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德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中铁四局集团公司是以土木工程施工为主的大型建筑企业,其前身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于2000年6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企业改制。新机制运行之初,高层管理者就把如何适应现代管理机制、顺应外部市场变化、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列入到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中。集团公司及各子(分)公司也针对现实文化基础,本着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为了搭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利平台,企业从着眼于建立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企业文化节。2002年,企业就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精神、经营宗旨、企业作风、员工行为准则、企业人才观、主题口号等八个方面建立起视觉识别系统,形成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规范。这些规范通过不断的提升,逐渐地形成了员工自觉的行为习惯。
  企业是社会的,员工也具有社会属性,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端能否上升到一个精神层面,也就是主动的地外延于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这应该是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我们知道道德规范的含义:一是增强职业道德规范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之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自律,成为其主动行动;二是注重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操作过程本身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使企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一致。前者涉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功能,后者涉及道德建设和操作过程能动性的大小。建立企业道德行为规范,明确道德标准体系,形成既与社会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企业道德文化,将道德标准转化为行为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使这些习惯变为具体的、可视的言行规范,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纠偏、扩展,保证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正常进行。由此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道德文化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道德文化已迫在眉睫。
  企业文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管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也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企业经营哲学、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企业文化分为企业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其它文化活动以及员工的实践活动方向。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所生产销售的产品,而是承接积淀下来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 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它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道德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效益目标与责任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以保证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统一的、系统的、协调的道德文化体系,以期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和行为规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以产生较大的凝聚效应和震撼效应。因此,企业道德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功能。具体一点说,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的、统一的价值观中去;辐射作用,指的是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持续发展需要有优秀的文化传承作为其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社会上有关道德范畴的负面报道,向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提出了严肃的课题。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上台阶,员工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在扮演社会角色和承担社会义务时却发生了极大的偏差和严重的脱节,价值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一些个体和个例的道德缺失,可以感觉到无论是个人、企业乃至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意识形态里的首要问题了。
  我所服务的单位是中铁四局集团下属的一个子公司,主要任务是服务施工现场,为施工单位提供各类物资保障。针对这个主旨,我以为:当前本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团队合作,整体优势;学习创新,争创一流。“质量第一”,即以优良可靠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取信于市场,这就使得企业行为的出发点落到了“利他”的道德上;而保证质量的优良可靠,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合理构成,这就需要管理者以“人”全面发展为重心的道德化管理来处理内部各种关系,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调动全体员工讲求质量信誉的积极性。“用户至上”,则是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施工单位着想,以更优质的事前、事中、事后服务使施工单位满意。其出发点与实施的全过程,本身就突出了企业行为的道德性。目前,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企业间的“形象竞争”时代,新一轮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效益上,而且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竞争,是精神文化、伦理道德、文明程度的竞争。这类竞争的实质,促使现代企业进行新的形象定位,即除了以利润为标志的经济效益,还要更重视它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和道义责任。在现阶段,规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越是讲求道德,就越有可能赢得市场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赞誉,就越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我们公司在改制伊始就确立了崇尚服务的文化元素,但在日常工作运行当中也出现过在服务环节打折扣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企业来讲就是“慢性自杀”。实施“引领性”管理,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和体现者。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扮演“引领者”和“授业者”的角色,通过向员工传达企业的愿望、核心价值观,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次,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其三,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真正取得他们的信任。要让管理亲和于人,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
  完善道德制度与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道德制度,将道德生活中的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文明化、正规化。其次,要将道德建设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相结合。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并加以肯定,才能形成习惯并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通过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以保证道德文化的正常有序开展。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觉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逐渐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加强道德文化建设,企业文化重塑必须务实。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相结合,要将道德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发展框架之中,与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相同步。道德建设的管理基础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组织保障制度。我们要建立日常的管理机构,以负责道德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计划,组织检查考核和总结;要把道德文化建设同企业其他管理工作一同研究、部署、检查、考核和总结,由此保证道德建设的实施结果。
  坚持“以德治企”,加强企业道德文化体系建设,这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渠道,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企业应把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工作做细、做实,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93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