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的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明 吴淼 赵增娜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和普通高校大学生一样,具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他们自身也存在的一些不足。(1)学生思想涣散、纪律性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凝聚力不强,总体学习学习氛围不好;学生逃课、上课迟到较多。有的学生即使去上课也是睡觉,做与课堂不相干的事。甚至有的学生,从来不把学校的校纪校规放在心中,甚至对老师也不尊重。(2)缺乏学习动力,自觉性差。很多高职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好,课堂上接受新知识较困难,课后自控力差。他们对待专业课仅仅为了应付一门功课考试及格而已,更有甚者学习被动到考试缺考,补考时候老师着急而学生不知所向,从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3)思维活跃,思想涣散。学生进校后更注重自身社交能力的培养,主要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对社会工作产生极大热情,接受新事物快,思想开放。但由于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容易接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实中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以及人际交往障碍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心态和不适应。(4)学生干部工作热情高,缺乏服务意识。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繁荣校园文化的具体组织者,作为年轻人他们工作有一股冲劲,有很高的热情。但由于学校只注重学生会干部的选拔,缺乏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导致学生干部的素质不尽如人意,如工作爱出风头、合作意识不强,注重个人利益、少服务意识,在学生面前摆官架子,和同学关系逐渐僵化。
二、针对性的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型,价值观尚未成熟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他们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乘虚而入,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人格培养。现代信息社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诱惑和影响着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的高职学生。我们一定充分发挥“一个课堂,多个阵地”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所谓的“一个课堂”就是指理论学习的课堂,它包括公共理论课和政治学习时间。所谓的“多个阵地”,是指党团活动阵地、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阵地和网络阵地等。
2.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纪律法律都是行为规范,都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规定的行为准则。针对高职学生思想涣散,纪律性差等特点,结合其不完全成熟、尚未定型、可塑性强等心理特点,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容易在行为上出错。近年来高职学生中诸如考试作弊、哥们义气、为一点小事打架等在校外校内时有发生,学生的纪律意识、法律观念淡薄。而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必须从在校的遵纪要求做起,自觉培养遵纪守法法意识,使学法、知法、懂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3.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围绕就业教育所获得的一切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前途,如所获得的学习、就业理念,所进行的职业探索,以及职业能力的打造、理论知识的掌握,所形成的思维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行为习惯,甚至应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克服困难、抗击挫折的意志等等。全面而过程化地、整体而层次化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考虑现实,又要放眼未来,既要考虑学生的专长,也要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既要设计学生在校的学习,又要考虑学生的就业;使其个性、特长、知识技能不断得到张扬、增长与展示。尤其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使他们一入校就对高职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有深刻的了解,以做好准备。
4.重视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和激励。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在培训中对他们强化服务的意识,不能凌驾于普通同学之上,让他们养成乐于奉献的精神。其次,他们又要起表率带头作用,要给他们合理安排工作,让他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锻炼自身能力,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力量;最后,团结就是力量,学生干部还需有团结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培养学生干部的同时,要加强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加大学生工作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会燕.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智.2011(11)
[2]罗正翠,苏玉亚.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
[3]刘集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