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宁波能源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新敏 吴跃进

  [摘 要] 宁波能源行业有着毗邻港口的区位优势以及初具规模的行业基础,同时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宁波规划为国家级能源加工基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也受到能源安全、环境压力以及体制和技术的制约。本文提出应从法律法规、项目建设、能源安全、供应结构、管理体制、节能6个方面保障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能源行业;宁波;发展战略;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 F4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27-03
  [作者简介] 彭新敏,浙江万里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
  吴跃进,浙江万里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与战略管理。(浙江 宁波 315100)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宁波依托港口优势建立的石化、电力、造纸、钢铁、化工等一批临港型重化工产业群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和多年来国家对宁波的重大能源项目投资,使宁波成为在全国、乃至在亚太地区都具有一定影响的能源加工与转换基地。
  
  一、宁波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2003年宁波市能源行业共有企业624家,规模以上的能源企业53家。
  原油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宁波原油加工量从2000年的1050.44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2015.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14.08%。
  电力生产和输送已有较好的基础。2005年,宁波市有6000千瓦及以上装机容量的电力生产企业34家,总装机容量达623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12.4%。2005年宁波总发电量达到327.06亿千瓦/时,“十五”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00%。热电企业总装机容量为87.59万千瓦,热力生产由2000年的2204.21万吉焦增长到2005年的4789.76吉焦。宁波电网拥有110KV及以上变电容量14099MVA,输电线路276条,全长4492KM。LNG(液化天然气)接收、输运和利用已打下扎实基础。宁波镇海炼化生产的LNG除供应宁波市居民生活和生产外,还通过港口销往省内各地及临近省份。在宁波大榭岛已建成规模为2个25万立方米地下储罐,1座5万吨液化码头,2个5000吨级码头及相应配套辅助工程。
  (二)行业效益良好。2005年宁波规模以上能源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增加值、利润、利税总额分别为973.21亿元、163.58亿元、61.05亿元、116.2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1.08%、18.92%、23.27%、26.05%。2005年规模以上能源企业的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为14.16元,比全市9.50元的平均水平高49.05%,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9.94万元/人,大大高于全市6.14万元/人的平均水平。
  (三)能源供应结构逐步优化。由于能源供应的逐步宽松,能源可选择品种的范围较大,为宁波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提供了条件。从能源消费品种结构来看,用油有比较快增长,用电保持稳定的增长,用能向第三产业倾斜。另外,宁波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也不断增长,占总能源比重不断上升,涌现出许多在太阳能开发、风力发电及沼气能等新能源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
  (四)行业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明显。“十五”以来,宁波市能源行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进装备水平以及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全市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升,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5年宁波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达79.43%,其中原油加工转换效率高到98.48%,火电转换和输配效率为64.3%。
  
  二、宁波能源行业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高强度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宁波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市化、现代化的加速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配置的要求,未来一定时期宁波的能源消费需求还将稳定增长。随着宁波人口的快速集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未来五年能源需求还将进一步大幅持续增长。
  (二)有利的港口优势和国家能源战略。宁波不仅拥有深水海岸线和深水进出港航道,而且宽阔的水域面积由群岛包围,具有极佳的避风泊稳条件。北仑港是中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同时,以港口为中心的连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复合式集疏网络基本形成。此外,由于宁波具有地理、港口、管线网络和炼油厂优势,非常适合作为石油储备基地,国家已初步规划将宁波建设成为国家级的能源加工基地和能源中转枢纽。
  (三)初具规模的能源行业基础和优势。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宁波依托北仑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广泛筹集资金,建成了能源生产、输入及储运的基础设施并不断完善,能源行业已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
  
  三、宁波能源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能源安全问题逐步显现。宁波是一个能源禀赋十分匮乏的地区,一次能源除极少量的水力资源外几乎全部依赖外部输入。随着高能耗重化工业继续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用能的需求的大幅上升,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将持续增强,能源安全问题亦逐渐显现。
  (二)能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剧。宁波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高强度的能源消费,已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05年全市酸雨频度达到88.1%,酸雨面积已覆盖全境,其中80%以上为重度酸雨区。据预测,到2010年宁波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2990万吨标煤。因此,“十一五”期间要满足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宁波市在环境保护及能源安全等方面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三)体制与技术的双重制约。宁波依托港口优势虽建有北仑、镇海等大型火电企业,但按照现行的电力管理体制,除一批小装机容量的地方热电企业外,宁波全年75%以上的电力供应要服从浙江省电网的统一调度。另外能源行业目前还属于垄断性行业,对民营资本的进入存在一定的市场壁垒。因此,现实的这种能源供应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发展能源行业的积极性,也将对宁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地区能源安全构成一定制约。
  
  四、宁波能源行业发展思路与战略目标
  
  (一)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和利用宁波的港口优势和现有能源行业的良好基础,支持和配合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大力建设和发展大型能源项目,提高宁波能源行业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形成以国家大型能源项目为主体,地方中小型能源项目为配套补充的行业结构,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不断提升能源行业竞争力;积极发展地方热电能源项目和开发新能源,不断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地方能源供应的自主能力,有效缓解能源瓶颈制约、能源环境压力和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行业与宁波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广和应用先进机组、装备和工艺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节能降耗。
  (二)战略目标。以宁波有利的港口优势和行业基础为依托,通过科学规划的有力实施,构建以国家大型能源项目为主体,地方中小型能源项目为配套补充的行业结构,形成以电力、石油制品、天然气、新能源为主的多元产品结构;逐步推进能源行业体制改革,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建立以市场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行业运行机制;构筑“安全、清洁、高效”的宁波能源系统,把宁波建成中国重要的石油炼化和火电生产基地。
  

  五、宁波能源行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体系
  1.建立和健全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电力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和《节能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宁波市应根据地方能源行业发展的实际和能源供应与消费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地方性能源法规,同时应加强能源执法,健全执法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实施能源管理。
  2.加强和完善政府能源管理。首先,强化能源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力度。应将目前分散在各政府部门的能源管理职能集中起来,成立综合性的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其次,制定和完善促进能源行业发展和合理使用能源的支持政策。应在总结政府现有能源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范和完善,同时根据当前和未来宁波能源需求趋势和能源行业发展要求,从战略视角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
  (二)大力发展能源建设项目
  1.宁波应从国家能源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国家能源项目在宁波投资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支持国家在宁波大型能源项目的建设,在港口、海域、土地、水资源、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以全面的支持、配合和服务。
  2.积极发展地方性能源项目。宁波虽建有诸多大型能源项目,但由于能源属于稀缺资源,其配置的计划性较强,同时由于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宁波又是一个能源消费很强的地区,国家计划分配的能源往往供不应求,因此,宁波必须积极发展适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能源项目。今后宁波应争取国家相关政策,加大地方能源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发展与相关产业园区配套的公共能源项目,同时,鼓励和支持大型高强度能耗企业建设自备能源项目。
  (三)构建区域能源安全屏障
  1.与产能区建立一次能源战略联盟。为了保证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供应,增强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保障能力,宁波能源行业除了继续争取国家计划的统筹配置外,应通过与产能区建立长期和稳固的战略联盟,积极寻求其他有效的供应渠道。如建立多元化的石油、煤炭合作开发和供应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建立长期的石油和煤炭生产供应基地,特别是争取国家的支持与一些富能地区或国家建立能源战略合作联盟。
  2.建立和完善能源战略储备和预警体系。首先,应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积极参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战略储备的建设,提高一次能源的供应能力。其次,应加强和完善以地方为主的成品油储备体系。在拓宽成品油货源供应的同时,应根据成品油储备规划指标,加大成品油仓储设施的建设,增大库存容量,应对可能出现的成品油供应危机。再次,建立电力供应短缺预警机制。应采取“保证重点、合理调度、错峰用电和有序用电”等有效措施,建立应对电力供应紧张的分级用能预案。最后,建立政府能源应急组织体系。应明确政府能源应急职能,整合政府应急力量,完善应急组织体系,成立能源供应和安全统一协调机构,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不断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
  1.提高优质能源的消费比重。宁波拥有难得的深水港口优势,同时又毗邻东海,这既可便利地从国际市场获得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又可优先利用东海春晓油气资源,区位条件十分有利。宁波能源行业,特别是石油炼化企业应继续扩大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油,结合石油战略储备,继续保持进口石油炼化和成品油出口的竞争优势。
  2.积极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宁波有着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应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步伐,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和现有的基础,可将重点放在甲醇汽油替代、地源热泵、空气能利用、风能、太阳能和沼气的开发利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支持政策,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并在立项、市场准入、价格、电力入网、信贷贴息和资金资助等方面给予优先与优惠。
  (五)逐步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
  1.放宽和完善能源市场准入。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在确保能源总体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下,让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必须建立完善和有效的现代监管制度,逐步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和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能源行业。宁波民营经济发达,资本雄厚,有条件和实力参与能源行业发展。
  2.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凡是能够进行充分竞争的能源产品,都要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确定价格;对具有垄断特征的能源产品,要实行合理有效的价格管制,并以市场的可接受程度作为价格管制的主要依据;通过税收政策、环保折价、价格管制等措施,形成各种能源产品之间合理的比价关系,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建立科学的保护低收入群体和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价格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方法为辅的能源价格宏观调控体系。
  3.建立科学的能源价格体系。在增加能源供应的同时,要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主要通过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经济规律的能源价格体系,调整能源消费方式,从整体上降低能源供应系统的综合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费系统的利用成本,从而形成高效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
  (六)有效实施节能优先战略
  1.强化能源依法监管和节能政策导向。继续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并把节能放在首位的方针。应强化节能的政策导向,增强政府在节能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出台产业节能导向,加强全社会的节能监管,同时利用节能激励政策,调动企业在节能推广上的积极性,从而使节能工作形成政府、企业和居民联合推进的局面,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能源替代。在相关产业园区和用能相对集中地区,推广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方式;火电项目应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加大优质清洁能源的替代力度。应优先考虑用天然气替代燃煤和燃油发电、锅炉制热、制气和车辆用油,同时加快天然气替代人工煤气的步伐。此外,根据电力与燃气消费的互补性特点,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推广使用燃气空调、燃气锅炉等设施,促进电力与燃气消费平衡,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宁波市经济委员会.2004年宁波市能源白皮书[R]. 2004.
  [2]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宁波市“十一五”能源行业发展规划[R].2006.
  [3]宁波市统计局.2003年宁波市基本单位大全[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宁波市统计局.2005宁波市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熊一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7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