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教学设计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靳光玫

  摘要:目前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多地关注教材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侧重于如何教,较少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本文针对地方高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地方性”、“有特色”和“应用型”三个立足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 应用型 会计教学
  一、前言
  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高校就业率按高低情况依次为: 985高校、高职院校、211大学、独立学院、科研院所和地方普通高校,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就业形势上的尴尬。地方高校面对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出既有别于传统办学理念下的科研学术型人才,又有别于普通职业院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要重新定义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紧紧抓住“地方性”、“有特色”和“应用型”三个立足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多地重视教材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侧重于如何教,较少关注意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遵循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就是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本文立足于教学模式设计要关注价值创造和教学效果的两个基本点,详细阐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使地方高校会计教育与应用型、有特色学习环境相适应,为会计学专业课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会计教学过程一体化改革方案设计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行启发式教学,全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对会计教学过程一体化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分析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学生主动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立思维和见解;对教师每一节课教学效果的考核,首先关注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日志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整体和局部的教学目标是否相得益彰。
  三、仿真教学情境与各种教学媒体手段方式有效融合
  这一部分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在应用型目标指引下,应发挥好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基础会计为例,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较为抽象的记账原理、会计分录,并如何将其应用到工业企业的资金筹集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的核算中;各种支票、汇票、发票如何填制和使用,各种财务报表如何编制填制等,如何使这些抽象概念为学生真正理解,所学为所用这是会计教学改革要考虑解决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此,可采取仿真教学情境与各种教学媒体手段方式有效融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借用网络技术、多媒体、图形、文本、动画、声音等辅助手段直观立体讲解知识点,摒弃传统黑板教学教师上面写,学生下面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仿真教学主要是会计模拟实验,往往是授课教师特定一个工业制造业,选取某一月份业务并规定好业务核算空间和时间,业务类型单纯、直接,五人到十人为一组,学生机械提供一些原始凭证,或直接用语言表述出具体的经济业务内容,这种非真实的核算环境使得实践教学课程又变成了教师全程讲解分录、学生被动完成任务的“填鸭”式的普通理论课程,学生得不到独立锻炼。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充分利用高仿真会计模拟实验室,健全完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整个实验过程在实验室管理员的有效监督下进行,明确指导教师权责和学生独立完成操作规范要求,实行双考勤双考核。
  在硬性制度规定约束下,还要相应加强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软实力”,克服简单模式下机械做账的枯燥性,让学生感受到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的转换,在原来记账、算账、报账的基础上,全面对企业进行资金管理、人员工资核算、资产管理、投资收益等进行分析,同时增加财务管理、审计学、经济法等学科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承担模拟岗位职责,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实践课的意义;还可以结合不同分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行业或多元化经营企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全班共同完成某一企业的经济业务。
  四、会计课程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选择的探索
  以应用型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如何打破原有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取以模块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关键,即以职业工作岗位技能训练为单元,以单元组成模块、单元训练实现模块全新的教学模式。目前理论界对学习方式改革研究十分重视,在一些大学都设有学习改革指导小组。必须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学以致用”。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会计学习,可以效仿营销专业模拟商务谈判、品牌营销等情景,根据与会计打交道的各种岗位要求设计不同的角色,主要情景模式设计有别于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偏重经济业务的填制完成,附加职业化的语言和会计人员解决问题的流程,寓教寓乐,使课堂教学更加综合,更加丰富,增强学生课下主动整合收集资料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能,也锻炼其与他人沟通协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对多种能力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将企业上岗职业培训课程引入课堂,聘请职业讲师讲解,这样学生可以直接了解并感受企业实际场景流程,充分了解课程与自身职业化成长的关联,消除就业恐惧感以及对学业产生的迷茫,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步入职场和自主创业的信心。
  抛锚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建构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只需要在共同的聊天室、BBS、微信圈进行一定课时限定和课题内容限定,学生自主组织设计模版、讨论课题,自发制定学习进度以及评价指标,在实施中没有过多约束、规则,对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不高,可展开想象思维,随意发表见解,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会计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五、多元化考核方式与弹性学分、学制相结合   事实上,什么样的教育结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最终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会计教学模式由“应试教学”向“应对教学”转变,应以求职时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为课程考核目标,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有效结合在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以证书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此,应建立分阶段完成学业,多元化考核方式与弹性学分、学制相结合,职业导向和终身教育体系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实行弹性学分学制才能形成多元办学体制,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应用型职业教育计算学分应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学校要允许学生根据职业偏好、自己兴趣跨专业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学生实践工时和学习学时交替、分阶段、分学制完成学业。有效地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等考试学分相互转换,建立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职业实践为导向、模块课程为主体的实践性专业课程体系,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多元、全面的考核。
  六、实现会计学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和学生的“双导师制”
  会计学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和学生的“双导师制”一直是各地方高校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如何能把“两双”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校内专业课教师、校外导师和学生良好配合,资源合理利用,既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又能使理论更加深入,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目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对于教师的学历要求基本上是硕士或博士,并且有年龄限制,这些限制条件造成很多教师是出了校门又进校门,一直是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缺乏自身实践锻炼,为此,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审计师、精算理财师等资格证书,形成会计学专业教师架构 “双师型”结构,相互补充、灵活的弹性用人机制,努力打造服务教学的双师教学团队;与企业长期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更好地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使他们在增强自身实际工作经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完善教学知识;同时形成长效晋升机制,在职称评审、职务晋级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不应仅仅局限在最后毕业实习阶段,应从一入校正式学习专业课知识开始,就要有校内专业课教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双监督、双指导,双导师制度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职业技能,也能有效促进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推动校企双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和就业压力,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会计教学必须与实际就业岗位技能素质要求相挂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校外导师单位业务活动,了解企业文化,为早日成为职业人做好准备。为保证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双考核的人顺利实施,地方高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体系,避免走形式走过场;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要采取相应政策,调动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的积极性。
  无论实施哪种教学模式,只有实现了价值创造和可观教学效果,才是有效的。本文根据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和会计学课程定位,遵循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发展院部特色教育,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新目标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能使会计教学有新的突破,实现会计教学的应用性目标,有较强推广价值。另外对“双师型”“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如何进行有效评价还需更进一步的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J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34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