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1996年7月以来,随着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对宣传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力度不断增强,职工的参保意识不断提高,做好事业单位社保统筹工作,保证单位在职人员养老金、失业金、医疗保险等各种保险金的按时足额上缴,保障职工的利益,对单位各项经济管理、稳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各项社会保险工作开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对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保统筹工作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社会保险统筹 加强管理 有效方式
  一、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启动,《失业保险条例》已经于1998年12月26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从1999年1月起执行。《工伤保险条例》先后经历1951年、1996年、经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1月1日实施。但是,这些保险制度改革主要是在企业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相对迟缓。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工作是社会保险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高社保统筹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社保统筹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筹管理方式,真正体现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保障的职能。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996年7月起我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1999年12月参加了“失业保险”,2000年1月参加了“医疗保险”,2010年8月参加了“工伤保险”。但至今仍有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没有参加各类保险。
  1.参保不均衡,参保态度消极。一是保险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安阳市部分全供事业单位未参加养老保险,并且全供事业单位只有固定制工人和合同制工人缴纳养老金,干部身份职工的养老保险没有启动。养老基金收益率低,没有达到市级统筹,抗风险能力弱。二是社会保险扩面困难。安阳市事业单位存在有些单位还未参加社会保险,组织和认识意识不到位,职工参保覆盖比较窄。三是欠缴保险费严重,基金抗风险能力弱。由于政策原因,已参保事业单位只交工人(固定工、合同工)个人部分养老金,单位部分(仅含合同工单位部分养老金)养老金没有资金支持,全供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单位部分欠费严重。四是机关、全供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不多,使参加失业保险单位的职工,出现抵触情绪,延缓上缴等矛盾。
  2.统筹工作不重视。一是统筹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统筹只不过是参照员工的工资扣费、缴纳、记录、核算,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筹工作简单化。二是工作的繁琐。由于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所限,一人肩挑承担多项工作,统筹标准、管理、基金台帐,年年测算、更新、填报,所需填报统筹数据误差现象时有发生。
  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推进缓慢。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是将退休人员直接纳入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服务。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双轨制”管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管理顾不上、不规范、不到位,又不能简单地推人社区,造成单位、社区管理盲区。
  4.社会保险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计算机管理和应用水平还没能达到适应实际统筹的工作要求。二是对失业保险的社会认同度不够高。由于宣传不到位和机关公务员可以不参加失业保险等现象,致使有些事业单位不参加失业保险,或参加后又退出的现象,造成工作无法开展的矛盾。
  三、社保统筹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社会统筹工作最重要的是养老保险统筹,对2014年10月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金制度顺利“并轨”打下基础。其具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增强养老保险金的保障能力。实行社会统筹,可实现基金的调剂使用,平衡基金支付的不均,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共担,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和保障人口老龄化高峰的支付起到坚实保障作用。
  2.有利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和实施。当实行社会统筹后,可在单位内测算、确定统一的个人缴费比例,使职工感到公平、合理。
  3.有利于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为使养老保险基金缴费基数测算、申报及时、填报准确,要强化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管理模式。
  4.有利于实行事业单位“双轨制”统筹工作的发展。实行社保统筹,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不是最终目的。在国家级统筹的基础上,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调剂,从自我保险到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实现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合理负担,再到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风险共担,确保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减少后顾之忧。
  四、加强社会保险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随着社会保险刚性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必须加强单位社会统筹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统筹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筹法制,开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筹管理模式,为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1.规范职工个人各类保险费的缴纳。积极稳妥地做好基本各项保险计发工作,建立健全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测算缴纳各类保险费的比例,做到单位、职工分类测算并填写台账。
  2.建立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帐户缴费清晰、明了,按照国家制度规定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并为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创造了条件。一是有利于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养老基金保险没有基金积累,而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为了确保养老金当期发放,不得不动用本应留作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二是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尽早进行基金储备,做实个人账户,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促进劳动力流动。参保人员因个人账户没有做实,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收到影响,制约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3.改进和提高各类保险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功能齐全、覆盖面广、规范透明的社会保障体系信息网络,实现现代化管理,是增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应该尽快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并逐步实现联网,便于职工核查。
  4.加强统筹队伍建设,提高统筹人员素质。全面系统的社保统筹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筹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筹人员来完成。社保统筹管理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筹工作人员创造机会,支持社保统筹管理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只要重视,统筹管理工作一定能搞好,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事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755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