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与水的交响:新长沙站设计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春舫

  设计构思
  
  1.一个体现所在城市环境特色的建筑
  “三湘四水”代指湖南,体现出地域环境特色;“山水洲城”则是长沙市的别称,更加生动地表达了在湘江两岸,橘子洲头,长沙作为国家生态城市的环境特征。
  本方案提炼出“山与水”的形象特质,作为建筑形式与空间的主题――“山与水的交响”。
  新长沙站将成为浏阳河边一个优美的景象,仿佛从岸边自然生长出来,融入所在环境,为远方的客人献上一张极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2.一个能有机生长的建筑
  本方案充分考虑新长沙站分两期实施的这一重要设计条件,二期站房与第一期的过渡与连接完美无缺,二期建设不影响一期的正常使用,形成由西向东沿轴线方向有机生长的总体布局。
  
  3.一个体现当代车站设计理念的建筑
  (1)功能性采用“线侧与高架”相结合的方式,体现“效率第一”的原则。
  (2)系统性:建筑融入城市规划之中,并突出其中心地位,站内交通与城市交通实现无缝衔接,形成高效的立体交通枢纽。
  (3)先进性:采用“公交化”、“机场化”的设计理念,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4)文化性体现长沙作为一个国家山水园林城市、“山水洲城”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新时代精神。
  (5)经济性节省城市用地,强化建筑节能,减少地下工程量,缩短施工工期。
  
  总体规划
  
  1.规划理念
  在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内,全面整合城市交通道路及功能区划分,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了新长沙站的总体布局方式,其主要特点为:
  ①由西向东拓展城市空间轴线,形成新长沙站与东、西广场及浏阳河风光带,磨盆洲的空间轴线序列。
  ②调整轨顶标高及室外场地标高,形成高架站场,使东、西广场在地面层贯通,形成整体。
  ③将红旗路局部下沉,形成完整的临浏阳河的生态广场,突出“山、水、洲”的环境特色。
  
  2.功能分区
  按照总体布局思路,规划用地由西至东划分为:西广场(主要人流集聚广场)→新长沙站站房→东广场(生态景观广场)。
  站场用地由北至南通过增设的道路划分为左、中、右三块,中心部分用地为站场站房及广场用地,左、右两侧为附属用地及发展用地,可大量节省城市土地减少开发强度。
  西广场面对城市中心区方向,是一个接纳人流的主广场,长途车站及公交车站位于其中;东广场面向浏阳河风光带,是一个城市客厅,一个生态景观广场,将新长沙站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3.交通规划
  (1)在站房南北两侧增设东西走向的道路,与新花候路、红旗路形成围绕站区的交通环线。这一交通环线采用单向路,逆时针方向,主要为各类车辆进出停车场和站前下客提供方便。
  (2)西广场和高架站场下的空间,分设各类停车场,泊位充足,便于进出站旅客使用,并实现人车分流。
  
  功能设计与流线分析
  
  高架层设置候车厅及服务区。候车厅分为并列的两个,候车厅之间是玻璃顶覆盖的站台空间。候车空间与站台空间采用玻璃幕墙分开,没有视觉障碍,候车厅的旅客可清晰俯视站台。
  我们采用“绿色通道”进站模式,旅客可自由选择进入候车厅或直接经绿色通道进站。这种“通过式”进站模式,满足旅客便捷、高效的需求,是现代车站向“公交化”、“机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站台层在西广场设高架平台,车辆可直接到达,人流则通过缓坡道从广场直接到达高架平台。180m长的带状大厅作为进站广厅,进站广厅内设售票厅和基本站台候车厅。贵宾候车及软席候车分设两侧,配备专用停车场。
  地面层东广场进站旅客通过自动扶梯直达高架候车层,与出站人流互不干扰。出站人流由到达厅向东、西两个方向疏散,便捷地到达地铁站、出租车上客点、社会停车场及公交站和长途汽车站,步行距离简短。
  
  建筑造型与风格
  
  我们强调新长沙站的地方特色,强调建筑形式与所在环境的共生关系,长沙是极具特色的“山水洲城”,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我们将山峦的起伏曲线提炼为站房形式,形成“山”与“水”的曲线,互相映衬,协调统一,与周围的自然山水相呼应。
  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体现在我们的设计之中。变化的曲线屋面形成变化丰富的室内空间,与功能需要同步,与旅客的步行流线同步,具有自然的引导性,使旅客在站内空间内具有明确的方位感。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车场总用地面积为43ha(不含广场)
  2.总建筑面积:201218m2其中客运用房:49280m2
  3.站房基底总面积:71127m2
  4.广场总面积:362500m2
  5.广场绿地面积:161950m2
  6.各类停车场面积:84900m2
  方案设计人:李春舫 熊伟 朱靖 万倩 王力
  
  作者:李春舫,中南建筑设计院 副总建筑师
  收稿日期:2007年2月5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1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