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作文教学要根植于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申玉琼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使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吮吸生活的乳汁,为生活而作文,为生命而歌唱,体验到一种酣快淋漓的快乐。
  
  1 链接生活――丰富体验
  
  作文教学必须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把习作与生活链接起来,在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生活,增强积累。
  1.1 引生活之水,灌习作之园。以文化为食粮,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素材,这样日积月累方能生悟,笔下灵活运用点缀的妙语;以生活为课堂,引导学生领略自然景观,关注社会动态,开展课外活动,布置“生活作业”,体验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社会美。
  1.2 开课堂之门,进生活之园。在习作时间上,从单纯的作文课堂中拓展出去,开放习作训练的机会;在习作空间上,要从单纯的学校教室拓展出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如组织学生参观等;在习作方式上,要从单纯的“写”的训练中拓展出去,把写作训练与实际的语言文字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读中写”“玩中练”“用中作”。
  
  2 捕捉生活,抓住灵感
  
  尽管大自然奥妙无穷,社会生活色彩斑斓,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但由于小学生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流水般悄悄溜走,所以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2.1 捕足精彩瞬间。引导学生投入精彩生活的怀抱中,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用明亮的眼睛随时地拍摄无数亮丽的风景:春天的暖和,夏日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白云悠悠飘荡,鲜花吐蕊绽放,草儿扭腰跳舞,风儿来回拂动;清早喷薄的晨雾,晚上皎洁的月光等定格许多美好的瞬间,引发更多美好的回忆,作文会因生活的回放而更加精彩。
  2.2 指导有意观察。由于学生阅历少,观察力低,无法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审美属性,需要教师加强观察的指导。让学生去摸一摸爬行蚯蚓,感受生命的灵动;摸一摸父母额上的皱纹,感受生命的沧桑;摸一摸美丽的花儿,感受生命的美好。让学生亲手种植花划树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亲自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亲身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
  2.3 追寻信息、足迹。我们的身边处处皆信息,像黑板报、墙报栏,翻阅报纸、杂志,收听广播,欣赏电视节目,通过电脑上网等都是一种阅读。这种阅读不但为学生展现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还能让他们了解信息,捕捉信息,掌握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这把钥匙,为学找开“作文”之门。当他们准备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与爱好,从丰富的资源中提取,优化组合、精心加工,而后进行再创造,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来。
  
  3 表现生活――生动表述
  
  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唯有如此,作文才会有情趣,有感染力,表现力。
  3.1 在感受点着笔。有位教师春游前让学生一定要用眼睛捕捉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作文课上,她让学生定格最喜欢的一个镜头,用语言描述出来一句话,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只见学生神情兴奋,奋笔疾书,自由、流畅地展示着自己看到的最动人的一幕。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选取生活中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某个精彩画面进行描述,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幅精彩的生活特写。
  3.2 在言语上着力。新课标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表达真情实感”从这些表述可见,就是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试着去回忆经历过的事件,欣赏那些美好的东西,发现触动自己内心的事物,并试着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去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畅谈自己的认识感情,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实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作文中质朴纯真的话语,是心灵的自然流淌,让人感受到学生的心灵是透明的,写话也是透明的。
  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倡导生活写真。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亮点”拔动学生心里的那根敏感的“情弦”让孩子们在感情最丰富,最需要发泄的时候,用笔记下自己最想说的话。此时此刻,学生激情飞扬,情绪高涨,这时的写话也必定是最真,最纯、最自然的,当然也会写出更好、更好、更真实的生活作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2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