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瑾

  [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农村基础服务设施也较快得到健全与发展,但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现状是: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活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特别是非常缺乏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公路、水利、通信和医疗卫生等设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出现不协调现象,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论述农村基础性设施投资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村基础性设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以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投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86-02
  农村基础性设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物质性基础设施,如公路、水利、通信、电力、自来水和沼气等。服务性基础设施,主要有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为了研究便利,本文主要论述了物质性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1 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在农业基础设施中,如农田水利、农村公路、仓库存储和建设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等,如果设施建设齐全,则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产品运输成本、农产品存储成本、农产品销售成本以及各种风险成本,节约农业生产中的大量资金,加快农产品的流通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可以使农业生产加强应对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保证农产品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保证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一体化发展。
  1.2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农村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提高农村教育文化水平,保证卫生保健项目的现代化建设,可以迅速提高农村人员的文化素质,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农村的持续性发展;加强农村的公路建设和大力发展农村通信工程,可以使农村和外界交流更加畅通,及时了解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引入现代文明,加快转变传统观念的步伐。农村基础性设施投资主要包括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它的投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福利事业的发展。
  2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就整体水平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长期以来坚持以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没有兼顾到农业的生产,只是把大量投资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方面,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严重限制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重视工业生产发展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相反更加强化了把农业收入用于工业生产的分配机制。中国经济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各种贫富差距逐渐增大,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影响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设备建设的落后。从第九个“五年计划”以来,国家认识到农业生产和农村投资严重不足的局面,在农村基础性设施投资方面加大了力度,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农村基础性设施,但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水平依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中国农村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因为政府没有过多干预,资金供给过少,所以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足。
  2.2 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村问题存在的事实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前后以及农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使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生产的工业化战略,使农村政策出现了扭曲。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国家选择的政策是正确的,但存在的问题却长期没有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工农关系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关注工农差距,进入中期以后改革程度大幅度提升,但依然把大量投资用于工业建设,致使工农差距进一步拉大,更加强化了工业的发展,这种情况和工业化阶段性发展的要求相反,从而造成工业和农业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存在,并逐渐增大,这种增大的性质发生了一些改变。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为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所制定的发展政策并没有错误,不应出现的现象是长期政策的不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工农关系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存在偏差的时间过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原来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但却采取相反政策,增大了两者之间的反差。
  2.3 融资与资金管理上的问题
  最近这些年,农民经济收入增长减慢,集体经济发展不畅,乡镇企业发展没有起色,中国很多地区的农民、集体、企业没有财力进行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在全体农民经济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一些首先富裕的农民确有经济实力,但国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鼓励性政策,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清晰的产权,制约了这些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民间投资,因为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风险较大,不能很快收到回报,又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主的民间资本不愿把资金投入到农村。所以,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依然是政府。
  3 加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目前,要想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现状,则首先要迅速转变宏观政策趋向,把财政政策重点转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在农民增收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政府领导下,把社会有效资源集中到农村领域。在实行过程中,政府的职能最为关键,但同时需要明确提出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假如只依靠政府的投资,常常也会感到捉襟见肘,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如果向农民收费,则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实行过程中,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块出资,使政府财政投资政策倾向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还应统筹安排,使城市和工业的基础设施发挥最大的作用,向农村开放,使广大的农村可以使用城市和工业的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在加强城乡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根据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情况,政府依然在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毕竟政府投资有限,必然要求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引导的多种来源投资体系。第一,重视农业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第二,可以把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进行质押,以获取银行的充足贷款;第三,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家提出,推行PPP融资政策。
  3.3 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农村基础性投资的使用效率
  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提倡政企分开,政府在其中要起到监督作用,把运作权交给企业,企业在运作中实行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在提供各种服务时要按标准收费。农村基础设施要全部实现本身价值,争取创造更多的财富。农村许多小型基础设施可以以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经营,使产权清晰化,依据企业标准进行生产经营。
  3.4 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实用性,不大做形象工程
  建设农村的基础性设施,和中国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杜绝形象工程,不搞重复建设,和广大农民打成一片。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维护人民的安全团结。
  4 结 论
  总之,农村若想获得长足发展,只有建设完善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为了增加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政府应在投资方面有所侧重,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充足的资金。
  同时应该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系,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基础性投资的使用效率,加强实用性,避免形象工程。只有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资源,争得多方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才能有所改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永德,文春玲.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民收入的协整分析[J].北方经贸,2010(6).
  [2]宋清.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天津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1(8).
  [3]王楠英.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问题分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4]徐群,程毅.上海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0).
  [5]余新平,俞佳佳,熊德平.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0(12).
  [6]贾立,王红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
  [7]冉光和,汤芳桦.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20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