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制造”的下一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未来5年全球制造业的重新分配将更加明显,尤其当公司面临决定将在哪里增加生产能力时。”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报告认为,需要层次相对较高的劳动内容和大量生产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务可能仍会留在中国。
  美国圣他克拉大学教授Andy A Tsay也认为跨国公司仍然会在中国发展,以便向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其他市场供应产品。他认为中国有许多优势,甚至认为很多西方国家早已开始学习如何在中国开展商务。
  客观地说,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环境仍有优势。至少从规模上说,中国目前是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在短期内这个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在制造业的价值链上,中国的优势集中于制造环节,其中制造工艺、生产成本、配套料件、产业集群等因素都难以在一时改变。尽管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印度、东盟国家迅速崛起,但其在短期内想取代中国几无可能。从技术含量上看,“印度制造”、“越南制造”、“菲律宾制造”虽然越来越多,但其技术附加值至少不高于中国同类产品,以其配套产业看,其在技术上超越中国也很难。因此,综合中国制造业目前所处的全球地位以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继续扮演世界制造业引领角色,但低利润与地位弱化将贯穿这一过程。
  因此,Andy A Tsay也认为“中国需要保持自身竞争力”,比如在出口市场方面,中国“需要找到低成本外的其它办法解决竞争问题”,或许是提高服务质量,或许是推出更多创新。当然,增加国内的商品和消费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而“中国意识到这一点已有很长一段时间”。
  Globalization Training公司首席执行官Leslie Yuen则认为生产只涉及质量、速度和成本,而企业还需要销售,所以制造只是公司的一个业务部分,最大部分还是客户市场,企业需要接近客户市场才能获得利润。因此部分美国企业可能会将生产制造搬回美国,但将来还可能再对生产过程进行微调。“我的感觉是二者会有一个平衡,”他说,“那些小量、专业度要求高的产品制造业务在美国会有竞争优势,但较大规模的业务放在美国还是不行,中美两国都有自己的生产优势,它们会对企业形成一个互相补充的关系。”
  Leslie还专门提到,2010年起,已有不少中国内地企业利用美国成本环境的变化去美国开设工厂,2012年中国在美投资金额达到105亿美元。他认为“中国企业也可抓住这些年的全球化机会去收购美国企业或到美国投资,拿到美国的科技、研发要素,然后再通过自身的全球化在中国本土提高自身竞争力,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
  但中国制造业提高竞争力还要突破不少瓶颈。从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力量实力不强、储备不足,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足够的工程人才和研发人才。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既缺传统、又缺力度,导致企业创新意愿不强、激励效应不足。近年来,市场环境有所扭曲,实业发展困难重重,企业热衷于上市圈钱、下海圈地,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兴趣不大,“技术”、“研发”、“创新”往往成为用来圈钱的幌子。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缺乏稳定能源与原材料供应链,在能源与原材料方面需求巨大却又缺乏话语权,供应、价格都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倾向于保守,加之社会转型剧烈,社会安全感不足,整个社会缺乏鼓励创新、坚持钻研的坚实土壤和氛围,本就不足的企业家创新精神还被压抑。这些瓶颈如果无法突破,中国制造很难找到长远出路。
  当然,中国制造业毕竟已经有过几十年的发展,也积累了一些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既有企业内生创造的,也有外部环境自然带来的。首先是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是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为制造业带来的自然优势,快速崛起的消费群体,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工业化为中国制造业提供的得天独厚的便利发展条件。其次是基础设施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最好的,这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劳永逸的便利。另外是劳动力优势,这一优势在数量上已逐渐减弱,但多年工业发展带来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却是实实在在的优势积累。还有技术积累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技术力量仍很薄弱,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技术力量已有一定积累,相关产品甚至还出口到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如越南、菲律宾、非洲国家等。最后还有产业集群优势,中国制造业多年发展,改进了制造工艺,增强了零附件、生产工具等配套生产、加工能力。这些优势决定了中国制造业虽然面临困难,但不会就此消亡,也决定了很多在华外资制造企业不可能全盘放弃中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73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