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加强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丽静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其拥有的大量资产是保障国家正常运转的强大物质基础,管理好这些资产,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但是从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思考
  
  随着近年来我县经济的加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也快速增加。截止到目前,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仅固定资产就达到了46862万元。要管好如此规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必须建立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审批、日常管理监督、处置审核批复运行机制,靠制度来严格规范管理国有资产。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2006年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施行以来,我县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开始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1、资产管理意识逐步增强。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施行,显著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意识,一些资产管理人员不仅重视学习资产管理政策,还主动赢得单位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2、单位资产家底基本摸清。2007年,根据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我县各行政事业单位认真完成了资产清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单位的“家底”, 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了增减核销,使单位固定资产做到账、卡、物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档案。
  3、资产处置程序日趋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事项,首先由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上报单位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资产处置报告进行审核把关,并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后,报国资办进行审批。对于资产报损、报废事项,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然后交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
  4、闲置资产得到较好利用。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特别是闲置房产,积极进行资产整合,实行共享、共用,调剂给新建单位或房屋紧张单位使用,减少了新建投资,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防止了资产浪费。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确有了一定的重视和加强,但由于原来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理顺,监管责任不明确,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落实,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资产购置“入口”把关不够。目前国资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管主要是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资产处置审批等,基本局限于资产处置环节,而对单位资产的“入口”,也就是对各单位的资产购置把关不够,资产能否购置只在于单位是否有钱,原有资产管理的好与坏、实际占有使用资产的多少并不影响单位进行新的资产购置,致使各单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认为把“钱”管好就行,多争取钱就可以多购置占有资产,对已有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2、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和制约措施。国资管理部门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不能及时掌握单位资产的真正“底数”,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管;而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职、调离,只进行财务审计,不进行资产移交审计,客观上也导致其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监管手段和制约措施的缺乏,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和处置是否按符合规定,主要依靠单位的自我约束。目前也确有部分单位政策观念淡薄,视国有资产为“私有”资产,资产处置不履行必要的审批、评估,技术鉴定等程序。
  3、财务与资产管理相脱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能做到资产管理与账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单位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现象突出。有时已将资产处置了,账上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形成有账无物;或者有时通过各种途径取得的资产已经在用,而财务账上却没有记载,形成账外资产。
  4、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单位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资产的领用、保管无健全的台账、记录和定期盘点制度等等。
  5、固定资产账务设置不规范一些单位只设固定资产总账,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有的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账不按资产分类记账,反映不出各类资产的规格、数量,管理不科学。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必须建设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审批、日常管理监督、处置审核批复运行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宣传和建章立制。一方面大力宣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组织好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制定符合本县实际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章可循。
  2、把住资产“入口”,建立规范的资产配置审批程序。县国资办要与预算、控购办、采购办、集中支付中心等股室协调,形成一套规范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程序,未经国资办审批,采购办不予办理采购,支付中心不办理支付手续,坚决把住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入口”加强资产配置的源头管理。
  3、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日常管理。一方面,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解决职责不清,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的问题,做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并重。另一方面,加大检查力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把好有资产使用、处置关,规范和加强存量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建立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以省财政厅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资料数据库,与各基层单位联网,对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监管,及时掌握资产结构与分布状态,及时掌握资产购置、处置情况,延伸管理链条,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方.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迫切性.辽宁经济,2005;6
  [2]王阿莉.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2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