经济下的市场是买方市场,近几年,我国零售业在业态及市场营销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零售商也具有了领导供应链的能力,但是普遍忽略了与供应链上伙伴进行合作也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5、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零售业的比较优势在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加入WTO以后,零售企业的竞争不仅在于劳动力成本的高低,更取决于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教育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我国零售业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的简单劳动行业,因而从业者大多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和相关学历教育。但事实上,现代化的零售业由于必须运用先进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和供应链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高科技的行业,无论是先进的经营理念、营销技能还是现代化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懂得现代管理技术,能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对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和入世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国零售业在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过程中应着重以下几方面:加强信息建设、发展物流体系、加强供应链上成员的协作、加速人才培养。
  1、加强信息化建设
  现代零售业经营和物流配送的依托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必须以实体物流的采购和配送及其商品管理为根本依托。因此,要想掌握21世纪零售业供应链的主导权,甚至要想继续生存下去,零售企业就必须抓紧仅有的一点时间,在零售业供应链信息化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些零售企业已经开始在信息化方面采取了一定的行动,有的还相当成功。在零售业供应链管理中,零售业一定要注重制定统一、完整的战略规划,确立各阶段的信息化目标与重点,寻求合适的信息化咨询合作伙伴,建立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注重和加强对人员的立体式培训和企业的学习能力,同时要用制度强力推行使用和培养信息系统的应变和维护能力。
  2、在零售业供应链中提升物流水平
  (1)整合重组分销渠道,实现物流一体化。零售商业是面向消费者的流通第一线,往往位于寸土寸金的市区内,“小店铺、大流通”是未来零售业的发展模式。这种散布在城市各个地方的方便连锁店要以较小的铺面承担多种商品经营的任务,就需要构筑能够满足少批量、多批次的批发物流系统来满足需要,这就对整个分销渠道提出了整合要求。商品的配送成本是零售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要用科学的方法对配送中心进行规划和设计。供应链管理就是要让链上各个成员间形成合理分工,以节约供应链上的物流总成本,实现供应链上成员的共赢。零售商和生产商在商品配送上应逐步形成物流资源共享的格局。
  (2)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对我国多数商业企业而言,自办物流和重整上游企业似乎都缺乏实力,那么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应该是适当的选择。从欧美零售商普遍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经验中我们知道,如果企业本身实力弱或者对区域地理不熟悉,且所处的环境第三方物流又特别发达,则适宜采用第三方物流。我国中小零售商业企业较多,而且在北京、广州、上海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所以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一些小型零售商来说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3)引进、开发先进技术并完善商业物流各项服务功能。我国零售商业物流的各项服务功能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都不能满足现代化物流的要求,面向消费者的店门也没有完全实现售货自动化和信息化,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等手段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物流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信息化,零售商是信息采集的起点,因此,尽快引进、开发先进技术,实现零售商业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前提。
  3、零售商应加强与供应链上各成员的协调
  供应链上成员的信任合作、利益及风险共担,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也是我国供应链战略计划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由于供应链上的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冲突的目标,为解决供应链上成员的冲突,需要建立合作、信任、共赢的新的战略联盟机制,实现供应链的集成,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和并行工程的思想都要求在产品开发中让供应商、顾客参与其中,以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质量,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因而,供应链战略计划中需要考虑让哪些供应商、顾客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设计中,如何共同承担开发资金投入的风险和获得的利益等问题。
  4、加速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跨组织、跨行业的管理理念,它涉及诸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不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且需要掌握各种管理方法又熟谙与供应链有关的诸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在高等院校中仅有10所左右设置了物流专业和课程,仅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开始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远未开始;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
  在许多国家,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和配送方面工作。我国零售企业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搞好员工队伍培训,建立一支能适应当前日益多变的市场环境的高素质的经营者队伍,加强供应链管理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要学习借鉴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形式,形成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 周艳军:供应链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 赵刚: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李骏阳: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5).
  [4] 李元旭、田宇:我国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再构分析[J].商业研究,2000(1).
  [5] 中国零售市场潜力巨大,零售商却难以“化潜为钱”[J].中国集体经济, 200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3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