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材料基于兴趣+项目模式的实践性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不断深化,对建筑工程材料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对建筑工程材料实践性教学兴趣+项目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年16号)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近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职业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职业教育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要把课程同职业标准相衔接,增强职业吸引力。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而职院校要不断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就需要改革,课程改革就是其中重中之重的环节。
   《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较广,涉及面大,知识点多,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教学所占比例较大,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性教学补充理论教学,通过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性教学,最终达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材料的品种、性质、检验以及应用等。也因此,建筑工程材料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一些能在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公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质量检测等部门从事各类建筑材料的工程应用、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质量检测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1]。
  一 建筑工程材料当前实践性教学的模式
  1、演示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就是将实物或与实物相关的模型、结构、实验过程通过投影、录像等多种媒体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多媒体设备和CAI课件,运用表格、图形,动画,同时结合实物教学,将所讲到的建筑工程材料理论知识与实物结合起来。
  2、实验教学法。实验课是建筑材料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不仅能验证已学材料的性质,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集中实训教学法。将建筑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性教学单独列出作为高职院校建筑类相关专业的校内实训项目之一。通过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实训,不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三 建筑工程材料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1、实践性教学受到多方面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各级机构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限,加之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依然处于尝试、探究、改革阶段,因此实践性教学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实践性教学课时有限且不连续,比如在做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时,由于水泥凝结时间较长,学生根本没时间观察到凝结时的现象,往往靠老师的演示和讲授。
  2、实践性教学模式单一老套。教师按照实验指导书先叙述实验的目的、实验内容,再详细解释设备仪器操作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所讲授的步骤进行操作、记录数据、填写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完全由老师来控制,并且很多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表现出兴趣低下,甚至没有兴趣,或者应付了事,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与其他专业课联系较少。建筑材料课程与后续的一些专业课在实践教学中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性较差,各专业课老师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很少。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引起上本专业课内容而忘记其他课内容的现象,从而也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也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2]。
  4、创新不足。建筑工程材料实践性教学往往是按照实训或实验指导书开展,老师讲授、学生操作均按照一步一步的操作步骤进行,没有体现国家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性培养的要求。
  5、单纯的强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忽略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建筑工程材料作为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并不是独立于工程实际存在的,而学生操作的是某一材料的分析,检验等,就业后,并不是所有人都就职于质量检验、材料检测等职位,大部分毕业生在施工现场难以将所学材料的单纯的分析检验应用于工程实际。
  6、在作者教学过程中,建筑工程材料理论课时与实践性教学比例为1:1,比以往加大了建筑工程材料的实践性教学力度,但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要求,实践性教学是在该内容的理论课结束之后再进行,使得学生很难结合理论知识来做试验,所以很多学生在做试验时不知所措。通过建材试验工的技能鉴定考试发现很多学生即便做完了试验,对试验内容也毫无印象。
  7、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课程模式也随之改革。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大,专业建设也随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比如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李红老师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平台+职业模块”的教学模式改革[3],在这种新的专业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与此同时也应该进行探究改革,并总结出一套适合专业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四 建筑工程材料兴趣+项目实践性教学模式
   基于上述问题和现状,在我院建筑工程材料授课课时最多的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性教学中实施了兴趣+项目教学模式改革试行,现将要点总结如下:
   “兴趣+项目”模式中的“兴趣”即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选作实验项目、按照兴趣进行分组,按照兴趣进行实验项目合理安排等,“项目”即将原有的每一种建筑工程材料的若干实验划分为同一大项,实践性教学实施项目组的形式,有项目负责人全程组织安排,老师角色转变为指导教师。
   建筑工程材料理论教学大致分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建筑墙材、建筑钢材、建筑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等内容,每一章又有几项实验项目,全书总共有三十多项实验项目,但有些是学生必做的,必须掌握,而有些是有能力或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做,可以我们将所有试验项目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必做的,一类是选作的,下面以混凝土这章举例来说明兴趣+项目教学模式。
   混凝土这一章实践性教学项目有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新拌混凝土和易性检验、混凝土成型试验、混凝土力学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五项,这五项均为必做项目,其中前四项均为动手操作项目,最后一项为课程设计项目,但均是在该部分理论课结束后再进行,按照原有课程模式下的课程大纲要求,操作项目每项占课时4节,课程设计项目占课时2节,因此混凝土这一章实践性教学共占课时18节,对于总课时84节的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学生几乎没有兴趣,也没有创新性可言,基本没有达到专业培养要求。
   按照实践性教学兴趣+项目模式的要求,我们把混凝土这章共分为三大环节,第一环节为理论讲授。不同于原有教学模式的是,将所有理论教学连续讲授,理论教学不出现断点。
   第二环节为参观调查阶段。通过理论教学后,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所有要点,但对混凝土的构成、性质、检验有了一定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联系施工技术等课程了解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对于出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参观结束后按照开学初下发的实践性教学项目列表中混凝土项目:
   某搅拌站按照要求,需生产C30混凝土若干,已知所用的水泥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为中砂,石子最大粒径为40mm,请完成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的拌制、强度试验等,并出具相关实验报告。
   根据上述项目要求,学生自主组织分组,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查阅文献资料,预约项目进行时间、预约项目所用仪器设备、制订项目计划,进程,步骤等。并将项目资料上交至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同意签字后可以进入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为项目实施阶段,根据所做的项目实施前的准备资料,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按照预约时间安排完成项目,并出具报告单,同时提出项目中可以创新的方面,对于数据进行详尽的分析,项目组在上交报告单的同时上交一份项目组对于该项目实施的讨论、会议等记录和项目总结。
   所有资料上交到指导教师处后,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并按照学期初下发的项目评分表(包括项目计划、进程、查阅文献、步骤、创新性研究等)进行打分。
  四 建筑工程材料兴趣+项目实践性教学模式成功之处
  1、实践性教学过程充满了学术氛围
   通过改革后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查阅文献资料,通过向相关专业老师请教,通过项目组内或者和指导教师的讨论,商议书写项目总结等,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的学术性。
  2、期末成绩普遍提高
   比较同一专业2009年和2010年两届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可以明显看出,2009年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期末考试有27人不及格,2010年在进行了试点之后的班级期末考试只有5人不及格,事实证明了通过实践性教学改革带动了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学习兴趣。
  3、老师角色成功转换
   原有模式下进行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不可缺少,分量也较重,学生做实验时候依赖心理很重,老师做,学生看,有的学生在上完实验课后都不清楚做的是什么实验,更谈不上创新,在“兴趣+项目”教学模式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改变了原有有问题老师解答,实验不会了老师负责教会的模式。
  4、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
   由于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按照老师的安排和要求去做实验,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因此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加之有很多选作的实验为他们准备,他们可以按照对课程的兴趣自由选择。、
  5、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加强。
   通过参观调查施工现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学生将建筑工程材料这门课与其他所学课程联系起来,大大加强了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做到理论讲授的知识点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其他学科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科讲授的知识来解决。
  五 建筑工程材料兴趣+项目实践性教学模式需要改进的方面
  1、还需要进行大面积的试点
   虽然进行了一个班级的试点,效果不错,但是教学改革牵扯方方面面,最终要指导教学,因此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试点,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课程建设体系彻底完成后才能进行全院推广。
  2、需要与之配套的“学练一体化教室”的加快建设
   “兴趣+项目”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于课时,教学场所的限制,不能发挥到极致,因此需要加快“学练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实践性教学改革带动理论教学的变革。
  3、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完成课程的建设
   考虑到其他老师的工作,作者一人完成了前期的试点,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思路受限,加之试点工作千头万绪,在今后的进一步深化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团队来精诚团结,协作完成这个课题。
  作者简介
  杨彬:2007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作单位: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材料,实训实验教学,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学生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5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