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报表局限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是财务分析的基本依据,反映了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对内对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财务报表局限性及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 局限性 会计信息
  
  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分析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受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的约束,尤其是受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的约束,财务报表本身存在众多的局限性。企业财务报表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导致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常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事项,它与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有关未来信息的相关性较低
  由于财务报表是报告历史事项,财务分析是对过去事项的检验,因而这些信息无论何时运用于决策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重要假设,即过去是预测未来的合理基础。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恰是企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展示着过去辉煌的业绩,但随后经营状况却直线下降,此时投资者也往往受财务报表的蒙蔽而遭受损失。
  2.财务人员的从业能力对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会计报表的结果来源于基层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和计算。从基层到高层的财务人员如果专业能力不强,产生的会计信息就会受到不利影响。例如,新准则的颁布,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客观条件及主观因素,会计人员侧重于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将经济业务的处理更多的作为技术操作,缺乏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判断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3.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根据新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即使是两个同样的企业,也会得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
  4.现行财务报表局限于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
  现行财务报表无法反映许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非货币计量信息。如产品的竞争力、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管理、企业家的能力和责任心、员工的合作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等,尽管这些信息都是观察和评价一个企业时的重要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列示。因此,对投资者或者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就无法通过财务报表上的信息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5.会计估计的存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因为利用的是最近的资料,因此,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率、净残值率、 坏账、无形资产的收益期限等,这些都含有人为主观估计因素。
  6.现行财务报告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质量特性。会计信息使用者众多,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面临的决策各不相同,其信息需求千差万别。而现行财务报告采用的是统一的格式、内容,即通用报告模式,提供通用信息,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都是无差异的,这种无差异的通用报告不能充分满足不同决策者的信息需要。
  7.会计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增多,会计国际化问题也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以跨国公司为例,由于其子公司分散在各地,各国的会计准则又不尽相同,使用的记账本位币也不相同,再加上汇率的经常变动,使得会计处理更加复杂,会计资料的可比性也受影响。因此,我们对跨国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就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例如财务报表的换算。同时,对财务报表各相同项目的分析,也要结合各国的会计环境进行综合考察,比如说考察两个国家的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虽然土地的历史成本相同,在报表上没有差别,但从现行成本的角度来看,就会有显著的差异。
  8.行业性质的影响
  不同行业企业,由于其业务性质不同,所以采用比率分析时,就要考察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例如,工业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就要比商业企业低得多。如果一个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涉及许多行业的话,进行比率分析时就会失去意义。这时就要考虑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结合企业的各部门分析以及当时的具体环境,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指标评价。
  (二)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遵循规范的分析程序,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的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其经营业绩做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不同财务分析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侧重不同的考核数据指标。但是财务指标分析不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
  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
  (1)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是由报表分析者来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认识度、解读力、判断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就很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这样必定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
  (2)分析者有意操纵财务指标的行为
  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众所周知,企业就是为了盈利。然而,盈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通过正当的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人通过其他的操作来谋取利益。
  2.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常用的指标主要是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企业收益能力。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为例: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表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付保证,比率越大,说明对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越强。
  但是,流动资产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其次,流动资产中还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所以,有时候,高流动比率并不一定表示企业对短期债务具有很高的清偿能力。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由于速动资产扣除了变现能力较慢的存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但速动资产中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坏账准备是否足额计提都直接影响速动资产,进而影响速动比率。因此,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企业就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偿债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
  (1)比率分析法自身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比率分析法受财务报表局限性影响。由于报表中的数据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对报表内的数据资料能够计量,而对一些报表外的信息,如未作记录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为他人担保等都没有在报表中反映,所以也无法通过比率分析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事后财务分析很难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
  (3)比率分析法缺乏一定的相关性和预见性。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
  2.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
  (1)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数据是否可比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是否相同、计价标准是否一致、时间长度是否相等;在进行同行业比较时,要使其具有可比性,至少应具备3个条件:(1)同行业的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2)企业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3)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
  
  二、应对措施
  (一)编制预测财务报表
  由于报表使用者在经验、技术和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欠缺,无法对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因此编制预测财务报表的要求越来越强。而目前,我国只要求上市公司在募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中公布盈利预测信息。另外,编制预测财务报告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用户决策与评价相关性,应当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并重
  除现有报表中以货币计量的信息外,还应披露其他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及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三)多种计量基础并用
  改变过去主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计量方式,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市场价值计量,使得会计信息更贴近于现行价值,但并不是完全放弃历史成本的计量方式。
  (四)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是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
  根据不用的使用者编制不用模式的报告,如:概括性报告、预测报告、分析与讨论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从而满足投资者、管理人员还包括政府部门、企业职工、社会公众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统计资料了解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将来制定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五)改进财务报告模式
  改进现行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引入事项会计和数据库会计。具体运用原则:一是使用者能够按照事项重构资产负债表中的汇总数据,并按照需求重新汇总数据;二是在收益表中对事项的描述信息应有助于使用者在设定外部变量变化的情况下,对未来发生的同类事项的预测。
  (六)丰富财务报表附表及附注说明
  由于报表内容日益复杂化,表内已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表内某些信息若不加以必要的说明或补充又难以理解。因此,增加报表附表及表外附注说明将成为更好的理解报表信息的解决途径。这些附表及附注说明可能反映的信息包括: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可以反映在报表内,但基于有效交流的原因而披露在其他部分的信息;用于补充报表信息的统计信息等。
  (七)分行业建立起标杆性数据
  统一企业会计战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可比性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各个企业面对各自不同的情况,搞一刀切的会计战略显然是不切实际和有悖于科学规律的。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在时刻清晰地知道其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占据的位置。我们可以建立起分行业的会计战略,出具指导意义的标杆性企业财务报表资料。这样有利于行业内企业以及集团内企业的比较和分析,增强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八)缩短企业财务报表披露时间
  编制财务预算报表,尽可能及时提供企业财务报表,必要时可以缩短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周期。例如,适当发表临时企业财务报表,实时企业财务报表等。编制财务预算报表可弥补报表使用者在经验、技术和对行业了解程度上存在的欠缺,对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另外,编制财务预算报表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报表使用者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
  (九)重视公允价值计量
  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报告的方法进行逐步转变,将单一的计量属性向多种计量属性转化,提供多元信息。事实上,我们也正在努力。例如,在新准则中广泛地应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有利于企业资本的保全,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趋同的表现。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松年.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研究,2000.
  [2]张先治.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杜兴强.谈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及改进设想.财会月刊,1998.
  [4]于燕.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2005.
  [5]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0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