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寻中国股市的文化意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 浩

  中国股市历经10多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是,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的中国股市,新老问题众多,且复杂程度世所罕见。股权分置改革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毕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还需要寻求治本之策。笔者认为,树立理性、诚信、和谐的科学股市文化理念,就是治本之一策。中国股市发展的根基,应当是股市文化的培育及其健康发展,以及全体象与者文化素养的极大提高。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说明股市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股市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创造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文化意义和价值,与生惧来。“文化被看作是一种塑造个人心智的力量”(《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第260页),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巨大。因此,探寻中国股市的文化意蕴,并从政治、经济、教育和人文等多层面着手,从而发挥其作为文化载体的诸多功能,这对于我们深化认识,促进中国股市稳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经济文化的意蕴显而易见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股市历经10多年的发展,其经济文化的意蕴得到初步彰显。1990年12月深、沪两市证券交易所的相继开业,标志着新中国股市的诞生。当时两市上市公司共有14家,挂牌交易的股票总共14只,其中深市6只,沪市8只(俗称“老八股”)。然而,仅仅10多年,至2006年6月底,限市的上市公司已达1375家,挂牌交易的A股已有1357只(根据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统计),其中深市538只,沪市819只(不包括未退市但已停止交易的ST股票)。两市还有B股及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等众多交易品种。1000多家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已累积筹资11,631.25亿元,向国家贡献印花税达2,100多亿元,事实表明,中国股市的发展对于国企改革、民企融资、大众投资和专业理财,以及活跃经济等方面都是一条重要通道,其经济文化的意蕴显而易见。
  同时,股市的发展对于推动众多企业在改革、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等等方面所激发的经济活力,则是难于精确计算的 这是中国股市所隐含的经济文化意蕴的又一重要体现。应当认识到,国家发展股市激活经济,增强了实力;企业通过股市融资为其经营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广大民众投资于股市获得应有回报.增加了财富。可见,一个规范化运作的股市,可以实现国家、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多赢,这是股市经济文化意蕴的正面体现。不过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如造假、包装上市骗钱;有些上市公司随意配股、增发圈钱;更有个别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恶意卷款 外逃或人间蒸发,对文大投资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有这些部有悖于股市经济文化的意蕴,实际上是无文化,甚至是反文化的表现。
  上述正负两方面的表现,都说明形成和树立理性、诚信、和谐的科学股市文化理念,促使中国股市规范运作和稳健、持续发展,其经济文化意蕴的魅力还将更充分地显现出来。
  
  二、教育文化的意蕴日益显现
  
  中国股市1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异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涉足于股市的人们表现出了空前的学习热情,这表明中国股市实际上成为了一所面向全国的、没有围墙的、开放的社会大学。
  现在,深沪两市开户数已达8000万户左右。而且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国股市长期低迷的状况有了很大好转,因此开户数迅速增加,今年4月日均已超过万户。涉足于股市的广人投资者学习经济尤其是金融、证券知识及时事、政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对于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及一切可能引起股市波动的各种事件,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热情。全国不说有上亿人口,至少也有数千万之众学习积极性的空前高涨,这对于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绝对是大好事中国股市这所社会大学实际上拥有数千万之众的学员,能够使他们接受知识的武装,这是国内任何其它社会大学都不可能起列的作用。因此,说中国股市是一所面向全国的、没有围墙的、开放的社会大学,并非言过其实。这也表明,中国股市社会教育的文化意蕴名符其实。只是对于中国股市所承载的社会教育这一文化功能,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曾经开展的投资者教育活动,确使广大投资者受益匪浅。这也表明,中国股市的教育文化意蕴将日益显现。
  笔者坚信,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树立理性、诚信、和谐的科学股市文化理念,充分发掘中国股市教育文化的意蕴,实现其教育文化的功能,这对于全社会,利莫大焉!
  
  三、人文文化的意蕴潜移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股市自诞生以来,广人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身的学习,在投资实践中使得经济意识、法规意识、诚信意识等等得到极大增强。人们的经济素养和投资理财的能力普遍提高,这就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素质的大提高。数千万之众的投资者经济素质的大提高,成为国民人文素质大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可以说,中国股市人文文化的意蕴是有踪可寻的,只是还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
  现在,国内外凡是可能影响到股市波动的各种事件,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外交的、环保的事件等等,都会牵动广大投资者的心,促使其学习相关知识和思考应对良策,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一过程无疑会自然地提升广大投资者自身的整体素质。例如,诚信意识、法规意识、投资意识等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不断得到增强,就不能不说股市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中国股市人文文化意蕴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就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应当努力发掘中国股市人文文化的意蕴,通过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其塑造人的心智的功能,这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国股市的稳健、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四、政治文化的意蕴藏而未露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九条》)开宗明义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其重要意义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同时也是政治方面的。因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首先就是伟大的政治任务。由此不难理解中国股市所具有的政治文化的意蕴,只是由于自身等多种原因,还未受到关注。
  中国股市由于历史的短暂,且制度设计所造成的先天不足(如股权分置等),还有法规和监管的缺位和不力,尤其是股市中的一些害群之马,钻法规和监管的空子,呼风唤雨,兴风作浪,巧取豪夺。他们鲸吞国有资产和其它社会财产,危害国家和社会,伤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给中国股市摸了黑。只有清除这些害群之马,还中国股市的本来面目,才能使其政治文化意蕴得到充分显现。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将为彰显中国股市的政治文化意蕴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其实,《国九条》关于“坚持依法治市,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上市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把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不断提高盈利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的一系列指示,既为中国股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广大投资者吃下了定心丸;也为中国股市政治文化意蕴的充分展现,描绘了美好蓝图。
  可以认为,发展股市是中国政府让广大民众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藏富于民的一大举措,这对于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时期内壮大中产阶层意义深远。其政治文化意蕴,不容置疑。现时的状况,可以说是藏而未露。但随着中国股市日益走向规范和成熟,其政治文化意蕴必将为社会所共识,并且也将日益显现其威力。
  综上所述,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多层面地探寻中国股市的文化意蕴,形成和树立理性、诚信、和谐的科学股市文化理念,这对于推进中国股市的规范运作和稳健、持续发展,是当前特别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应当受到切实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4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