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校园规划及单体设计的论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一中校园规划及单体设计,在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
  的思想指导下,运用正确的设计手法,完成了乌兰浩特一中校园的规划和方案设计。
  
  关键词:现代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园林化 生态化 校园 规划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one of Inner Mongolia Xinganmeng Ulanhot Campus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modern, networked, intelligent, garden,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logical thinking, the use of proper design techniques, completed
  Wulanhaote one campus planning and program design.
  
  Key word: Modernization; network; intelligent; garden; ecology; campus; Planning
  
  一、引言校园的外围,并从校内校外分别设置出入口。
  随着我国城市和社区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资
  2. 校园功能区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局 校园各个功
  
  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合理利用的日益关注,中学的校园规划
  能区应采用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局方式,创造资源共享、
  及建筑设计发生了巨大改变。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经济的
  交流便捷的教学科研环境。校园建筑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
  全球化和信息化,以及社会发展的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绿色
  局,大大缩短了师生在各个功能区之间穿梭的时间,将极
  等新的理念,中学校园的建设必然会受到这些新思维、新
  大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理念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社会注重学生个性的培
  3. 校园人车交通体系的便捷高效安全
  养,它的思维模式体现为:让学校从“教育”的场所向“学
  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是形成校园整体性的重
  
  习”的场所转换,并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实施,促使学生自
  要保证。校园应遵循“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以校
  主、自发地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自主、自发的主宰自己
  园格局和功能布局为导向,科学布置可达性良好的道路系统
  行为及前途的生存方式。因此反映在学校建筑上则是强调
  和交通体系。同时,道路的线型兼顾校园的标志性建筑、重
  校园建筑的个性化、灵活性。90年代来许多新建中学建筑
  要景观的观赏视线与对景形成,强调步移景换的视觉效果。
  
  都在努力突破传统的校园空间、建筑形态,创造有个性的、
  4. 分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生活空间。
  校园建设应拟定好建设时序,统筹安排,做到“统一
  规划、分期实施”,对于超出目前需要的项目应进行缓建,
  二、校园规划发展趋势保证校园发展空间的可持续。同时,校园规划与建设应通
  
  1. 校园格局的整体性和开放性 整体性校园首先是过太阳能与风能(包括地温)利用、循环水利用、绿化与
  校园功能分区的整体性,其次是校园外部空间的整体性。水体降温等生态手段节约能源与水资源,做到校园生态与
  这就要求规划与建设应重视建筑群体关系与外部空间的创环境保护利用的可持续。
  造,把外部空间视为与建筑相共生、独立完善的整体,两5. 弹性与动态调控
  者间应相互协调统一。而从开放办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在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各项外部条件不可避免存在变
  校园各项共享的设施需兼顾校内外的使用,在布局上靠近化的可能,这就要求校园规划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应变性。
  
  作者简介:李全瑞,男,1986年1 月21 日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技术科学 2009
  级研究生。
  任彬彬:女,1970年2 月14 日,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
  建筑技术博士生。
  
  •32•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高教探索•
  
  校园规划一方面需要增加通用空间和可变空间的设计,另
  一方面,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因地制宜,对不确定的变
  化因素采用动态的调控,在保证校园大格局相对稳定的基
  础上,以动态调控的手段求得动态的平衡。
  
  三、项目概况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一中校园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
  新区。 校园东面临近兴安盟盟政府,西面靠近兴安盟体
  育中心和归流河风景区,位于兴安盟新区中心位置。校区
  总建设用地17.07 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的一期校园约14.47
  公顷,本次规划预留用地为2.6 公顷。 项目建设用地现
  状为农村居住用地,农田,自然山丘及濒临水体。属温带
  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95 一145 天,大部分
  地区110---130 天。年降水量平均为400---450 毫米,
  雨热同期,适合一季作物生长。
  
  四、总体设计构思
  
  “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是
  对乌兰浩特一中校园规划所遵循的设计原则。
  
  1.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结合地形地貌特点,
  科学地安排新校区的功能分区, 确保教学区的中心地位
  按功能相近的特点考虑各建筑组团的布局, 以利于提
  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与生活既相互独立同时也联系便捷。
  整体化的建筑群体有利于集中建筑用地,留出更多的大面
  积绿化用地,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便于设施的共享使用和
  管理。见图1
  
  图1 乌兰浩特市一中规划总平面图
  2. 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
  从城市到校园,从整个校园的生态环境到建筑组群,
  到建筑内部庭院,营造多层次的园景观空间。立足于提高
  修养,陶冶情操, 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强调生态和
  环境优先的理念,充分利用地块内现有自然条件,做足“生
  态”文章,构筑整个校园生态系统。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结合地域、地区特点,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
  造一个现代化态的生校园环境。中心景观带设计连续的水
  系,贯穿整个校园,水的浪漫气息自由穿行于理性校园建
  筑之间。
  
  3.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体现在满足教学,生活的需求;满足交流, 活动,休
  闲的需求;满足方便,安全的需求。建筑的单体设计尺度
  宜人,以现代建筑艺术为主要建筑特征,在体现时代特色
  的同时形成乌兰浩特一中校园的独特个性。见图2
  
  
  图2 规划鸟瞰图
  
  4. 反映教育智能化,信息化的特点,改变校园各区域
  独立封闭的布置
  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科学化教学、
  生活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的
  教学与生活环境。体现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间的密切
  联系。在规划布局、外部空间上均体现网络化的特点,营
  造流通、交流、接触方便的交往空间,体现校园激励思想,
  创造知识的环境特点。
  
  5. 以整体性为设计出发点
  将建设用地与预留用地有机地结合到本次校园的规划

  设计中,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校园整体布局中有效地
  实现资源共享,区域交融与学校的统一管理。
  
  6. 建筑形态以内蒙古的地域文化与现代的建筑语言结
  合为主要手段
  充分体现乌兰浩特一中在新区的个性及时代气息,建
  筑的层数大部分为多层,教学建筑最高五层,部分建筑主
  体底层架空,作停车和交往空间。(图3)综合楼仪器区
  和办公区是全校区建筑的最高点,为8 层,使学校校园的
  城市轮廓有了制高点. 结合中心绿化广场与校园食堂等部
  位标志塔的设置,使校园天际线得到丰富。(图4)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33•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高教探索•
  
  图3 教学楼效果图
  图4 综合楼效果图
  
  五、规划结构分析
  
  1. 功能分区分析
  我们将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一中校园大致分为三大
  功能区域: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
  区域之间的交流与整合,交流空间的产生,督促教学
  中心区的布局模式走向集中化。方案采用独立分区,使各
  区域既相对独立易于管理,又方便交流资源共享。通过相
  对的集中布局,规划有效地实现了土地的充分利用与预留
  发展。
  
  全校区建筑群以南北向为主轴线与东西向为辅助轴线
  为中心展开。主轴线将各教学区与生活区联系在一起。辅
  助轴线将运动区与生活区和教学区凉席在一起,两条轴线
  的的交汇处是整个校园的教学区中心--校园标志性建筑
  物,综合楼。主轴方向布置中心绿化带,在地理位置与服
  务半径上有利于资源共享。
  
  地块上部分布置了主体育运动场区及学生生活区等。
  
  其中学生生活区靠近教学区,有利于缩短学生生活区与教
  
  学区之间的步行距离。生活区内布置配套服务设施。为了
  
  方便学生的体育运动,部分体育运动场地安排在学生生活
  
  区内布置。见图5
  
  
  图5 功能分析图
  
  2. 交通流线分析 交通流线规划实行区域性人车分
  流。道路系统采用一条近似方形的主环路围绕校园,使外
  界的交通对主教学区的干扰减到最小,教学区与生活区之
  间成为步行景观区( 消防车除外) 这样的道路系统布局,
  可以实现具操作性的人车分流,同时可以使主环道的道路
  面积与周长尽量减少,有利于控制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在校园内道路进行分级规划。校园主环路为主干道级,采
  用18 米宽路,中央及两侧均设绿化和乔木,使之形成林荫
  大道,以屏闭汽车噪声减少废气污染。校园次干道级采用
  12 米宽路,联系主干道之间的交通,因车流量相对主干道
  减少,只在道路两侧设行道树。校园小型道路采用6 米宽,
  一般不行车,以行人为主,必要时贵宾与消防车可通行。
  停车场不破坏校园景观,除几个集中室外停车场外,原则
  上均放于建筑架空层和地下。见图6
  图6 交通分析图
  •34•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高教探索•
  
  3. 公共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在校园设计的主轴线上集中设计绿化,大量集中绿化
  形成中心绿化水滨花园,花园内部布置带有内蒙文化元素
  的建筑小品,也将选置部分老校区文化元素布置于其中,
  使其不仅具有鲜明民族和时代地区特色,同时具有老校区
  的文化元素,使人触景生情,产生浓郁的热爱母校的情结。
  大面积的集中景观以及蜿蜒穿插其间的几何形水体共同营
  造了安宁,大度,景色宜人的校区园林景色。每一座教学
  建筑的外围,都环绕着大面积的草坪,林地与水面,为学
  生的学习与自修提供了优美的场所,体现了”环境育人”
  的教育思想,同时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储备了充分的用地
  资源。
  
  带状中心水景观绿化不仅提高整个校区的文化特色,
  而且其独有的带状形式也加强了校园环境与校园建筑之间
  的对话,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
  体性。学生生生活区,以庭园为核心组织公共空间与景观,
  以大小不等的院落组织建筑群落。以亭廊等造园元素,园
  与建筑相互借景,营造接近人体尺度的灰空间: 如中庭,
  天井,室内绿化,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达到建筑与园
  的完美融合。
  
  在理性规整,几何性的建筑群落基础上融入自然景观,
  强调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特色景观。并充分利
  用保留的生态山系与水体,使得整个学校融入到自然湖光
  山色之中。见图7
  
  图7 景观分析图
  六、结语
  
  整个规划与建筑单体的设计,都致力于提供多层次的
  交往空间,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外部条件。从群体外部空
  间到单体内,外部空间的过渡,旨在提供多层次人与自然
  融合的交往空间,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遇,
  交谈与思辨在环境中得到创造性的升化,学生不仅在课堂
  以内受到教育,还能在整个生活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激发创造性的思维。多层次交往空间,提供人与人面对面
  交往的良好互动环境,吸引人从电脑网络的数字化生存空
  间中来到真实的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欧阳露,中学建筑的变革与未来发展趋势初探:
  [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2
  [2]张少信,对中小学建筑的回顾与展望,建筑知
  识,1989,(4):42~43
  [3]中国建筑年鉴编委会,中国建筑年鉴
  (1984~198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教育体制改革重
  要文献选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5]张宗尧,闽玉林,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6]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张 军)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8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