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牡丹江市对俄农业合作,助推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 颖

  [摘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紧随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牡丹江市成为全省对俄农业重要基地,提出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俄再造一个牡丹江农业”的战略构想。牡丹江市对俄区位、口岸、经贸合作优势都为对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有力支撑。
  [关键词]农业合作;自负盈亏;实施方案
  
  一、牡丹江对俄农业合作现状
  
  牡丹江对俄农业合作,到今年5月,在俄罗斯各地承包经营的农田总面积达到220万亩,同比增长20万亩,在俄罗斯境内新增农业种植劳务点80个,总数达到230个左右。在俄罗斯务农人数新增1600人。在境外进行农业开发的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过去牡丹江市境外农业开发主体主要集中在绥芬河市和东宁县,今年穆棱和宁安两个县级城市的农民和民营企业也加入到境外农业开发的行列。
  
  二、合作地区自然条件
  
  牡丹江市境外农业发展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与牡丹江市相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的气候条件与牡丹江基本相似。正常情况下,每年该地区可种植一茬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作物。5到9月份可生产出大量蔬菜、马铃薯和瓜类供应当地市场。据分析,发展棚室蔬菜延长市场供应期是增加地产蔬菜供应量的主要措施。同时。俄远东地区的大部分地区由于气温低、无霜期短和农业劳动力短缺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本地区果菜等农业的生产和发展。而牡丹江市通过十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果菜生产技术水平较高,这些都是双方加强合作的基础。
  
  三、经营方式
  
  目前,牡丹江市在俄的多数劳务点的经营管理方式是采用租赁俄方土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般情况,每个种植粮食的劳务团在50人左右,经营耕地3000公顷左右。种菜25人左右。经营耕地25公顷左右。
  东宁县劳务人员吴岩,在俄十月区的西尼诺夫卡农场租赁俄方土地25公顷,其中种植塑料大棚蔬菜3.5公顷,其余是大田蔬菜,从中国雇佣了30名劳务人员管理这片蔬菜。农忙时还雇用俄罗斯人作日工。他今年的毛收入在130万元左右,扣除劳务工资等支出后,纯收入30多万元没问题。
  赴俄劳务人员发展种植业还能带动起销售业,牡丹江市爱民区黄花办事处市民于百成,从中国驻俄罗斯的劳务点进菜,再批发给市场外的经营者,年收入达5万多元人民币。
  当然吴岩和于百成不过是牡丹江市发展对俄农业合作中众多受益者之一,牡丹江,市外向型农业正是围绕着俄罗斯大市场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最初是生产基地建设,其后是劳务输出,从绥芬河市和东宁县两地兴起,而后逐渐向内地延伸。现在无论是生产基地和劳务输出,都已延伸到全市内地,形成了国内外同步发展的局面。
  中俄两国农业合作时间较长,具有良好的基础,特别在粮食和蔬菜种植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一)俄罗斯需要与中国进行农业合作;(二)在俄罗斯生产粮食,牡丹江优势明显;(三)俄政府对中俄农业合作给予优惠政策:一是为粮食生产提供扶持。二是对生产粮食统一收购,抵偿贷款;对粮食加工、蔬菜水果加工、养殖业、产品加工实行贷款扶持和贴息照顾。三是对土地租赁方式采取灵活态度。鼓励外来投资者进行农业合作。四是增加引进外国劳务人员。今后几年俄方将有计划扩大农业合作的领域,加快引进外国劳务人员以补充当地农民用工的不足。另外俄方还将逐步减少外国劳务的办证手续,降低各种收费标准,使生产者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提升对俄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加大在俄农业开发力度
  
  依托地处东北亚交通要道和全国对俄经贸大市的优势,瞄准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牡丹江市加大对俄农业合作度,制订并实施了首个《牡丹江市对俄农业合作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对俄农业合作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主要任务及对俄农业合作的具体措施。这是牡丹江市为实现“在俄再造一个牡丹江农业”战略构想制定的首个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国内目标为:到2015年,地产农产品对俄出口计划实现25万吨,对俄农产品基地35万亩:国外目标为:到2015年,在俄耕种面积700万亩,在俄种植粮食年产量150万吨以上,种植业产值突破50亿元,在俄生猪饲养量15万头,最终使对俄农业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目前200元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达到350元,2013年实现570元,2015年力争突破800元的目标,劳务输出突破1.5万人次,农业园区建设突破10个。
  为此,牡丹江市将通过提升对俄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加大在俄农业开发力度,出台对俄农业开发优惠政策,壮大境外农业开发主体等措施,逐步实现方案规划目标。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发展境外农业,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在牡丹江市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再一次明确提出将发展境外农业作为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的重要内容。“境外农业的发展,将成为牡丹江市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支点”。
  
  (编辑/穆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5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