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跃虎

  【摘要】《会计学》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深化会计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是当前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直接认识,以谈论分析方法来提高理解深度,以实践操作法来提高学生业务处理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探析
  一、当前《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会计学课程重视不够,缺乏学习兴趣。在学生刚接触会计学课程的时候,未充分做好这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工作,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学习的兴趣,为后期的各项工作埋下了隐患。(2)对具体会计核算业务的把握不到位。对刚开始会计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要准确理解会计核算内涵,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一些具体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其难度较大。学生普遍存在会计科目的记忆不完整、会计科目运用准确性不高、会计科目借贷规则的理解不到位等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应记入借方的科目被放在贷方,应记入贷方的科目记入了借方等现象。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准确理解会计科目,导致会计科目运用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3)对会计业务流程的把握不全面。在《会计学》课程结构布局中,关于会计核算流程的讲解,通常放在后面的章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在讲解会计基础性概念及会计核算工具等内容之后,才涉及会计业务流程等内容的讲解。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章节内容在会计核算流程中的位置、作用等没有全面理解,导致思维混乱。许多学生以独立章节思路来理解各个知识点,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没有提高理解的难度和深度,容易出现结构性逻辑混乱等现象。
  二、提高《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1)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会计学》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采用具有直观感觉优势的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案例教学法时,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案例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要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判断是否适合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讲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案例背景进行讲解,能提高理解的深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税法背景进行简单讲解,能辨析税法差异,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另外,教师要及时更新案例内容,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2)加强课堂实际操作和辨析,提高师生互动能力。实际操作对记忆的刺激作用较强,记忆效果也较明显。学生除了直接感知教学内容之外,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流程等都有直观认识。在《会计学》课程中,关于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核算业务等内容,均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教学方式来实现。特别是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等内容,其可行性操作较强。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准确理解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填写要素,理解其填写规则。对于填写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要素,能及时改错,印象较为深刻;对于操作流程规范等,能理解其顺序;对于填写错误等问题,能采取正确的会计方法给予更正等。由于课堂操作具有直观优点,因而学生的接受程度较高。此外,采用课堂讨论等方式,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课堂教学讨论时,要做好事前准备工作。要预先告知学生讨论的内容,要告知学生资料搜寻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保证课堂讨论质量。在具体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保证课堂讨论在合理范围之内展开,避免由于讨论内容的无约束性,导致内容偏离主体的现象,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梳理逻辑思路,为今后的讨论活动提供可借鉴资料。(3)强化教学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是《会计学》课程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如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委派中心和会计师事务所等)进行现场观摩,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和会计核算的处理程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多给合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包括基础会计学在内的会计学科要尽量避免教学和实践相脱钩,减少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案例教学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教学完成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实习培训,检验教学在果的掌握情况,并将此作为一项学分进行管理,加强学生对学习基础会计学的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学生人数较多。会计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会计人才的能力和整个会计工作质量。因此,探索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分析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不足,对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秦桂莲.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问题研究.中国职业教育网
  [3]王慧.高职会计专业“岗、证、课融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