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永田

  【摘要】 分析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强调了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并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教育;德育方法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为高职教育指明了方向。社会本身和现实生活也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献身精神去迎接工作生活的挑战。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难免会出现诸多新矛盾,如心理危机、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发展情商,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班主任在学生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道德情操培养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始终把班级德育教育放在班级管理的首要位置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开放,必然使西方各种政治、文化思潮的影响加大,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加强和改善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就显得十分艰巨和迫切,道德缺失的严重后果是不言而喻。曾有人形象地比喻:体质不合格出废品,智能不合格出次品,德育不合格出危险品。可见,班主任只有把德育放在班级管理的首要位置,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班级才有生命力,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专门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组建强化班级德育机制建设,提高学生自律、自塑意识与能力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社交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习惯养成的重要园地,德育是人的思想与心灵升华活动。自律、自塑是思想品德升华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离开了受教育者的自律、自塑,所有的德育活动都失去其实质意义。班级德育机制必须围绕以提高学生自律、自塑意识与能力这个中心而建设。
  (1)班主任可在班委会增设德育辅导员、心理观察员职位,由班委会挑选成熟稳健的优秀学生担任,并定期向班委会和班主任汇报本班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状况的有关情况,并对班级思想品德建设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2)班主任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互动,通过活动增加道德认知,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摒弃传统灌输德育模式。
  (3)建立班级学生每月上、中、下旬德育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梳理、分析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并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
  (4)丰富班级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学生自律与他律、自塑与他塑、自我评议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德育运行轨道,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养成上。这样就从组织机制上为德育渗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娱乐、人际交往提供了保障。
  
  三、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要做好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探索到达他们心灵的途径。在现代信息社会,大学生们通过各种媒体听到的已经很多,他们更需要的是行为上的楷模。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有知识技能水平,还要有品格、有人格,用博学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使他们能自觉地接受传递给他们的信息,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一定更
  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效仿和共鸣。
  
  四、针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班级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
  
  高职一年级是以适应高职教育为目标的成长阶段,是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等各方面实现由中学或中职向高职转变的过渡阶段和转型期。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职业意识和基本道德规范养成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态度、集体观念、法制观念、职业观念和人生目标。
  高职二年级是以成才为目标的全面发展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创新意识、自主意识、自立能力、社交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职业道德和健康职业人格塑造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高职三年级是以成人为目标的走向职业岗位前的准备阶段,是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思想品质、人生目标、政治信仰等诸方面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重要阶段。由于面临毕业,即将步入社会,又是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就业、创业和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认清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趋势,牢固树立高职学习的价值观,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择业的自觉性。
  
  五、建立班级德育教育网络交流系统,弘扬德育教育主旋律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网络的确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也同样可以成为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网络方便快捷信息含量大,通过网络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网络的虚拟性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如一些有着这样那样思想包袱的学生,有可能无法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但他们心中有着与人交流而且与老师交流的渴望,那么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方便。许多不好意思表现出来的思想,可以在网络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事实证明,很好的利用网络,网络就会成为一个延伸了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开发和利用好这个课堂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班主任可组建一支精干的网络德育教育管理队伍,并由操行等第优秀的学生担任管理员,从网络上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网络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旋律,并定期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持之以恒地进行德育量化考核,把考核结果做为学生入党、入团、评优和推优的重要依据
  
  要保证德育的实效性、长效性,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德育量化考核。按照德育链的基本要求,制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测度性的考核方案,把理性的职业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量化为考核项目,每学期进行两次自我评议和民主评议,并评定学期各位学生的操行分,把考核结果列为学生入党、入团、评优和推优的重要依据。使考核评议成为强化学生德育建设的直接动力。
  
  七、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娱活动,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上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团支部通过举办各类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书画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信,找到生活的目标和激情。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优良品德行为的指导和完美人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八、把学生宿舍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课堂
  
  一个寝室如同一个家庭,它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大量的思想、心理、道德规范方面的问题都会在宿舍中进行交流。班主任要适时教导学生养成文明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大力弘扬集体意识、公共环境意识,学会共同生活,鼓励寝室成员间互帮互助,关心体贴他人,倡导去恶扬善、救弱扶困的道德风尚。为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每一个宿舍安排若干个道德模范学生,以发挥榜样和带头作用。制定宿舍文明公约和奖惩制度,并且定期开展文明寝室和室员的评比。为优化寝室环境,定期开展“寝室环境”设计大奖赛,“星级”寝室评比活动等,以激发学生养成文明道德的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余东晖.试论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6)
  [2]郑春子.新社会环境中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行政与法.2007(8)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朱小蔓.中国德育[M].北京:中国教育杂志社出版,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2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