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微信“被”收费看部分国企市场化思维的缺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师烨东

  国企改革不单是企业制度的变更,关键要在和公权力彻底脱钩的前提下,拥有能在自由经济市场中竞争的能力
  2013年3月中旬开始,网络上不断出现微信将要收费的消息并迅速扩散,随后这些消息又一一被腾讯公司辟谣。3月末,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的表态让微信收费之说浮出水面。苗圩在参加第二届“岭南论坛”时表示,“微信有收费可能,但不会大幅度收费。工信部正在协调运营商向微信收费一事,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腾讯方面无疑受到了国内通信运营商巨头的压力。
  随后关于微信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引起了持续的热议。受舆论压力,4月下旬,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张峰在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不会干预微信业务是否收费或怎么收费等问题。政府部门是否会向腾讯施压协调运营商向微信收费一事暂告一段落。
  很显然,近段时间传闻的起因,是微信面临国有通信运营商压力下不折不扣的“被”收费。而通信运营商的理由则过于牵强:微信向网络发送信号的过程消耗了过多的网络资源。
  近三年来,短信与语音通话的业务在中国逐年下降,微信、陌陌等OTT应用的普及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从第一个版本发布到拥有4亿用户,微信仅仅用了2年时间。而用微信传达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信息,耗费的仅仅是廉价的流量。毫无疑问,微信的快速普及威胁到了通信运营商的业务与收入。“消耗了过多的网络资源”只是一个放在表面的借口。虽然腾讯一再强调不会向消费者收费,倘若其迫于压力向通信运营商交钱,其成本仍被怀疑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面对微信对业务的冲击,通信运营商企业完全可以从市场化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对资源的垄断地位,已经让他们拥有了制定规则的权利。微信的崛起,是网络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大量用户虽然冲击了传统的通信服务,但是也带动了网络流量消费的高速增长。运营商长久以来对上网流量的简单划分和管理,使其错过了可以在其中获得更高收益的机会。面对OTT应用的冲击,顺应市场走向,升级网络并重新制定更加合理的网络流量收费规则,很显然要好过直接向OTT应用商施压。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通信运营商已有从传统的通信服务提供商转型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趋势。如果不改变思维顺应市场的变化,而只是想着如何维护现有的商业模式,那么通信运营商更将受到更多方面的冲击。
  如果因为微信用户过多造成对传统通信业务的冲击就要对微信收费,那么当“连我”、“陌陌”、“米聊”等其他OTT应用用户上升时,是否也要一个接一个的向这些应用背后的公司施压?
  国企向政府“借力”来对民营企业施压这一行为,多年来似乎已经成了部分国企解决市场竞争时的首选。当国有企业利益受损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在市场中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利用靠近公权力的优势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有失公允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破坏着市场活力,也在打消着非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政府机构的改革不应该停留在部门的整合,而更应注重职能的转变与对市场的尊重,为不同体制的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国企改革也不单是企业制度的变更,关键要在和公权力彻底脱钩的前提下,拥有能在自由经济市场中竞争的能力。
  改革呼声虽高,行动也在逐步推进,然则思想的转变才是关键。在遇到需要市场去解决的事情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解决问题,而不是如何通过权力干预市场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改变思想,真正参与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中,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04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