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现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农村诸多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各地涌现出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但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承受的污染负荷急剧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日渐显现。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主要环境问题有:
  (一)、农村生活污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数量大大增加。生活垃圾大部分都沿河道或山沟丢弃,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污水排放入河流后,在枯水期,污染物难以稀释,水质经常出现超标现象,导致水体恶臭发黑,丧失正常水功能。
  (二)、农村面源污染
  过量施用化肥使地力下降,同时农田径流和侵蚀泥沙挟带污染物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水体污染。农村养殖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畜禽污染已成为较大的污染源。塑料大棚及地膜覆盖的长期使用,使残留地膜不断积累在土壤中,土壤的结构和可耕性遭到破坏,将对作物生长产生直接影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农村焚烧农作物桔杆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弥漫的烟雾还直接威胁公路的交通安全。
  (三)、农村二、三产业带来的污染
  大多的农村私营企业布局不当、规模小、分布散、设备相对落后、产业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小规模的采石、碎石、采沙场的无序开采导致生态污染非常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面目皆非。
  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生活休闲方式的追求,农家乐等各种乡村风味农家馆在城乡皆有,由此带来的餐饮废水、废气污染也成为农村中心集镇的主要污染。
  二、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新农村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存在盲目追求“高、大、新、全”的现象,从而导致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布局有些零乱、土地配置有些失当、功能分区不太明显,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环境的治理难度
  (二)、缺乏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但乡镇一级人民政府却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导向,未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来加以重视。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盖厂兴镇不治污,毁林建房不绿化的现象在依然存在。
  (三)、自然资源的过量利用
  在人类将自然资源加工成产品、又将生产排泄物返回到自然环境中去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那么生产排泄物将会积聚过多,就可能会造成污染。
  (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与城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相当一部分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跟不上新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垃圾和污水的收集处理能力不强,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
  (五)、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
  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效益往往见效快,而且效果比较明显;而生态环境效益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性。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容易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与人们的自身权益直接相关联。但如果只是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相应的生态环境效益,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六)、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与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省市几乎都没有安排过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经费。农村环境监测监管也尚未有效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薄弱,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市、县(区)、乡镇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也未建立健全。
  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强化管理
  农村地区居住分散、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不能采取城市集中、大规模和高成本的建设模式。如何设计适合农村地区分散、小规模和低成本的生态建设模式,是解决农村相关环境卫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环保资金投入是当前新农村环境建设最核心问题。必须增加财政支出,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模式,建立支柱性和保障性投入,形成政府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联动机制,强化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投资,增加直接补贴,建立对农村环境维护费用的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区和重点功能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财政、集体、农民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资金长效机制。
  解决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理顺农村环境管理的关系,明确职能,强化农村管理,让管理与建设同行,是新农村环境管理“有人干事、有经费保障、有制度约束”的基础。
  (二)、优先保障安全饮用水和公共卫生的改善
  要首先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针对不同类型水源的水净化和安全消毒,重点推广分散式、高效、集成的成套饮用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新农村的公共卫生也应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要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的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的治理,应用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水体修复技术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推广小型、分散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三)、提高综合生物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利用效率低,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尚未形成。当前,肥料利用率仅为32%—35%,20%的地膜在使用后残留在土壤中。每年产生的65亿吨各类作物秸杆60%以上未被有效利用。,2010年全国仍有1.5亿农户未能解决燃料问题,2.4亿多农民采用柴草烧火做饭,热能利用率仅10%。针对该问题,应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建立资源节点的有效连接;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分散式、高效的资源能源技术和成套设备;应用废弃生物质能的转换与提取技术,推广有机质气化、固化的综合利用,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充分关注农村环境建设中的社会性问题
  农民是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新农村环境建设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村庄规划和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形成村庄的自我调整机制和自我更新能力。新农村环境建设还应与本地村民的生活习惯相符合,与各地资源特点和村舍民居相结合,尊重传统习惯,突出地方特色,使农民能够接受和使用。
  (五)、体现综合性、系统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规划要先行明确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政策保障,编制村庄规划应避免套用城市规划的编制办法,要考虑村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房设计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等,避免出现“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
  (六)、工程建设做到低维护,低投入
  我国新农村的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国家投入效率和农民家庭预算约束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应追求低投入、高产出,既不能造成政府投入的浪费,也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工程的维护运行应该难度小、成本低,房屋和设施的改造应防止大拆大建和强迫命令。
  参考文献:
  [1]刘伟光:论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生态农业,2006(1).
  [2]杨勇刚: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1(2).
  [3]冯肃伟:新农村环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36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