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应用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黎迪

  【摘要】长期以来,在资产减值的会计实务中,资产、利润不不符合实际的现象在我国企业中相当广泛。鉴于此,本文拟从资产减值会计的问题入手,首先界定和分析了资产减值这个基本概念。其后,沿着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现状展开思考,认为企业并不能防止资产减值的发生而只能尽量客观地进行披露,以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最后,本文第四部分将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现状提出若干改进意见。
  【关键词】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实物界关注的焦点。尽管资产减值会计在西方发展已久,但是由于受制于我国传统体制的惯性和主客观多方面原因,对于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我国仍然是生疏的领域。笔者针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特点及现存的问题展开探讨,根据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国外资本结构研究现状及评述。早在20世纪后期,所有涉及长期资产的国际会计准则已对资产减值作了规定。1998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理事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议,会议批准了IAS36,并于同年6月发布。2004年3月,IASB发布了修订后的IAS36。新准则根据对2002年3月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建议做出了修改,并于2005年1月1日起生效。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在资产减值会计方面的规范同样始于存货、应收账款等短期资产,但总体上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八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且把资产减值明细表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纳入会计报表体系。我国财政部在借鉴IAS36和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践的基础上,于2006年2月16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二、资产减值概述
  (一)资产减值的含义
  资产减值是指在非预期的、偶然状态下,由于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的方式或范围发生改变而导致资产使用价值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其现有的账面价值。。
  (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确认标准
  目前,主要有三个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标准,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永久性标准指只有在资产发生永久性减值时才予以确认。可能性标准指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但难以确定可能性大小以及确认时点。经济性标准指只要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时就确认减值损失。经济性标准在确认标准时不用对是否永久性减值进行判断,便于操作、易于理解,也能够反映出环境变化对资产价值的不利影响。
  三、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减值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减值的判断。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可以将资产减值的迹象分为外部迹象和内部迹象。内部迹象企业可以通过自身拥有的信息来判断,而外界无法观察得到,也就达不到对企业的掌控。多年的实践已经证实该规定对资产减值的判断缺乏可操作性。
  资产减值恢复问题。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个别短期流动资产如存货除外。资产减值会计对减值的资产按照现行价值的重新计量,其目的是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故资产价值发生变动是正常情况,若规定资产减值一经确认不得转回,也并非长远的决策。
  关于可收回金额确定的难题。新准则要求经管理层批准的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的最新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以及在以后年份有稳定或递减增长率的基础上,保守地对以后的现金流趋势预算进行了限定。这些规定在理论上确实提高了计量的可靠性,但在实务中,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对于企业来说仍然非常困难,尤其是当对使用年限已经在五年以上的固定资产进行预计就更加艰难了。
  (二)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难度大
  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问题。新准则和IAS36都采用了多项计量属性。但该计量属性中,需要估计的信息很多,这就和历史成本的原则相违背。估计时缺乏可靠的依据,不确定性强,可信度不高。
  现金流量预测规定过于原则。不同的折现率使未来现金流量、时间分布变得不确定,企业在确定单项资产或资产组使用价值时,折现率难以确定。固定资产属于不同的企业,而企业的负债能力各不相同,折现率代表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同时也反映了评估资产的特有风险。在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已经调整了资产特定风险的,估计折现率时就不需要把这些特定风险考虑进去。
  四、资产减值会计改进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出台,统一了原准则下资产减值的分散处理,但从实务来看尚有缺陷。首先,应尽可能明确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严格确定可能导致会计信息模糊和失真的处理方法,缩小人为判断误差。其次,在确认和计量上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减少操纵利润的机会。最后,尽可能披露当期资产减值损失的发生、冲回及在报表中的列示项目,对无法在表内披露的信息,应在附注中注明,对于市价的确定也应分别披露。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无论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坏的,都需要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下功夫。首先,改变国有股持有者缺位的现象,完善所有者控制权应。其次,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监控力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两权分离。最后,加强培育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通过激烈的竞争对高管外部监督。
  (三)强化公司盈余管理
  从利润指标的构成来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除受到了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多个因素的影响,而这些正是公司调节盈余的主要渠道。如果考察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时把非经常性损益和经常性收益结合起来,将会有助于抑制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行为。
  五、小结
  目前,虽然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在实务中面临了不少的窘境,但每种新兴理论的发展都经历着“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资产减值会计也不例外。解决这些问题还要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完善的减值理论和会计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需要有关专家在理论与实务中的不断探索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监管机制的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 会计学导论[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57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