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鹏程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内涵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地位也愈显重要。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提出了看法,以期为有关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离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267-02
  
  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是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上机实践、考试和等级考试等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在网上选课、了解学校新闻、收发邮件、查看通知、成绩等信息的重要场所。因此,机房管理是否完善直接涉及到学生多门课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给学生提供的信息环境状况和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机房管理从广义上说,硬件设备的配置、维护及故障检修、机房内部局域网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用电的安全保障、机房环境等都属于机房管理的内容,机房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但是,机房管理牵涉面广、技术难度大、事务杂、工作量大、系统性不强等原因,给机房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笔者就此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加强机房管理人员、学生上机和授课教师管理
  
  (1)机房管理人员不仅仅是会开机关机和打扫卫生,更重要的是懂维护、会维修、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了能更好地管理机房,学校应对机房管理人员严格要求,以保证机房管理能够责任到人:保证机房电脑的正常运作,负责日常开机关机工作,负责机房卫生工作,负责机房安全工作,防止计算机病毒工作,协助教师搞好计算机实操课,定期检修,负责机房的电源管理,上下班断电等。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维持良好的机房秩序。帮助学生上好电脑课,光靠严格的管理显然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公民道德观念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道德观,在上机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当地分配一些任务给那些动手能力强、调皮捣蛋的学生,努力引导其成为我们管理机房的好帮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负担,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了锻炼其实际动手能力的良好条件,学生觉得在老师眼里受到了重视,蓄意破坏学校机房的可能性也就小了。总之,引导远比防范更重要。
  (3)授课教师上机是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应加以鼓励和提倡。但教师上机不是无限制的,也应提出相关要求,加以管理:在其他教师授课期间,不得进入机房上机;不得在机房玩游戏;任何人不得在机房吸烟;严格遵守机房管理规则等。
  
  2 搞好计算机机房管理组织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成立若干个机房管理小组,由机房管理教师负责组织、监督。
  (1)机房维护小组,负责机房的软硬件维护,由于这部分工作对计算机技术要求高,经常涉及一些管理技术的核心,因此,人数要少而精;
  (2)上机管理小组,负责各班上机时的纪律和卫生情况,由于涉及每个上机的班级,因此人数可以多一些;
  (3)机房卫生小组,专门负责机房卫生的打扫。
  这样,机房的大部分工作交给这三个管理小组负责,机房教师对机房的工作进行保持和改进,做好组织小组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机房工作。让学生管理小组管理机房,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管理小组组建的初期,管理教师既要管好机房,又要不时对管理小组的工作进行指点,特别是对机房维护小组的培养,这些都要花费管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②各个部门的工作记录及学生上机情况;③在人员的选拔上,除了遵守自觉自愿的原则外,应当少而精,人少便于管理,而且能够杜绝一些不能以身作则的人进入。
  (4)资源管理方面:由于物力财力的限制,机房电脑也许不能跟进到时代步伐,但是在软件上是却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应该及时更新软件,以适应教学。3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环境设计要求
  (1)安全。计算机机房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一般一套机器按1.5~2平方米计算;计算机机房的建筑地面要高于室外的地面。以防止室外水倒灌;机房顶棚与吊顶灯具、电扇等设备务必安装牢固,用电线路设计必须考虑安全用电;门窗应安装防盗网和防盗门,机房内应安装自动报警器。
  (2)防火。机房装修应采用铝合金、铝塑板等阻燃防火材料;应配备灭火器,计算机数量较多的机房应采用烟雾报警器,机房内严禁明火与吸烟;消防系统的信号线、电源线和控制线均穿镀锌钢管在吊顶、墙内暗敷或在电缆桥架内敷设;应保证防火通道的畅通,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疏散人员之用。
  (3)防尘。墙壁和顶棚表面要平整光滑,不要明走各种管线和电缆线,减少积尘面,选择不易产生尘埃,也不易吸附尘埃的材料装饰墙面和地面,如钢板墙、铝塑板或环保立邦漆;门、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灰尘侵入,并配置吸尘设备。
  (4)防静电。机房应严禁使用地毯,特别是化纤、羊毛地毯,避免物体移动时产生的静电(可达几万伏)击穿设备中的集成电路芯片(抗静电电压仅200~2000伏),最好安装防静电地板。
  (5)温度和湿度。由于机房内的设备大部分均由半导体元器件组成,它们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及时把热散发出去,循环积累的温度就会加速设备老化,导至设备出现故障,过低的室温又会使印刷线路板等老化发脆、断裂;相对湿度过低容易产生静电干扰,过高又会使设备内部焊点及接插件等电阻值增大,造成接触不良;为此,机房内应配备高效、低噪音、低振动、足够容量的空调设备,使温、湿度尽可能符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一般空调参数为温度:夏季23±2℃,冬季20士2℃,湿度45~65%;同时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使机房有一个清新的操作环境。
  (6)空气质量。为确保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在机房建设中为机房提供符合要求的场地环境,机房内的新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清新的新风提高机房的洁净度,使机房保证正压,并提供新鲜空气。新风应满足两个指标:其一,是每人每小时40立方米;其二,是应占空调系统总风量的5~10%。因此,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
  
  4 加强服务器的软件方面的管理和维护
  
  (1)备份工作站系统目录和工作目录任何一台工作站都有对工作目录的部分权限,一些学生对工作目录中的某些目录或文件随意的修改、删除或其它操作,都有可能使得某些工作站不能再登录操作系统,而对于操作系统目录可以设置读取权限,这可以对系统目录起到保护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应在服务器设有共享的驱动盘或文件下对系统目录、工作目录,以及其它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恢复过来。
  (2)权限的控制对于服务器的权限尤其重要,一旦破坏了系统文件,服务器就不能正常启动。服务器最好设置登陆系统密码,而工作站的系统目录,设置读取权限更为安全,工作目录设置完全控制权限,再可设置一个驱动盘或文件夹作为学生用于保存文件。该驱动盘或文件夹应具有完全控制权限,这样便于管理人员更好地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3)清理垃圾文件每一堂课结束后,学生都保存了各种类型的文件在服务器里。如果不及时的清理这些垃圾文件,时间一久,垃圾文件越多,占据的硬盘空间越大,对服务器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5 硬件设备的管理
  
  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所以硬件的损坏率也比较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作,提高设备的正常工作率,硬件设备的及时维护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如下:
  (1)建立硬件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与及时维修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
  (2)利用机房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来降低硬件的损坏率。如在实践教学部的老师的努力下,目前机房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内的各类考试系统均采用了自己开发的服务器收发卷的一套考试系统。大大改善了软盘驱动器大量损坏的状况,同时也有效地提高考试和阅卷效率。
  (3)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8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