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济宁市水生态建设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城市水生态建设应是确保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水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和美观、历史文化的展现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城市水圈。
  关键词:城市 水生态 建设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自然资源。自古以来,人类就依水而居,近水而种,河流与城市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现代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的作用更为突出,优美的城市环境更离不开清洁良好的水生态系统。
  一、 济宁市水系概况
  济宁市属淮河流域,境内河流众多,交叉密布全境,仅流域面积50 km2以上的河流就有91条,总长度达1516km,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7条,所有河流都注入南四湖。
  我市水环境污染现状也相当严重,根据2009年水环境通报,全市监测评价的22个水功能区77个监测站点中,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仅占38.9%,而水质为劣Ⅴ类的占48.1%;全市水功能区中达到《山东省水功能区划》中规定的水质目标的仅为36.4%;全市评价河长518.7km,达标河长46.0 km,占8.9%;评价湖库面积1300.77 km2,达标面积698.77 km2,占53.7%。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影响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居住环境。
  二、 我市水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工构筑物不断增加,城市内河水系不断萎缩、内湖富营养化不断加重、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城市水生态系统不断衰退。城市水生态系统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得不到保障。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较低标准的防洪设施,加之城市化率提高带来的下垫面大幅度改变,使得产汇流过程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加上城市建设挤占河道用地,造成内河水系行洪不畅,由此给城市的防洪排涝带来更大压力,威胁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安全。
  (2)城市供水保证率低下。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城市生活、生产用水量要求不断加大,“资源型”缺水日益突出;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水环境质量日渐下降,供水源水质得不到保障,造成“水质型”缺水;同时,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量调控工程措施不力,造成“工程型”缺水。
  (3)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面污染源控制效果不佳,影响了城市河道水体水质,尤其是城区流量、流速较小的河道,水黑、气味难闻,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造成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4)水景观不被重视,水面面积严重不足。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过多重视高楼大厦的建设,不重视亲水景观,河湖沿岸景观空间严重不足。城市水面面积日益减少,调节气候的作用逐渐削弱,市区热岛效应加重。
  三、健康城市水生态系统构建原则
  (1)城市水安全的原则。城市水安全要求城市建设在不同水文保证率条件下,供水工程体系和调水管理体系、防洪涝工程和管理体系、生态用水与经济用水体系分配的安全。
  (2)水环境质量达到水功能区划或显著改善的原则。水生态系统建设坚持以改善水体水环境质量为重点,通过清洁生产以少污、节约用水以减污、污水处理以治污、功能区划以限污、系统规划以控污、科学排放以导污、生态修复以净污、综合整治以消污等方法,从点源、面源和内源方面解决水污染问题。
  (3)水景观与人水相亲和城市布局相适应的原则。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在确保水安全和水环境质量的同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景观结构布局,综合考虑人水相亲的社会需求,构建城市亲水景观。
  (4)水经济充分开发,并与城市经济格局相协调的原则。在符合城市经济总体格局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亲水特征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活跃城市经济,而且还能为水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
  四、我市水生态治理对策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系统科学思想,将水环境整治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实施生产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协调共进的总体战略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从综合整治出发,抓好规划。
  规划是龙头,生态型城市建设是我市城市发展的目标,水生态整治规划必须以生态型、高起点、前瞻性为目标,保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致性,遵循自然、历史规律,遵循水的自然运行规则,根据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功能区划分规划等,研究水系走向、沟通的布局,重视景观布置和河道功能拓展问题,使我市城市河网水环境最终达到“岸清水绿”。
  (2)改变单一性的传统观念,强化生态、环境的统一要求。
  生态治理要达到“排得出、引得进、水流畅、河道顺、环境美”。要按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地质,做到亲水性、安全性、协调性。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对水环境进行合理的整治,以达到环境、生态和谐的目的。
  (3)河道清淤经常化。河道底污泥疏浚不仅可使蓄水量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且可大大减少水体的有机污染,是河网水体变清。
  (4)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在水生态治理中要合理进行保护,结合地块开发,功能区划分和防洪、排涝、蓄水要求,充分发挥湿地对水生态的保护作用。
  五、结语
  水生态建设是一项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的重点工程、民心工程。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以更好的发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体现水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展现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味,因此,实现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良性循环的城市水圈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4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