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激发学习动机的原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动机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就的要素,教师想改善其教学效果,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深刻了解,并积极有效地去激发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 行为 激发
  
  动机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就的要素,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问题有三:(1)这项工作任务我能够成功吗?(2)我在这项工作任务上有希望吗?(3)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成功呢?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希望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工作任务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成绩;我们希望学生相信只要采用良好的学习策略就会使学习成功,而不是选择避免失败、保存颜面以及自欺欺人的策略;面对学习困难时,我们希望学生要集中力量尝试去解决,不要过分焦虑和烦恼而僵化了思想。
  教师为维持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1)课堂教学必须是有组织的并且能够避免经常遭受干扰而中断;(2)教师必须有耐心支持学生,避免仅以惩罚、责骂、或羞辱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过错,而应将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学习工作必须具有合理的挑战性;(3)学习任务必须是值得的,如果要求学生辛苦地记诵从来不会用到的名词定义,阅读与其生活毫无关联的文章,学习一些只是应付考试的材料,或重复做那些已经了解的工作,这些都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遵循以下几项激发学习动机的原则来帮助学生获得信心,肯定学习价值,从而愿意积极地参加学习。
  
  一、建立学习导向的环境
  
  学生在学习导向的环境中才会有学习的意愿,能够持续不断地努力以获取成就却又不会感到焦虑,经常会有成功的经验;虽然有时失败,但那并不是一种惩罚,而能记取那是努力不够所致的教训。这种学习导向环境的建立,首先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能够集中在学习活动上,因为个体利用感官接收信息时,并非对环境中所接受到的一切刺激特征悉数接收,而是有选择性的,如果注意力不够或分心,信息立即消失而无法产生知觉经验,因此,选择性注意是学习的要素。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则可很好的加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教学单元中的问题或重点所在,适当的教学环境布置,利用教学媒体,提出问题讨论,但不直接提供答案等方式。其次是协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因为人是一种能主动积极处理信息及寻求刺激的有机体,其思想影响着行动,因此欲建立学习导向的环境,必须激励学生的学习意愿。最后要避免学生产生过高的焦虑,虽然焦虑有助于努力学习,但是过度的焦虑易使注意力窄化、反应迟钝、缺乏应变能力而降低学习成就,阻碍学习的动机。
  
  二、善用学生的需求及内在动机
  
  学生寻求满足的心理及成长需求的活动,需要教师给予良好的辅导和指引,使其学会利用社会的方式满足其需求。教师应透过社会接受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满足他们的需求,也以同样的方式顾虑到诸如好奇心与能力之类内在动机的满足。根据马斯洛理论,当学生感受到生理、安全、爱与自尊等匮乏需求之一时,他们就会尽力使之满足。因此,教师应以多样化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及学习活动与这些匮乏需求的满足产生关联。例如,指点学生如何为工作的准备而学习语文或数学将有助于他们生理需求的满足;对低自尊的学生多鼓励,帮助他们了解教室情境以提高自尊。至于自我实现是一种成功动机,其作用类似于能力及成就需求,教师应给予学生增加自行选择学习活动及利用自我实现的需求设定自己的成就标准的机会,协助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计划去学习,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我实现与能力感。
  
  三、使学生对学科教材具有兴趣
  
  兴趣是个人专门针对某一对象活动的内在倾向,是有利于学习的重要因素,可以使学习活动趋向于积极而产生良好的效果。每个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教材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偏好,学生对某些学科教材兴趣缺乏时,往往会构成适应上的不良,因此使学科教材具有趣味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将兴趣转变成内发性动机至为重要。教师对任教学科的酷爱、学生对所钦慕者的学科教材所表现的兴趣与嗜好、使学生与当前所关注的需求和教学内容产生关联、指出熟习该学科之后的价值、安排学生从事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与学科教材有关的活动以完成制定作业等功能,这些都会使学生对学科教材产生兴趣。教师可使用书本、视听媒体及立体教材等各种材料来增进学生的兴趣,而非仅靠一本教科书;提供助手做观察、示范、模仿、阅读、听讲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不是只靠阅读或听讲。活动时间在适当的长度之后就应更换,避免相同的活动持续太久,允许学生选择活动及按照多数学生的意向改变活动,举行实地参观旅行及校外活动也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帮助学生设定及达成切合实际的目标
  
  目标设定之后才会使学生投入达成目标的努力,从而促进针对目标的学习活动。预期价值论的观点期望对行为激励,有赖于个人对增进达到目标的期望及目标对他的价值。目标设定如果不当,往往会削弱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协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具体的,及在短期内可能达到的目标。对于目标设定得较低的学生,应鼓励其在一定时间内逐步提升目标,使目标具有挑战性而激发学习意愿;当学生所设定的目标不切实际时,宜鼓励他们作调适,教导学生制定每日或每周的学习目标并利用专题共同讨论目标达成的可能性。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根据对学生的仔细观察与了解,来协助学生订立合理及可达到的抱负水准,以免过多的失败经验影响学习动机。
  
  五、帮助学生增加承担学习活动的责任
  
  学习活动的自我控制及自我规范可促使学生考虑他们将如何学习及努力到何种地步。自我规范意味着个人愿意将时间心力花费在学习活动上,而不是只为获得外在的奖赏,意即自我控制的学习获得是强调个人的归因,要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鼓励学生发展内控的特质或作内在的归因,使学生相信努力才是成功的主要来源。由于学生背景与兴趣的方向不同,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地追求进步,提高自我强制感,培养挫折容忍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增加承担学习活动的责任。
  
  六、提供必要的回馈及外在控制
  
  学生经常需要回馈来指引或校正目标导向的活动,回馈是个体的行为反馈后经由任何线索而能觉察自己反应结果
  的作用。回馈可为外来,也可是内生,可由自己直接觉察而获致,也可由他人提供线索而得到,例如学习英语,学生可自行查字典来查核拼音,也可由教师指导。回馈的方式包括教师用口头或以文字对学生的校正,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在教室内回答学生的问题、平常大小考试成绩的公布等等。教师应善加利用这些回馈,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回馈对许多学生来说不能仅止于指出错误而已,他们也需要如何去克服该错误的线索,换言之,教师一方面要确切了解错误在哪里,另一方面也要立即提供正确的模式或答案,如此才能消除错误行为而建立正确行为。
  再者,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动机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性的增强也是有助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赞扬学生的努力、对学生的活动表示欣赏、负面性的批评减至最低、及对学生表示信任等均是社会性的增强,当这些社会性增强与某种特定的活动有直接及立即性关系时就会提高学生参与此活动的内在动机。有些时候,为建立或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使用具体的奖励或惩罚是有必要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624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