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新举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举措对于优化财务管理体制,完善财务制度,理顺工作职能,开启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常态”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 新举措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事业单位)大都以完成特定的行政事业职能为目的,不具有盈利性,资金来源多以财政拨款为主,与企业相比具有独有的特点。“不具有盈利性”往往容易导致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引发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拘限于付款记账,沦为经费收支的“出纳员”和“记录员”。这种传统思维的财务管理方式的弊端在我市逐渐显现,已经完全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今年七月我市财政局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进行了摸底检查,发现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该如何优化管理体制,如何完善财务制度,如何理顺工作职能,如何开启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常态”,需要我们创造性提出“新举措”。
  (一)当前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重传统,轻创新。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受单位领导的直接领导,经费开支权由单位领导“一枝笔”决定。财务部门对经费开支的合理性,甚至是合法性,缺乏话语权。传统观念认为财务部门只要付款及时,记账清楚就行了。长期受此种观念的影响,财务部门的岗位也设置简单,一般只设置会计岗位,有的甚至把财务部门设在办公室下,没有配备专职专人。据统计,在159个事业单位检查中,有99个事业单位设立了独立的会计机构,占检查总数的62.3%。另外,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到目前为止我市尚有个别单位未实行会计电算化。
  2.重核算,轻预算监督。首先,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账务核算轻视预算和监督的问题。有的没有做好年度预算,有的预算的执行质量也不高,甚至有的存在虚假预算的问题,使预算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这些问题影响了单位正常工作的开展,对其造成了负面影响。其次,财政监督不力。财政监督部门将工作的重心多放在了对于财政拨款的审核上,而疏于对财政款项具体使用以及使用效果的财政绩效监督,使得浪费和挪用现象时有发生。
  3.重数量,轻素质。首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多是非专业出身,由其他岗位转任而来充数量。这次检查数据显示:会计机构负责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会计师、统计师、经济师)的事业单位有28个,占检查总数的17.6%;有36个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未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上岗,占检查总数的13.8%。会计从业人员总数为422人,未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数为45人,占比10.7%。这些人员缺乏会计专业知识,整体素质不高;本身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量不大,对于财务管理便停留在会计核算的表面,缺乏钻研专业知识的压力;在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属于后勤科室,财务管理人员提拔重用程度不够,缺乏钻研专业知识的动力。其次,财务管理工作是需要不断更新并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而当前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开展得很少,财务管理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方法理念落后。
  4.重统一轻变化。最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准则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其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秩序的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要除了执行普遍准则外,还应根据单位自身的具体情况、工作内容建立具体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建立起适合自身需要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单位少之又少。于是在出现某些特殊问题的时候,单位便很难快速有效的解决,影响了财务工作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另外,没有针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规范,导致部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随意性强,信息失真,甚至出现违法现象,比如通过设置账外账、小金库,“三公经费”开支列为其他科目等手段,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公款吃喝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破除惯性思维,既要摆脱“速度情结”激进情绪,又要防止“安于现状”消极行为,科学认识财务管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出台新方法新举措积极适应新常态。
  (二)加强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举措”
  1.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根本。财务管理工作不是一撮人做的事,也不简单做着核算的事,它是关系到事业单位上下的系统工作。为了更好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首先,单位领导应该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赋予其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必要时候可以组织针对单位领导的财务专项培训教育,确保领导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再者,单位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关心和支持财务管理工作。只有全体职工上下齐心协力,财务管理工作才能顺畅,财务管理才能出效益。
  2.预算管理是基础,绩效考核是保障。预算工作是贯穿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核心链节,应该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推荐采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等科学的编制方法,细化预算收支项目,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建立健全科学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预算是基础,监督与考核是保障,各方面相互配合,才能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合理有效,事业单位资金才能被有力执行。
  3.完善制度是内涵,增强素质是基本。每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职能有所不同,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也会有所不同,为了确保财务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各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既要符合有关部门总体的会计准则,又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加以创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理念和方法也在进步,财务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也非一日之功,既要结合新制度新准则新政策的出台组织参与专项培训,也要鼓励利用工作之余参加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修。
  三、结语
  “新常态”一词已成我国经济社会的新热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新发展出现新的问题,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常态”,把握新要求,认识新规律,抓住新机遇,出台新举措,谋求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鹏月.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探讨[J].财会研究.2015第1期.
  [2]王礼胜.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探讨[J].新财经界.2012第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622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