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那些年,“潮范儿”是个动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邱月烨 许梦萦 林子鱼

  欧洲滑雪?私教瑜伽?室内高尔夫?当休闲成了显摆的数字游戏,我们开始怀念,那些good old days里,纯粹又“洋气”的娱乐方式。
  迪斯科的《阿里巴巴》
  此阿里巴巴非彼阿里巴巴,它不跟四十大盗混,倒是老被我们拿来跟“神秘耶利亚”配对儿。那会儿我们穿着的确良,筒着喇叭裤,在七彩旋转球的照射下热情呼唤:“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
  野炊与录音机
  录音机是什么?你们这些只懂i来i去玩意儿的美眉当然不记得。那会儿的郊外还不用测PM2.5值,我们三五个一群,拎着这个最低也要200多块(平均月工资60元左右)的“结婚四大件”之一就野炊去了。
  看电视剧,嘛叫“万人空巷”啊!
  那会儿没什么大平板大液晶,谁家有个500块的14寸国产“孔雀”小黑白都得被借去客串十几个婚礼。过年节最开心莫过于全街道老小围观重播了一次又一次的《渴望》、《上海滩》,当然,还有妖怪没被3D的《西游记》。这片子90%以上的收视率,至今仍是央视之冠。
  露天电影,想咋看咋看
  没从背面看过露天电影还号称影迷?一部《地道战》,我们什么角度没看过?当然,最好的座位,永远是部队大院的混小子提前占的座儿。也开始知道,放电影是个技术活――万一停电,还得会用拖拉机发电。
  第一口洋快餐
  1987年底,我们吃了人生第一口肯德基――当年原味鸡要卖上2.5元,跟现在的8.5元相比,可真是高消费。洋味儿成谈资,前门肯德基也成了外地进京必逛景点。更好玩的是,这家洋快餐,每礼拜三还要办一场中西合璧式婚礼。
  当街互“霹雳”
  那会儿的春晚火了费翔,更火了“霹雳王子”陶金。什么月球漫步,机器人木偶,戴上霹雳手套,胡同里就可以拼舞。
  呼啦圈,你能转几个?
  转几个,除了连着转的数量,我们还得瑟,一次同时能转几个圈儿。那时候不减肥,转圈儿纯属响应“全民健身”。一根塑料管儿,一群老中青,一片“呼啦啦”。什么叫壮观!
  谁说进录像厅的都是坏女孩?
  谁又说录像厅的片子都诲淫诲盗?从胡金铨到徐克,从伊斯特伍德到斯科塞斯,武侠片、言情片、西部片、恐怖片,那个年代的电影启蒙教育,都得归功于这些海报吓人的地方。老板比我们更开心只要有好片,一天进账可上千。
  卡拉从家里OK
  那会儿我老纳闷,为什么工资才60块,好多人会花3000块去买录像机?后来我醒悟了:她们都躲家里卡拉OK(但是,卡拉OK录像带50块一盘!)有这等豁得出的远见,难怪我没成天后,她们都红馆开唱了。
  开“窗”见琼(瑶)席(慕容)
  “恍恍惚惚,不知身在何处。第一次知道,原来恋爱可以这样谈!”一听这话,没别的,打开《窗外》,看琼瑶了。那段时间,女生宿舍流行三大事背单词、看琼瑶、“默诵”席慕容的诗。小姐,点歌!
  那时候,“小姐”还是尊称。夜总会的主要功能也还是以艺术会友。十几号人坐在大厅,拿着小纸条唰唰写歌名。2元一首很普遍。高档一点就5块。“小姐,来首《外来妹》!”拜托,是《我不想说》吧。
  滑旱冰?谈情炫酷两相宜
  没有情人节,没有季末折扣,也还没有通往星巴克的路时,要问恋爱去哪里,潮人遥指溜冰场。够抓眼球,够技术含量,危险系数也刚刚好,这种牵手双飞的机会,哪儿找?
  桌球也疯狂
  刚开始,躲着打:那可是赤裸裸的“资产阶级腐朽运动”啊!慢慢地,两条板凳支个台――不穷讲技术,不偷瞄帅男,简单的15球落袋打法,我们能玩得废寝忘食。
  国民女儿第一运动――键美操
  健美操,难在“健美”不在“操”。练惯了第六套广播体操的人们发现――内衣可外穿了,女人有肌肉了,皮肤“黑黑更健康”了。“国民教练”马华每次授课,学员都是几百人。这项全民运动顺便带火了一样时尚单品――踩脚健美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625047.htm