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和空间扩张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铁立

  摘要:零售业国际化空间分布表现为不均衡特征:进入优势和面对的进入壁垒。其往往使零售企业国际化采取不同的空间扩张方式,主要有渐进式、跳跃式和综合式三种方式。中国零售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应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并充分利用自身市场较大区域优势,增强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网络能力。
  关键词: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模式;区位进入
  中图分类号:F7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2-0072-05
  收稿日期:2006―09-26
  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零售业国际化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零售业国际化是指大型零售企业跨国转移其零售管理技术,并在多个国家建立营销和采购网络,使其组织结构向水平一体化和网络化演变的趋势。Wrigleg(2000)认为,早在60年代零售业就已经开始其国际化过程,只是这一时期的国际化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以发达国家大型零售商在这些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化过程。到90年代,受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普遍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零售业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于早期的特征。本文首先从宏观层次上概括出90年代以后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基本特征,然后运用西方区位进人理论分析零售业国际化空间特征形成机理,并概括零售业跨国经营空间扩张的三种模式,以期对我国零售业跨国经营带来启发。
  
  一、当前零售业国际化空间分布特征
  
  (一)零售业国际化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大型零售商为主
  表1显示了世界零售企业海外销售额最大的10家企业.除日本的Ito Yokado外,其余均为欧美发达国家零售业巨头,并且市场规模均在70亿美元以上。
  
  (二)欧美发达国家(地区)是零售商国际化空间集中地区
  从宏观层次上看,表2中是全球最大30家食品零售巨头进人数量最多的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0个欧美发达国家进入表2,共有101家次零售商进入这一地区,它们占20个国家和地区中这些食品零售巨头进入家次的55%。
  
  (三)亚洲和东欧地区成为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大型零售企业加快了向亚洲和东欧国家、地区国际化空间扩张的步伐。由表2数据可见,泰国、台湾、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已有44家次大型食品零售商进入,占全部20个国家和地区的23%。90年代末期以来,东欧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加之与西欧零售业发达国家空间邻近,尤其是欧盟东扩的巨大推动力量,使东欧国家成为新兴的零售市场。其中,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4个国家已有37家次的大型食品零售商进入,占全部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
  以上可以看出,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在宏观层次上表现为不均衡分布特征。Dawson(1994)和Alexander(1997)对零售企业国际化原因进行了归纳,从经济、社会、文化和零售结构的角度将零售业国际化原因概括为“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基于零售业国际化原因的分析很好地解释了零售企业为什么实施国际化,但并不能回答为什么零售企业国际化在特定区域集中这一现实。由于零售业空间扩张的宏观特征是由微观主体――零售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所决定的,因此,只有从零售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角度才能深入地理解这一宏观空间特征形成的机理。加拿大经济地理学家Hayter(1997)提出的跨国企业区位进入理论在解释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是这一领域的经典理论,能够为我们深入理解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特征带来启发。考虑到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下借鉴区位进入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零售企业特点对区位进人理论进行修正,并提出一个零售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一般分析框架。
  
  二、零售业国际化区位进入的理论解析
  
  Hayter提出区位进人理论主要回答问题是:为什么以某一个国家为基地的企业在其国际化过程中能够在另一个特定国家(即东道国)建立分支机构。他吸收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折衷理论等成果,以“进入优势”和“进入壁垒”两个概念对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总是在评估和开发内部形成的某些进入优势(或称竞争优势)和进人壁垒,这些进入壁垒指的是在外国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竞争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当企业在某一特定国家的进入优势大于进入壁垒时,企业才选择在这一特定国家进行跨国扩张。
  
  (一)空间进入壁垒
  空间进入壁垒是企业在国外选择区域、社区和地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超过当地竞争者的额外成本和不确定性。由于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存在,企业向国外扩张时,不仅会面临跨越国界的交通通讯问题,而且会遇到对当地法律、文化、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的信息收集问题,而这些因素对当地企业来说是早已解决或者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Hayter分析了制造业跨国经营的进入壁垒问题,并将其概括为心理距离、东道国政策和进入方式三个方面,而零售企业跨国经营要面临更加复杂和激烈的竞争,其空间进人壁垒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种:
  1.心理距离。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文化和制度环境,其差别被不同程度的地理隔离所加强,综合形成了“心理距离”,它包括妨碍信息在各种市场间流动的要素总和,诸如语言、教育、商业惯例、文化和工业发展水平等等。国家、地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大,空间进入壁垒越大。对于实施国际化的零售企业来说,由于消费习惯受文化、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强烈,因此,零售业的地域性和本土化特征比制造业更加明显,使心理距离成为零售商空间扩张的重要障碍。
  2.东道国政策。由于各国政府对零售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同,对进行跨国扩张的零售业形成了不同的进入壁垒。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对零售业的开放政策是其成为大型零售企业扩张的重要地区。同时,国家间贸易制度安排也是影响零售业跨国扩张的重要因素。90年代初欧洲统一大市场协议的实施,使欧洲国家间零售业跨国扩张发展迅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美国零售商大量进入加拿大和墨西哥。
  3.零售市场成熟度。东道国零售市场成熟度高,则本土零售商对当地零售市场的控制程度较高,往往拥有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市场竞争激烈,对于海外零售商的进入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除日本外的亚洲国家、东欧国家以及南美洲国家零售市场成熟度普遍较低,因此,其成为零售商跨国扩张的集中区域。
  
  (二)空间进入优势
  早期的研究认为,零售业跨国扩张主要是迫于国内市场的饱和以及母国政府对零售企业规模扩大的限制性规制。但McGoldrick(1995)对200家大型零售企业国际化动机的研究指出,零售企业国际

化的最重要动力来自于通过国际化实现提高竞争力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零售企业在国际化空间扩张中,一方面要利用已有的竞争优势占领东道国市场,另一方面在国际化过程中进一步扩展所确立的竞争优势。
  1.成本优势。低成本战略是提升零售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对比制造业,零售企业成本构成中对供应链和库存水平的管理成本以及跨国经营成本在其成本构成中占有极大比重。为了减少在供应和营销链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即实现运作的更大安全性和稳定性,零售企业在跨国扩张中往往一方面利用和挖掘企业内部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选择后勤和物流系统完善的国家设立经营和采购网络。
  2.企业规模。大型零售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及扩张经济优势,能够分摊加大的固定成本,更有效地承担外国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
  3.学习和创新能力。Dawson(1994)强调了零售业技术可模仿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他认为,对比制造业,零售业的技术可模仿性更强,因此,零售企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于其隐形资产上,比如,经营业态、管理系统以及后勤保障、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销售、财务管理、广告等的专有知识上。零售企业在跨国扩张过程中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够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4.网络能力。零售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价格上的竞争,而且来自于销售非标准化商品,以及产品的质量、供应的可靠性和多样性,企业的经营方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和供应链的管理上。Wrigleg和Currah(2003)认为,高度国际化的零售企业是一个由企业间、企业内和企业之上各种网络组成的复杂结构。由于零售市场的高度分散性和本土化特征,决定了这一复杂结构必须比制造业具有更加明显的地方和社会嵌入性。
  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选择是在权衡进入壁垒和进入优势的大小,当一个特定区域进入壁垒小于进入优势时,零售企业就将实施其国际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确立其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选择还受其扩张战略的影响,保守型扩张战略和大胆型扩张战略在空间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其扩张的空间模式并不相同。下文将在前文对区位进入理论研究基础上,具体分析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扩张模式。
  
  三、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模式
  
  (一)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
  这种空间模式是与零售企业国际化相对保守的战略相适应。表现的特征为本地市场一邻国市场一国际市场的渐进式的跨国扩张。即在空间上,在母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形成较强竞争实力后,首先以母国为中心,在空间邻近、文化相通的邻国开始其国际化过程。由于心理距离差异较小,零售企业可以利用在母国形成的规模优势进行扩张。因此,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由心理距离造成的进入壁垒。一般来讲,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在进入方式上常常采取并购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使这些零售企业直接获得一个地方性网络并快速实现规模扩张,使其进入优势以乘数放大。
  对于保守型国际化战略的零售企业而言,在国际化初期,它的国际化竞争优势尚处于形成时期,这样,邻国扩张可以充分利用在母国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比如,由于文化和地理相近,管理成本较低,同时在国际化初期,零售商往往并没有建立其全球采购网络,这样,邻国的店铺可以利用原有的采购网络。由于零售市场本地化特征强烈,在邻国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既是一个拓展市场空间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习、探索形成和积累在创新与网络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能成为更大规模国际化积累经验的基础。
  
  (二)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
  具有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特征的零售企业往往与其大胆的海外市场扩张战略相适应。表现的特征为本地市场一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同时进行扩张,采取这种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在其国际化过程中,往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进人优势。
  
  (三)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
  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是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中间的一种,兼有渐进式和跳跃式的特征。表现为在初期以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然后在远离本国的地区和邻近国家、地区同时进行扩张。采取这种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由于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进入优势和进入壁垒,往往采取不同的进入模式。例如,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在邻近的欧洲国家由于心理距离较小,在进人方式上往往采取并购和有机增长等风险性较高的方式,但是为扩展亚洲市场,宜家在1975年首先以特许经销的方式进入香港市场,这样可以降低宜家在进入壁垒较高的亚洲市场实施国际化的风险。之后亚洲国家鼓励外资进入的优惠政策,同时,亚洲国家本土零售商竞争力不强、零售市场成熟度较低,加之宜家通过在香港积累起来的在亚洲扩张市场的国际化经验,为宜家进一步大规模扩张亚洲市场打下基础。进入90年代以后,东欧市场成为宜家扩张的重点地区,由于多年欧洲市场扩张的经验积累,宜家在欧洲的营销网络和供应网络已经非常成熟,在东欧就采取了风险性较强的并购方式进入。
  
  四、结论
  
  中国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一方面是吸引国际大型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是鼓励中国零售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基于对区位进入理论的修正和零售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模式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对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一)区域基础
  迈克尔・波特将母国市场环境看成企业形成竞争力优势的基础,零售企业国际化必须以在母国形成的较强的竞争优势为前提。我国具有较大的零售市场,这为中国零售企业在本国加快形成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零售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就面对沃尔玛、家乐福等西方大型零售企业的激烈竞争,它们抢占了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中国零售企业充分利用零售业“本土化”明显的特点,利用熟悉本国市场的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在西方大型零售企业尚未形成对中国零售市场垄断情况下,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并积极实施企业国际化战略。
  
  (二)区位选择
  跳跃式和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是零售企业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较为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基础上采用的扩张模式,对于处在国际化孕育阶段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国际化经验,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可以降低跨国经营风险,并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零售企业首先应在进入壁垒较低的邻近亚洲国家实施国际化扩张,待时机成熟后再大规模地进军欧美国家和地区的零售市场。而在亚洲国家中,具有一定市场潜力、国内零售企业竞争力较弱,并且西方大型零售企业尚没有完全开发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印度、越南等应成为中国零售企业渐进式空间扩张首先考虑的区位。
  
  (三)竞争优势
  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和区位选择是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因此,中国零售企业应加强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实施国际化的初期就有目的地建立海外营销和采购网络,加大东道国本土产品采购比重,降低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成本。同时,就如前文所述,大型零售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对不断变化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中国企业还应采取并购、兼并等方式,有效整合国内零售企业,尽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售企业。
  (李铁立电子邮箱:litlidd@163.com)
  (责任编校杨国川)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0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