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明春 盘小娟 唐艳春

   【摘要】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应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适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但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教学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合于社会的会计实用型人才,全面推进会计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教学 改革
  
  高职院校会计学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从我国高职院校的目前状况来看,许多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动手能力差,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就业率不高,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出现了极大的不协调性,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会计教学方面隐藏的各种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素质与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变革,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现行的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合于社会的会计实用型人才,全面推进会计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会计教学是引导学生认知会计世界,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可以说,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会计教学是关键。但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现状来看,尚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1、会计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既要区别于中职会计职业教育,不能只教会学生做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就够了;同时又不能等同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高级会计人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必须要把握两个方向:一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地处理各种会计业务;二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对会计核算中的各种财务指标能作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对财务状况的好坏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而许多高职院校对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缺乏认真、科学的研究,要么课程设置过难,学生难于接受,压力大,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缺乏实践能力;要么只注重基础理论,注重会计基础工作,却忽视了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树立明确、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
  2、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是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理论教学仍然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大部分高职院校现在都设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学生实际从事实习的时间并不是太多,而且资料也不齐全,实习的内容和步骤与企业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学生虽学会了书本知识,如怎样编制会计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遇到实际会计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时就不知如何下手,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后不认识账本、不会登记账簿,不会去银行办转账手续,看不懂会计报表,更不会编会计报表。
  3、教学体系不规范,课程设计不合理
  一是专业课程的设置范围过窄,学生的接触面不宽,如高职院校主要以企业财务会计为主干课程,其他行业会计一般很少涉及,也很少增开相关专业会计选择修课,不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一旦进入象房地产、银行、酒店等行业工作,显得无所适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面;二是各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比如税法课和会计专业课,大部分院校税法课安排在专业会计课后面,而会计课教学中很多地方都会牵涉到税法,教师教学中讲到税法,学生则一脸茫然;再如会计专业课和会计模拟实习课,专业课和实习课各自为块,相互分离,不利于学生及时消化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是理论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不科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只是整个会计教学中的过山车,时间少,涉及的范围过于狭小,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实践教学仍处于探索过程中;四是教材的选配中有暇疵,各教材来源渠道广泛,相互不配套,甚至相互之间发生冲突,不利于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一些教材更新速度慢,对新准则、新制度不能及时调整,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教学设备简单,硬件设施得不到有效更新
  从目前我国高职会计教育来看,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仍具有普遍性。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教师仍在运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得不到补充和更新,而会计模拟实习的资料及设备与企业实际的环境差距太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个会计教学的工作质量与教学效果。
  5、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成为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高校中的大部分教师来源于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在指导会计实践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专业教师的新知识更新较慢,知识结构层次不全,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也成为制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1、科学界定高职会计教学的培养方向
  高职院校应该为社会第一线输送高素质的实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会计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根据该目标,会计高职教育在培养方向上既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校会计教学的培养方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会计队伍的后备力量,会计人才品质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并认真履行与会计有关的职业守则,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不作假账”的理念;二是加强基础理论教育,注重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仅能说、能写、能算,更能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三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高职会计人才。
  2、合理设置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遵循“整体规划,合理安排,主次分明”的原则,建立一套各类课程之间有机联系、配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重点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基础课程的设置应与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相关联。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应围绕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专业课程应当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进行改革,突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保证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重点精选几门精品课程,同时,增开几门社会适用性比较强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三是设计好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多方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所面对的环境。主要课程包括:财务管理、税法、企业管理、统计学、经济法、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等;四是合理安排好学生考证课程。会计从业资格证、电算会计证、计算机等级证等是学生就业时必须取得的资格证明,应把其相关的课程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助理会计师证等相关考试,为毕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模拟实训相互分离,条块分割是现行高职院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也注重了学生模拟实习,但收效不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会计理论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将会计实务工作的案例、资料搬进每一堂课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准备好教学中所需要的一切原始资料,在讲述完理论操作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及时消化理论知识。如讲述银行结算,教师应准备好各种银行结算凭证,在理论讲述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真实的银行支票、汇票、本票、进账单、商业汇票等相关凭证,并教会学生如何填写,如何记账;如讲述原材料核算内容时,教师应准备好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入库单、发料单等核算中所涉及到的原始凭证和资料,在理论讲述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填入库单、发料单等;如讲述应交税费时,教师应准备纳税申报表,在理论讲述中,教会学生如何填报纳税申报表等。这样,将每一堂实践课搬进理论教学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都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而不是被动地接收。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真实会计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就基本能顶岗工作,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4、强化模拟实训,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立、健全模似实验室各项工作,要求设备齐全、资料齐全。模仿两到三个不同类型真实企业的情况,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资料,随时为学生提供实训服务。专业理论课结束后,应进行系统的实训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学院内部企业或订单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聘请企业会计人员到学校为学生讲述企业会计业务流程或会计人故事,使学生们能更多了解外面的会计世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5、提高会计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因此,会计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成为高校会计教学的关键环节。而今许多高职院校在会计教师管理中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只重教师引进,不重教师后续管理;只重教师理论水平的高低,不重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只重教师文凭的高低,不重教师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改变会计教师的管理模式,提高会计教师队伍素质的水平,已成为当前会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加强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会计教研室,定期开展各种会计教研活动,在会计教师中及时交流教学经验,分析会计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不断加强教师的知识更新。每年选派一部分教师到高等院校参加新会计准则、新税法及相关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培训,使会计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断得到更新,通过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培训,不断拓宽教师专业知识层面,以更好适应会计教学工作,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多年来得不到正常的学习和培训,导致新知识的缺乏,制约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建立会计教师中相互听课制度,通过听课,达到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并积极开展会计公开课,开展会计专业课件制作及多媒体教学比赛等活动;四是提高会计教师的科研水平。鼓励会计教师参与新教材的开发,鼓励教师撰写会计教学及会计理论方面的论文,积极探索和总结最新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对成果突出的教师实行奖励制度;五是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会计教师的专业层次结构;六是组织教师定期兼职、挂职锻炼,通过实践锻炼,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促使教师队伍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剑:刍探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经济师,2006(1).
  [2] 赵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06(5).
  [3] 李淑花、孙丽娟:试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8(5).
  [4] 荣树新、龙卫兵: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8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