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痛并快乐着”的探索之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立辉 刘鹤男

  群楼环抱,甬路蜿蜒;
  荷花浮水,翠柳含烟。
  八个分院,万名学员;
  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一支格外能战斗的军团。
  这里是锻造高技能人才的熔炉,
  这里是蓝色明星的摇篮,
  这里是涤荡品性、塑造人格的风向湾。
  倾心耕耘的花园,
  用爱浇灌的梯田,
  吉林省高职院校的鲜红旗帜正迎风招展,
  探寻高职的未来,
  带着热切的期盼,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一往无前!
  
  
  一段漫长岁月,一个创业时代。这个“黄金地带”记录着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成长、耕耘、创造、奉献的不平凡历程。建校以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全体教职工用行动诠释着“爱校胜似家庭,事业重于生命,一切为了学生”的大道师魂,以无怨无悔的执着谱写着精彩的成长故事。
  “根是苦的,果是甜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对马军来说却有着深刻的意义。他在教育事业上摸爬滚打、辛勤耕耘了几十年,凭着坚韧的毅力与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倾力打造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现代的优质院校。记者很荣幸地结识了马军――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掌舵人,并和他一起分享学院“化蛹为蝶”的探索之旅!
  
  历经春播见秋实
  
  机遇与我们只相隔一朵花的距离,有些人因为无动于衷、消极等待而与其失之交臂;而有些人审时度势、主动出击,机遇就掌握在手中。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就是抓住了机遇,成长为一支引领着长春职教未来的“先锋队”。
  2000年6月,王树彬局长带领长春市教育局新一届班子展开了对长春市教育状况的调研,提出了长春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方案。市委、市政府为了整合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促进长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投资5.5亿元,建设了一所占地面积39公顷,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与认证教育协调发展的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之初,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生源以及资金方面都很缺乏,九校合并的前景更是让人们议论纷纷。同时,职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本来就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为这所新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全院师生顶着种种压力,在摸索中前进。没有课程标准,又处于改革期,领导班子成员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去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想办法解决困难。邓小平曾经说过“要摸着石头过河”,可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中有的时候连“石头”都没有,无数次的跌倒,才能换来一步前行。“几番风雨几番愁,几番耕耘几番收”。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终于孕育出丰硕的果实。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怀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经过7年的风雨历程,拼搏创新,逐渐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正在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点。学院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20个省(市、区);近3年招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平均为117%。2007年,学院录取分数超过省内专科录取线100分,学生就业率达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到92%。学院因就业工作出色还荣列“2007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50强”第15名。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长春市人民满意学校”等称号。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带着属于自己的梦想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2007年更是他们迈向金色未来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对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历史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一个机会,全体长职院人交上了一份将永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史册的答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近1100所高职高专中有选择地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同时,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又面临着迎接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严峻考验。如果说,评估是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过去工作的检验,那么,示范校的评选就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翘首远眺的一个闪亮基点。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长职院人 “宁可扒掉一层皮,也要拿下制高点!”于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就悄无声息地打响了,没有鼓声雷动,没有战旗飘飘,一切是那样平静,一切又是那样暗潮汹涌,激情澎湃。8个分院,全面动员,大战役,小战场,学院上下齐参战,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方略,全院师生为谋划学校发展积极谏言献策,学院领导与全体教职工一道奋战在第一线上。 “那是谁?38个小时不离桌案?为了驱赶睡魔,吸完了一条香烟;那是谁?怀里揣着急救药片,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冒着心脏病发作的危险;那又是谁?关闭了手机,任凭妻儿一声声呼唤,把家庭的联系暂时割断;那又是谁呀?把婚期一再推延,洞房早已收拾好,却不知花烛之夜在哪一天……”――他们就是默默工作的全体教职工。的确,在这场战役中,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没有逃兵,每一位教职工对学院的工作都兢兢业业,为了这个集体痴心不改,忠诚始终;他们从不抱怨,从不懈怠,怀揣着对学院的憧憬与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他们甘愿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院不仅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同时也挤身于全国百所高职示范校行列。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力量促使你们乐于奉献,勇于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智呢?答案很简单,一位教师面带笑容地说:“因为我们热爱这里!”是啊,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观和人生观,全体教职工才把这份弥足珍贵的热忱化成钢铁般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创业精神!
  
  强化内涵促发展
  
  
  办学特色是学院富有生命力的关键,内涵建设是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韩长赋省长指出,职业教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吉林全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审慎地研究吉林省的职教发展趋势,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鲜明,而且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升华,才能用于指导学校的人文思想,这也是不断反思、不断否定、反复积累的结果。采访中马军说:“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而这一切都要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去找,在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中去凝炼。”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以“铸诚精艺”为校训的校园文化。依托吉林省支柱产业发展,学院开设了汽车、生物、数控、软件等骨干专业,把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学院的办学定位。学院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即:“一主多元”办学模式和校企融合“五同”人才培养模式。(“一主多元”指以政府办学为主,股份制、校企合作、中外联合并存的办学模式,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共赢。“五同”指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以培养人才主体“双元化”,培养人才“员工化”为导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同时继承了企业和学校两种优秀基因的孩童,注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建立了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中突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三全一突出”管理模式。2007年,学院以实训管理工作为切入点,率先引进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达到认证标准,并在学院全面推广。改革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与监督机制,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发展。

  
  任重道远关民生
  
  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就可以散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
  
  对于学院的领导们而言,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乐于把这种责任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教育事业的责任,一种来源于民、有益于民的责任,一种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输送动能的责任。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积极去承担社会责任,关注民生,服务社会,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好诠释。”这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的责任宣言。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在岗、下岗再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社会培训。作为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海尔集团吉林省海尔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中心等培训资质单位,近两年,学院年培训人数5000人次。学院还为长春、白山、四平、白城、延吉等地区的职业院校培训师资,年培训中、高职教师500人。学院拥有德国“奥迪培训中心”等3个国际认证培训机构和华为(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基地等国内培训认证机构,可进行8大类50个项目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几年来,累计鉴定人数达5200人次。近两年,学院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项目21个。每年为企业配套生产零部件120万件,为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加工模具。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科技成果的研发与推广,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加里宁说:“爱是和谐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成功教育的激发剂,爱是缺失教育的弥合剂。没有真爱,绝对没有真正的教育。”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不仅仅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将爱的教育贯穿始终。学院多次组织师生为社会弱势群体募捐活动,每年为特困生减免学费300万元,并为贫困学生提供贷、奖、助、勤、免、补、捐等多项措施,为学生发放救助资金,解决冬季棉衣,提供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等。而每周为500多名特困生提供免费晚餐的举措,使一位远在山东的学生家长倍受感激:“没想到你们想的这么周到,你们就是孩子的亲人……”
  
  直挂云帆济沧海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的翅膀,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建校初期的磨难与拼搏,更加懂得珍惜与爱,更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渴望与信心,更加执著地前行。面对未来,马军如是说:面向吉林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我们重点建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生物技术及应用、数控技术、软件技术、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6个龙头专业及专业群。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质量为导向,按照“改革开路、突出重点、凝练特色、整体推进”的方针,以校企融合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共建共管机制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职业教育扩大了文化教育人群,增加了城市特色文化。从人口结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看,如果只有高中和大学这一条“独木桥”,不仅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很难缓解,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职业教育方兴未艾,普教和职教二者是紧密相联系的,普教也应逐渐强调职业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普教职业化、职教普及化就是实现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最佳时机。
  
  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提高劳动人员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社会、政府的支持,只有真正将职业教育纳入到全社会的视线中,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过,对马军的采访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油然而生。当离开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时,记者不禁回头,在这里,一景一物,一凳一廊无不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墙一报,一字一句无不渗透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在这自然、和谐、人文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记者被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所打动,深深感受到了一个学校的发展步伐和办学者的足迹与精神……
  (责任编辑:云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5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