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珠海市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文章通过对珠海市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实证研究,以珠海市工业企业现实环境为分析基础,除了了解珠海市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基本状况之外,还运用了因子分析法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将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11个变量分类成3个主要因素, 这些关键影响对企业高层管理者也是具有潜在的意义,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珠海;新产品开发;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
  
  从市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来看,今天工业企业竞争的焦点已转向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产品创新。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中,新产品开发日益成为竞争的焦点,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将赢得竞争先机,而反应迟钝的企业注定要失去市场并遭受损失。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是企业响应市场需求和产品创新能力的体现。新产品开发能力已成为新世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企业敏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应该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从而关于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成为了众多企业和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调研的目的及背景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以珠海市工业企业现实环境为分析基础,调查珠海市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企业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珠海市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本次调研于2008年1月开始,一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2008年3月收回118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回收率为75%。
  
  二、新产品开发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综述
  
  西方学者展开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结论。Lynn[1]提炼了9项关键成功因素:结构化的新产品开发过程、团队拥有一个清晰和共有的愿景、在一个恰当的时限内进行产品的开发和投放、拥有最佳团队技巧、熟悉市场及其动态变化、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历史项目提供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融洽的团队气氛、防止有经验的团队成员流失。Lester[2]识别了一些使得新产品失败的潜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炼了15项关键成功因素:高层管理者的支持、良好的组织文化、跨职能团队建设、鼓励项目团队承担风险、有效的战略和基本方针、对研发过程达成共识、创新所必需的专家和良好动机、产生一个好的概念、团队成员的积极竞争、一个详细的项目战术计划、清晰的目标和里程碑设置、项目风险的有效转移、在团队中的理解、有效的管理沟通、通过再评估获得进步。Poolton and Barclay[3]识别了被文献应用最多的6项关键成功因素,即高层管理者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支持、制定一个产品创新的长远战略、长期致力于主要项目、具有对变化的适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高层管理者对项目风险的认同、良好企业文化的支持。Cooper and Klein Schmidt[4]则认为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功受到高品质的创新过程、清楚定义新产品策略、充足的经费及人力支持、高层管理者的承诺及参与、有利创新的组织风气、进入熟悉的市场、高素质的开发团队、跨功能团队的参与等关键成功因素的影响。
  本次问卷调查设计的研究人员根据国外的新产品开发理论的研究结果提供的框架,提炼了11个影响因素,并尝试通过统计分析进行众多影响因素的分类。
  
  三、统计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关于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在设计问卷调查时设立了11个衡量指标,如表1所示。
  
  要对11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首先需要对各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即对统计结构和总体情况所进行的描述。根据SPSS 11.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计算结果得知,各因素的得分均值。
  从表1可以看到,x10得分最低,表示珠海市工业企业对于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并不报有太大的希望,研发过程的技术支持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而珠海市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也很难介入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过程,合作渠道并不畅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x7、x11取得了最高分,表明珠海市工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项目团队中项目经理的重要性,新产品开发中项目经理是重要角色,应该有必要的任职资格,有足够的权威并能在项目上投入足够的精力。此外企业也十分重视和肯定了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政府的扶持作用,包括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节作用,和对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技术、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2.因子分析
  
  探讨在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对可观测变量的变化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因子的分析方法称为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在寻找潜在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模型的方法。因子分析的目的即在找出量表潜在的结构,减少题项的数目,使之变为一组较少而彼此相关较大的变量。因子分析在实施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具有描述性的功能,能够将为数众多的变量浓缩成数目较少的几个精简变量,这些精简变量即是一般的因子,即因子分析能够以较少的因素层面包括所有的观察变量。
  在本次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明确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从11个项目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为深入的分析创造可能,因子分析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11个项目中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不同类间变量的相关性较低,从而找到影响因素的内在结构。
  为了判断样本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首先要判断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统计学中用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加以判定,其中KMO(Kaiser一Meyer一Olkin)测度是用于探查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取值范围在0一1之间。理论上也通常根据以下标准判断数据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KMO在.09以上,非常适合;.08一.09很适合;.07一.08适合;.06一.07不太适合;.05一.06很勉强;.05以下不适合。统计结果显示KMO系数为0.869,表示相关因素之间一致性程度很高,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是用于检验相关阵是否是单位阵,统计结果显示其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1%,也同样表明变量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11个变量各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后,按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3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74%,由统计分析结果中的因子矩阵可以看到,各公共因子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值相差不明显,需要对原始变量的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这是一种最常用对因子解释进行简化的方法,旋转的原则是各因子仍然保持直角正交,但使因子间方差的差异达到最大。经过旋转之后,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的载荷值大于0.5的标准,可以整理出三个公共因子所包含的各个变量,再依据各个公共因子包含的变量对这些公共因子进行命名,结果如表2。具体分析过程如下:第一个公共因子F1包含x1、x2、x3、x4、x5、x6六个变量,表示为新产品开发过程。第二个公共因子F2包含x6、x7、x8三个变量,表示为项目组织与团队。第三个公共因子F3则包含x10、x11两个变量,表示为新产品开发的外部环境。其结果与研究人员预先设想的一致。
  
  3.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在收集资料时,其正确性与可靠度对研究结果具有相当影响。因此本文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衡量问卷设计和调查可靠性。信度分析是检验测量工具的可信度和稳定性的主要方法。透过Cronbach Alpha值可以考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若信度系数Alpha大于0.7时,认为可靠性较强,大于0.6小于0.7,被认为可靠性一般,可作进一步分析。效度是用于检验变量包含项目的特点和意义。
  经过因子分析,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从原有11个提炼为研究人员设想的3个,以下将对新的3个因子分别计算其Alpha信度系数,判断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本研究通过因素分析来检测问卷的效度。
  由统计结果可知,各因子的Alpha信度系数均大于最低可接受值0.6,说明新生成的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内部结构良好。在此基础上,对新生成的3个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明确各因子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结果是,得分均值排在第一位的是项目组织与团队,影响力次之的是新产品开发过程,最后是新产品开发外部环境,表明目前珠海市工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项目组织和团队对于企业的产品创新十分重要。
  4. 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为了探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各因子进行了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新产品开发过程、项目组织与团队、新产品开发外部环境三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性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分析其原因,这三个因子分别反映了新产品开发的各方面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
  
  四、结论
  
  在调研了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11个测量变量,从而提出了三类基于不同创新战略的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国内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以上结果。这对不同创新战略的企业从不同的侧重点加强新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这样的分析结果更有利于阐明和简化描述新产品状况的变量集,将问题分解成更便于管理和分析的部分,对于珠海市工业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同时是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Lynn, G. S., Abe, l K. D., Valentine, W. S. and Wright, R. C., Key factors in increasing speed to market and improving new product success rate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28): 320-329
  [2] Lester, D.H.,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 J ].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8, 41(1): 36-43
  [3] Poolton and Barcla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from past research to future application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8 (27)
  [4] Cooper R G,Kleinschmidt E J. Benchmarking the Firms'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J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5 (12)
  
  注:
  本文为珠海市软科学资助项目:提高珠海市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及产业化的研究(项目号:PC20071029)
  
  作者简介:王川女,籍贯:吉林长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及珠海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世界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0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