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家族企业的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中国管理职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家族式企业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着公司治理模式的管理转型。通过引进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分离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公司管理的制度化、专业化和正规化的职业化改革。本文首先通过介绍家族式企业及其弊端分析了职业化的必要性;其次,论述了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并最后为企业的职业化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家族式 职业化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目前,我国内地大约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其中有80%以上的属于家族式企业,而在世界范围内,比例也高达65%―80%,世界著名的500强企业中,也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家族企业,比如:沃尔玛、福特和杜邦等,所以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家族式企业都在大量和顽强的存在和发展着,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2007年数据显示,我国家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0%、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家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和日益全球化,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企业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家族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纯粹的家族式企业只能在一些行业、一定范围内有着有限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真正主角。当市场经济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完全有家族成员执掌的封闭式企业管理的弊端就日益呈现,比如,权责不清、效率低、决策专治、沟通阻碍和创新缺乏,都成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家族式企业,同时又有10万家死亡,有60%的家族企业在五年内破产,有85%的家族企业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可谓“成也家族,败也家族”。面对经营管理上的重重困难,家族企业正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进行着变革,通过职业化的改革,实现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走上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中国家族式企业职业化改革的现状
  
  职业化改革就是管理的机制化变革,用共同诉求的企业制度代替企业精神主导的运行机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则来经营管理,实行法治而非人治。在我国的家族式企业里,职业化的重要标志就是非家族成员胜任公司高级职位,并得到共公司的信任和重用,在家族企业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管理经验,促使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可行化,给公司注入活力和生机,提高公司的竞争力。然而职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建设,尤其是股份制改革的推行,企业的职业化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适应的范围广大
  从大公司到小企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子公司到母公司,都在根据自身的情况推行者职业化的改革,用职业化的团队代替一人当家的经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获得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推行的速度较快
  随着人们对职业化认识的不断提高,对自身企业发展限制的细致明确和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日益形成,我国家族企业的职业化改革速度较快,76%的上市公司都已经实现了职业化的改革,实现了职业化管理的转型。
  
  (三)职业化程度受限
  家族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弊端,不能很好的充分发挥职业化优势和资源;职业经理人本身的能力和品行有限,不能真正得到企业的授权信任;再加上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律的不完善,限制了家族企业职业化程度的提高。
  
  三、中国家族式企业的职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从世界各国家族企业的演变来看,家族所有、家族经营和家族管理存在着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也就是逐步放开企业管理权、家族经营权和家族所有权,家族企业采用非家族式管理,引入职业化管理是必然的趋势。据浙江家族企业的调查显示,14 5%的受访者希望由子女来接管公司,38%的希望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公司,另有一般人还没有想好,这意味着家族企业更加倚重职业经理人走上可持续的成功之路。然而职业化之路不是―触即成的,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出现了很好融合,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多比较紧张的关系,其中,企业职业化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一)用人不当
  企业的用人不当,有两层意思,一种是用上缺乏职业道德和品行不洁者,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违反公司的价值观,自私自利;损害公司的正常利益,假公济私:侵占公司的资产股权,自立门户,都使公司在用人的人品上经常失误。另外一种是用人的能级和岗位匹配失灵,高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低能级的放在要位上限制了工作的提高,结果都是使公司经营受损。
  
  (二)信任不足
  我们的企业家在改革的过程中,经常是“叶公好龙,非真爱也”,他们对外来的职业经理人授权时非常的不信任,而正是这种不信任,使他们无法并肩作战,共同为企业的目标而奋斗;同时,不信任也打击了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总感觉是公司的打工者,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尊重和重用,无法融入到公司的文化中。
  
  (三)目标错位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经常出现目标错位,给公司的计划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企业主在制定目标时,都要考虑目标的长期性、时间性和风险性,追求企业的长期价值长期最大化,然而他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又非常迫切,希望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把企业的经营的业绩提高上来,加上职业经理人,他们对展示自己的才能非常的渴望,希望自己的职业能力受到企业的肯定,使得他们更加重视企业的短期目标。由于彼此目标的重视点不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经常失效。
  
  (四)文化不融
  家族企业的“家文化”导致了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天然的封闭性,本能的排斥职业经理人的引入,由于存在特殊的关系,家族企业的裙带关系比较盛行,成员在家族企业的重要性取决于其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家族企业常常出现“任人唯亲、任人唯内”,而对有才华的人却进行抵制,本能的维护着家族企业的传统和认识的隔绝,宁肯管理有危机也不聘请他人,宁愿努力培养自己的成员,也不直接引进外来人才。
  
  (五)结构限制
  家族企业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仍然保留其组织结构,集权式的封闭式管理,限制了职业经理人才能的发挥。其内部又有很多利益集团,管理者夹杂在复杂的家族感情关系里,不能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给管理者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同时,企业由于缺乏规范的制度而管理体 系,企业经营的“随意、随性、随机、随时、内外有别”的情况经常出现,都无法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的才能和专长。
  
  四、中国家族式企业的职业化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1.重视企业的职业化是根本
  企业应将企业的的职业化改革由战术层面提高到战略高度,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行职业化进程,并不断的健全职业化的管理体系,完善职业化的制度支持,为其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平台。针对企业职业化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限制性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解决方法,才能顺利的推行企业的职业化改革,使企业走上现代企业的成功管理之路。
  
  2.引进合格的经理层是核心
  企业要做好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正确的引进和使用合格而又可靠的职业经理人。首先,要清楚的界定企业的需要和招聘的目的,根据能岗匹配的原则,明确所需的人才素质的标准;接着,考查对方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行,必须是具有诚实、可靠和富有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最后要查验对方的专业理念水平和实际能力,以便确保招到企业所需要的经理人,打造强健的企业管理层。
  
  3.融合彼此的文化是基础
  企业文化和经理层的彼此文化的融合,是企业职业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企业的高层,要转变落后的、消极的观念,接受职业化管理的新思想和新理念,鼓励并亲身支持企业的职业化改革。在公司在职业化的改革中,改变‘权责不清、”“责权不符”和“管理混乱”的现象,实现程式化管理和规范化决策。同时,对于职业经理人,也要积极主动的适应企业所特有的宗旨、规范、精神、道德和价值观,在文化冲突和内部矛盾时,仍能做出一定让步,继续向公司的目标而奋斗。最好是彼此根据企业的变化和发展要求,建立起先进、科学和积极作用的企业文化。
  
  4.变革组织的结构是关键
  变革组织结构就是要加强公司的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建设。在制度方面,建立开放、明晰的股权结构,适度的授权和分权体系和制度化决策和控制体系,从而保证决策的程式化和科学化,用法治代替人治。在规范化方面,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决策、管理、财务、人事等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用“规范化管理”代替“人性化管理”;在专业化方面,实现企业的合理专业的分工,做到权责分明,职责相符,改变家族企业权责不清和管理混乱的现象。通过变革组织结构,来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垫。
  
  5.实施弹性的管理是方法
  弹性管理是指在企业在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时,注重对工作授权、目标规划和绩效考核上,保持弹性,给职业管理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弹性也有一定的限度,以便能规避职业经理人管理失误的风险。在刚引进职业经理人时,由于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得到同事的认同,所以企业主要在外部职业人上任初期给与支持和引导。并在今后打破内外有别的用人机制,让职业经理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建立有效的授权体系,同时,在目标制定和绩效考核上,能够给职业经理人更大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和发挥余地,更加注重企业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和长期价值的最大化。
  
  6.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保障
  家族企业必须建立有效而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度。实现职业经理人的薪酬与公司的销售、利润和自身业绩挂钩,必要时也可稀释股权,实现员工的持股制,为激发其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提供动力和支持。在实施激励的同时,也要加强内外部的约束,用公司的章程、行为规范和合同制度,对职业经理人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要进行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新春.职业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的治理Ⅲ.管理世界.2003.59―67
  [2]聂艳.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浅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8―32
  [3]李亚.家族企业公司治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006.75―76
  [4]谢裕娟.家族企业的职业化管理之路[D].时代商贸.2007.34―37
  [5]王展.李晓波.论家族式企业的职业化管理企业管理.2007.12―15
  [6]严红陈鹏.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信任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8.15―17
  [7]周文利.我国民营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与约束机制[J].现代企业.2008.37―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564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