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发展的社会必然趋势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同玉

  [摘要] 循环经济从思想萌芽到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已经近半个世纪了。循环经济作为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历史阶段,必然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必然性。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资源环境方面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与经济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作者从自然资源稀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上升以及经济全球化等方面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循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作为一门极具活力的新型学科应运而生。生态学科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变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紧密联系,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试图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在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生态经济学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要以“循环式经济”替代“单程式经济”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的设想。这一思想标志着“循环经济”思想的早期萌芽。到了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体现在末端治理上。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微观企业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的新型工厂―科技工业园区,进入了第三阶段――21世纪宏观经济立法阶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则开始提出源头治理的思想,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指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Reuse)―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再循环(Recycle)―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价值资源,它的状况与发展趋势是制约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罗马俱乐部1971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报告指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污染承载能力都存在着极限。欧洲经济共同体在一份预测报告中,曾向人们发出这样的警告:现在如果用简单方法计算,即把资源的埋藏量用每年的消耗量去除的话,估计还可用500年,如果按复利法计算,假定每年消耗量以平均2.5%速度递增,那就只能维持90多年了。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报告对我国国情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是:自然资源日益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森林资源已经处在其顶点的状态;淡水资源受到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矿物燃料和矿石的储量是由自然法则所决定的。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从环境中提取物质、在生产和消费中转化物质,以及最终向环境还原物质。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经济增长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燃料等)已经几近耗尽,或者说由于发展速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分布的越来越不均衡。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质量正在逐渐恶化,我们需要钻更深的井才能获得石油,需要使用更多的可用可不用的土地,需要采用低品质的矿石等等。正因为如此,自然也被资本化了,湖泊、海岸、森林、生态系统等都变成了“财产”。自然资本的这种限制性要素必然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增长和地区的繁荣。自然资源有限性,使得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价值资源的节约与充分地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层次,从深层次来开发新资源,从而以小的代价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价值转化。
  
  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吁求发展循环经济
  
  18世纪末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大规模地呈现出来,而且现在的环境问题已经由区域性发展到全球性。土壤酸化和有害化学物质的聚集;同温层臭氧层正受到破坏;大气中温室气体使气候变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海平面在升高;部分南极冰层在断裂;热带森林的退化在加速,沙漠化在蔓延。导致如此之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经济模式,错误地低估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价值,自然资源被大量利用,不仅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而且产生了大量污染。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的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不是独立的系统,它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世界里,经济的物理规模相对于生态系统已经够大了,以致对于任何有物理尺寸的东西已经没有多少可供增长的空间。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是必须的,但传统模式下的经济发展是生态系统难以承受的。面对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些发达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提出变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工业生态系统模式,进而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的命题。通过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和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其目标是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呼唤发展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过程不仅仅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也是不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认识和深化过程。现在人类本身及其经济活动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这个规模具有潜在的威胁子孙后代的福利前景的可能。可持续发展是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提出的重要的理论范畴,是对传统经济学具有变革作用的革命性科学来认识和架构的,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WCED,1997年)。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可持续发展可以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削弱无限期地提供不下降的人均效用的能力的发展。经济产出的真正尺度很明显不是生产出的物品数量,而是向消费者提供的最终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可持续发展不是把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本,而是把人从残酷的异化中解放出来,让人有时间、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和从事探究活动,从而打开人类想象与创造的源泉。可持续性意味着不仅要尊重自然,而且要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的、经济的报酬和机会,这样,所有人都能休戚与共地奔向共同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想让子子孙孙享有和前人相同的机会,那么我们就必须找出永续使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提供整体性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理论范式,可以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可以真正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当前以增长为中心原则的数量性发展观进行改革,建立以福利为中心原则的质量性发展观,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四、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构调整,由于通信交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政治经济等原因,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全球化使跨国公司成为最为直接的受益者,他们以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跨国公司在移动其资本和使其制造运作外源化至低工资、低税收国家方面越来越自由,而将其制成品那到高工资国家,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虽然全球化加快了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和扩散,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效率,从而提高了全球的经济效率。但在发达国家,生态环境已经被作为有限资源严格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众的监督之下,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十分严格,这使得开采自然资源和发展污染密集型的产业成本很高,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在环保和开放的双重压力,一些生态资源不足的国家开始从那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输入自然资本。发达国家一方面采取向发展中国家采购资源和污染密集型产品的战略,另一方面通过在贸易领域为进出口商品制定特定的环保标准,限制以至禁止外国商品进口,从而保护本国的产业。更有甚者,有些发达国家不择手段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要求各国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而许多国际环境条约和一些国家的环境政策都不同程度地采取限制贸易的手段来实施环保措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选择即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保证环境质量的经济模式,是各国政府共同的责任。作为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循环经济,应该成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需要政府、法人主体、公民全力参与,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保障,更需要法律规章的保障。循环经济在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意味着根本性的变革。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它要求实现从开放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它要求实现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的变革;在推进社会就业方面,它要求实现就业减少性的社会到就业增加性的社会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中国软科学[J].2006(8)
  [2]莱斯特・R・布朗:《B模式―拯救地球 延续文明》[M].东方出版社,2003
  [3]陈松洲: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探析.生态经济[J].2006(12)
  [4]储东涛于本瑞:循环经济:现代经济协调增长的“推进器” 现代经济探讨[J].2004(3)
  [5]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0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