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零售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理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零售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再探寻其中的影响因素;最后,探寻改进我国零售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零售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1.引言
  如今,全球的零售巨头正以空前的速度进入中国商业主流群体。本土的零售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决定着企业能否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质量,从而决定着本土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但本土零售业在具体的实施中暴露出很多自己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应对现实境况,增强企业竞争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已成我国零售企业的当务之急。
  2.零售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超市零售业一般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为符合顾客的必要条件、所发生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供应链管理是全球制造出现之后在企业的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提出并形成,它是物流理论的延伸和发展。零售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得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的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的数量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方法。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现代零售业企业的发展命运。零售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就是以零售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以满足顾客的期望为目的,依据一定的经营理念,对整个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运作实施整合与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3.我国零售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1)我国零售业存在的主要物流问题
  1)物流运作的效率低
  和国外的一些零售业巨头相比,我国零售商物流体系不健全,计划、采购、配送、销售各单位不能统计在一个体系内,各自目标不同,从而导致整体运作效率低。
  2)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各自为政
  完整的物流系统不单单是要把零售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纳入,更要把供应商、分销商(部分商品不需要分销商,零售商直接像供应商购买)、配送中心(多为“第三方”物流)、零售商和顾客各个环节全部纳入物流系统,也就是实现供应链管理。
  3)利用信息技术的观念还不够强,信息化应用程度低
  零售业是个很讲究效率的行业,本来现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很大程度上帮助现在零售企业发展,在国外但凡是领先的零售业巨头无不在信息技术上作大的投入,因为他们深知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回报。但我国本土的零售企业这几年开始向国外的零售业巨头“依葫芦画瓢”,但其中借助信息技术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4)企业的盲目投资固定资产设施
  我国的很多零售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车队,其资产总额占企业固定资产总额的相当比例。近年来,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受到重视,特别是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的积极性很高。目前,国内很多知名企业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或物流公司,一些门店数量少、规模不大的小型连锁企业也筹建配送配送中心,以期实现全部商品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而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化的配送中心投资相当巨大,配送量过小必然造成负债过多、回收期过长,反过来又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车辆等设施在闲置,形成了投资上的重复、浪费。
  (2)我国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供应链管理观念和意识
  受调查的零售企业中89.6%的企业不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80.6%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就不到20%的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而言,他们所理解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就是物流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而不是具有同意协调整个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
  2)尚未建立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
  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对供应商的供货准时情况反映良好,合作时间较长,可以说供应链结构趋于稳定,但是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尚未建立合作的战略伙伴管理,甚至双方处于利于对立的状况。双方在价格上博弈,把渠道伙伴作为产生利润的来源,导致双方无法建立互相信赖的协作关系。
  3)支撑技术应用不足
  61.2%的受调查的零售企业在零售终端对全部商品都采用条码标识,但在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条码技术的运用却不够,74.6%的零售企业依然实行人工点货,极大地降低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增加了出错的概率。
  62.7%的零售企业建有企业内部局域网,在信息平台建设上超过了制造业和批发业,但是利用度却不够,只有38.8%的企业在网上公布商品信息,17.9%的零售企业提供网上购物方式,多数企业仅限于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业务相关信息,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电子数据交换。
  (3)影响我国零售业物流供应链发展的因素
  1)历史底蕴不足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底蕴不足。而在国外,尤其是美国,零售业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在美国零售业风潮的带领下开始大力发展零售业。我国虽然在80年代后期开始现代零售业,而且成长也很迅猛,但毕竟成长的时间有限,差距较大。
  2)资金的限制
  资金的限制。由于比中国的零售业早发展了数十年,西方的零售业巨头除了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更是积累了雄厚的资本,这是我国的零售企业所不能企及的。
  3)缺少专业的物流从业人员
  从国外物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在我国物流是最近几年才兴起,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所熟悉,因而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匮乏。
  4)信息化水平较低
  对于零售业,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物流管理一体化的基础。根据联商网在2003年9月对零售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国内零售业大多还处在单店或少数店连锁运营的状态。和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相似,软件系统的投资规模也是10万―50万的最多,占受调查企业的40%,而软件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的企业只占受调查企业的17%。一般来说,零售企业上ERP系统,软件投资规模就会超过100万,这个比例说明我国零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与西方零售巨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4.我国零售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对策
  (1)供应链类型的选择
  随着销售渠道长度的日益缩短,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在零售企业供应链中可以说着重管理的就是“零售商-供应商关系”。因此,根据彼此联系的方式和紧密程度不同,有三种不同的供应链模式:产权维系型、契约维系型和管理维系型。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对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构建采取哪种方式,如何构建,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同时在构建前要对自身的状况了解清楚,多角度地考虑企业自身的规模、自身业态特点、自身的物流技术水平以及职工素质等因素。另外,构建运作模式还需要考虑其他外部条件的影响,如对政府而言出台相关立法,加快制定、统一物流标准;对企业而言,要积极转变观念,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专注于自身的核心能力,把非核心业务积极外包,同时,积极拓展多渠道融资方式和实行并购策略,扩大自己的规模,增强自身的实力。总之,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或者选择一种发展模式,或者综合选用几种来构建适合自身的供应链运作模式。
  (2)建立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战略联盟
  成功的零售企业绝对是离不开供应商的支持。从国外零售商和供应商目前合作的效果就可以证明二者的联合十分重要。同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要从转变观念、科学选择战略企业、建立零售商和供应商对话机制入手。
  (3)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物流配送关系到整条供应链工作效率,可以说物流配送是零售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零售经营追求赢利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企业物流运作的低成本。因此,我国零售业要在物流配送方面努力提高竞争力。这就要加强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4)构建信息系统平台
  信息的获得对现代竞争企业来说必不可少,而在零售领域信息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零售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信息化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零售企业而言还有差距。提高我国零售企业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水平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零售企业对供应链中信息系统的认识和投入;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规划;加快行业信息标准的制定;注重和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企业的学习能力。
  (5)树立客户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
  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决定了零售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的模式必须转变。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优质客户群的规模,所以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需求的最大满足。
  
  参考文献:
  [1]刘刚,辜勇,胡晓燕.供应链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8-41.
  [2]丁斌,陈森发.我国连锁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策略[J].物流技术,2005(10):307-308.
  [3]路宏达.本土零售业物流的发展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6(7):124-129.
  [4]孙衍林.中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商论,2006(7):21-22.
  [5]李儒晶.现代企业物流的着重因素――物流供应链管理[J].现代商业,2008(2):6-7.
  [6]晋雪莲.论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J].企业研究,2004(5):65-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1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