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工程”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玲 陈伟强 路婕

  摘 要:“十二五”总体战略框架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成为“三化”协调发展中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定位,分析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程”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课程性质等,教学内容可进行优化重构,分为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工程和土地整治管理三部分,其中以土地整治的分项工程为主体;实践内容主要是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分项工程的规划设计、图件的绘制及土地整治项目报告的编制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308-02
  中国正处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东部产业转型升级,中西部工业化加速,产业用地需求强劲;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49.68%,处于快速增长区间;今后一个时期基础设施用地需求仍处高峰期;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出台及各类开发区扩区发展等,都将导致建设用地需求呈激增态势。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加快推进背景下,工农争地、城乡争地、生活生产生态争地不断加剧,土地供需矛盾尖锐,土地资源问题备受重视。在此背景下中国土地资源管理事业有了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高等院校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土地资源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目前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多学科多理论相互渗透,具有现势性、专业性、实践性、交叉性强的综合学科[1]。
  一、“土地整治工程”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中国土地整治经过了初始发育阶段(2000年以前)以“土地整理”概念为标志,发展壮大阶段(2000—2007年)以“土地开发整理”概念为标志,综合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以“土地整治”概念为标志。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毁损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整治是破解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两难命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出路,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重要手段[2]。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节约优先战略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扶贫开发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土地整治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每年国家级、省市级和县级立项项目超过20 000个,国家累计投入土地综合整治资金近 3 000 亿元,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基本农田,提高了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预计投入资金将超过 6 000亿元[3~4]。当前,全国各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大多数地级市、县均有土地整治部门,从事土地整治工程勘测规划的公司上千家,目前需要大量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才。但目前有关土地整治的工程技术和方法分散在土地、农业、土壤、水利、林业、土木、测量等不同的学科专业中[5],不能满足土地整治中“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专门的土地整治工程课程教育相对缺乏,很难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土地整治工程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坚守耕地红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科学发展新机制的新形势下,结合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才缺乏的实际需求,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工程”特色逐渐凸显[6],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土地整治工程”课程是十分迫切和急需的。河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立足于国家“中原崛起”战略与“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服务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需要,2010年启动新一轮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课程体系基本框架构建中将“土地整治工程”增设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满足新形势下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需求。
  二、“土地整治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体系构建
  1.课程性质与定位。土地整治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是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专业主干课。该课程紧围绕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由数量管护向质量与生态管护转变的需求,传授有关土地整治的基本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基本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熟悉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作程序,掌握土地整治的方法和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工程设计和土地整治方案编制,为将来从事土地管理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地整治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以经济、信息、管理、工程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需要在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农田水利学、测量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制图等课程修完的基础上开设,在河南农业大学“3+X”本科教学模式下主要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
  2.课程教学内容。土地整治工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方面主要有土地供给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土地经济学理论、农业区位理论相关理论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等,如土地整治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集约节约用地、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权属、景观和生态保护等。
  土地整治规划主要讲授土地整治国内外发展史、中外土地整治模式比较与借鉴、中国开展土地整治的动因和外部条件、土地整治的宏观背景与发展趋势、土地整治的总体战略、土地整治的内涵与本质、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体系、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程序、土地整治规划主要内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与内容等;其中重点主要在于土地整治规划中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水土资源匹配分析、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核心技术包括土地整理与复垦项目规划设计原则、内容中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土地整治工程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等。   土地整治工程是本课程教学主体部分主要讲述土地整治中各分项工程,如土地平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工程、生态防护工程与土地恢复与整治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教学中要求了解土地平整工程规划的原则、耕作田块规模要求、土地平整机械与施工工艺,掌握土方量的计算、平衡与调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教学中要求了解小型农田渠系建筑物的类型、作用与配置,理解小型农田水利中的水源工程、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附属建筑物等的概念及设计要求、农田灌溉和农田排水系统的规划布局,掌握灌排渠道断面设计、农田灌溉机井的规划与布局、农田输水管道系统设计的组成、布局等;农村道路工程教学中要求了解农村道路的概念、类别、结构、特点及作用,理解农村道路线路选线与布局的方法、小型桥涵的配置、布设与规格,掌握农村道路纵、横断面图的绘制与工程量统计;生态防护工程教学中要求了解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工程的概念、内容、作用、特点,理解山边沟渠工程设计方法与作用,掌握梯田的类型、作用、规划设计及农田防护林的配置;土地恢复与整治工程要求了解土地恢复与整治工程类别,及其工程重点与难点,理解矸石山整形与植被工程、新农村治理规划工程,掌握土壤重构工程等内容。
  3.课程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主要目的是对理论课学习进行巩固,使学生具体掌握土地整治工程规划编制的操作程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从接受土地整治业务开始直至完成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与方案报告编制的能力。为实现以上目标,主要设置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土地整治分项工程的规划设计、图件的绘制及土地整治项目报告的编制等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技能主要有: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的内容方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的内容与方法,水土资源匹配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等;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原则、内容、程序,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灌排工程规划设计、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电力工程规划设计,采煤沉陷地与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与工艺等;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土地整治工程概预算等。而且除上述基本技能外,不断及时获得和充实土地整治工程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问题,如集约节约用地、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建设、“3S”的综合应用等。
  三、结论与建议
  在保护耕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需社会的需求,“土地整治工程”课程的开设十分必要的,其教学实践内容的设置是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自身“工程”特点、多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多范围的应用是相适应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应理清教学思路,安排有效的实践内容,不断深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厚基础、强能力、复合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以满足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华甫,袁春,吴克宁.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9,(2):62-65.
  [2] 郧文聚,杨红.农村土地整治新思考[J].中国土地,2010,(2-3):69-71.
  [3] 孙荣飞.国土资源部:拟每年斥资千亿保护耕地[EB/OL].http://house.focus.cn/news/2007- 06-21/326764.html.
  [4]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10).
  [5] 王金满,白中科,师学义.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求与前景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1,(4):14-16.
  [6] 吴次芳,叶艳妹,岳文泽.试论土地利用工程的学科属性、体系和发展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7,(3):26-31.
  [责任编辑 魏 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12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