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07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及08高考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伟

  【摘要】 高考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甄别、选拔考试,对历史教学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站在国家民族兴亡的高度,以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转变观念,认真落实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展望
  
  今年是江苏普通类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三个年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改革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历史学科而言,借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它考出了学生的自信,考出了历史学科的地位,考出了历史教师的尊严”。应该说这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国家、社会对历史学科重视、创新的结果。随着07年高考的尘埃落定,08年高考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展示的开篇之年,我想,一定会给我们更多惊喜。回顾07展望08,有益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也有益于我们下一步的历史教学。
  下面我就07年的江苏历史试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1 就历史学科而言,重点史实的把握,仍是学好历史学科的第一要义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掌握重要历史知识,永远是历史学科的主要目标,是绝大部分高中教师不争 的共识. 这说明在我们的历史复习中,一定要以主要的历史知识为核心,通过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概括其产生和发展的变化与表现,归纳其产生和发展变化影响等方式,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一次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务的原因的能力,就这一点而言,说让新课程改革下的理念有所异议,但我们应坚决摒弃亲自始终能力的现象,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传统教学的方式辩护,而是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不重视重要历史事实的把握,也绝非是一位合格历史教师所为,纵观07年历史高考试卷,很多学生考完的第一感觉就是总体难度不大,考察的内容都是复习中的重点,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难题,平时备考的重点内容,都基本涉及.从题型来说客观题考得较细,切入点小,难度不大,都属于基础知识。主观题比较活,体现了一定的能力意义,注重了与新课程的衔接。刘道大体分别考了,王安石变法,党的八大,极易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儒家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中日关系,大国崛起,这些问题及时教材重点,也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所然说今年的历史高考题,创设了许多新情景,出现了许多新材料和图片,但只要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都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旧历史学科而言历史知识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能力培养因素,和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提升因素。
  
  2 注重学生的发展的热点问题的考点化
  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说历史课程从强调历史教育的社会本位,转向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建国以来,变化最大的一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提出也是为了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所然说今年的历史高考题创新不足,但已经体现了新课程的转变,注重于新课程的衔接。题目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图文并茂,从客观提到主观题以图表,原始材料,表达历史信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接见了广东上海市卷的特点,注重对心情进行材料的运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更加注重考察考生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实体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考点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这是一个较好的“变”但以应有一个度的把握,其中图表形式题,因图片承载了大量历史信息,因此,图片选择题在近几年高考历史实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07年江苏高考有五题(2、4、6、12、21)。图片新选择题多以历史文物、人物、地图、漫画的图片为依托,综合考察了学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和历史阐释能力。而且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要求。如地图型(4)、文物型(2)、漫画型(21)都有设计。文字型选择题2007年江苏高考有6题(1、10、15、17、18、19)。它的特点是在提纲中引入历史原始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思考题更富于历史韵味,给考生潜在能力和素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时,也更有利于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历史的时效性,整天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当然也就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学摒弃死记硬背的做法。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只是迁移能力。
  
  3 对08年高考历史科目的几点认识
  3.1 课改与教改的关系定位。对于这个问题,在今年暑期举办的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来自江苏沛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刘洪才老师引用了聂幼犁老师的话为此作了最好的解释。聂幼犁:“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准备做的、等着做的和等着看的人都开始关心高考这一事实上的'末日审判',……高考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了课程改革的焦点。因此高考必须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使那些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到较好的成绩,使那些不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不到好成绩。因势利导,借'迎考'之力,克'应考'之弊――考试的竞争就可能转化为按课程标准教学或学习的竞争,课程标准才可能真正变成教师、学生内在的学习宗旨和标准。” 这段话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高考应当成为课标忠实的“仆人”和有力的“杠杆”。从而起到保护和巩固可该成果的作用,形成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课改与考该的关系应当是契合与互动。
  3.2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执教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历史教科书为主要信息资源,结合其他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的信息,指导学生自学,培养他们收集资料、甄别史料、分析解决为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如黄牧航老师所说:“新旧高考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观'与'教材观'的不同。旧高考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高考强调的是课程观,即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教学和命题。”这里需要明确两点:①学生要清楚教材只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②教师实行课程最大最主要的资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3.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广东作为第一轮新程改革的试点省份,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研究和把握上海、广东两地的高考试卷对我们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就广东和上海两地07年高考历史高考试卷我认为以下三点应引起我们注意:①主观题的考察注重贯通古今、关联中外,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②把研究性学习融入试题,全方位体现三维目标的大臣。07上海第35题引入史学方法就是最好的例证。③命题者运用了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创设了许多与历史史实相符的“新情境”。其内容与考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相关,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高考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甄别、选拔考试,对历史教学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站在国家民族兴亡的高度,以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转变观念,认真落实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收稿日期:2008-03-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